臺北雙年展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2011-2020現場藝術與劇場變體
當公共性開始被積極納入表演性策展的核心,策展人也就被普遍期待,可以透過策畫藝術節,直面當代的關鍵問題,如人類世、生態、身...
再會,林平:她近六年的文化治理是北美館的「關鍵期」
在擔任館長的期間,她時刻提醒自己要維持一個學者的思考邏輯系統,但也一定要去熟悉體制和結構,可以結盟、合作的對象在哪裡,才...
【北方以北專欄】當雲端遇見地氣:一個扁平傳導世界的再現
所謂的政治、自然、社會生態之改革或轉型,在藝術生態裡,只是議題的生產設計。無論如何,一個被討論的展覽,還是比一個被冷處理...
我不覺得「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臺北雙年展之再協商
台北雙年展不必要純粹地宣揚「本土」,或者全部限定要找台灣的策展人。我個人更期待的是撞擊、不平衡與更多的失序的呈現,因為那...
在迫降中著陸的展演生產模式 從「再現危機」測探第12屆臺北雙年展
在過去五、六年間,當「人類世」漸漸成為藝術世界廣泛討論的關鍵詞之時,台灣自解嚴後興起的生態藝術創作,也在台北雙年展(以下...
人類世在台發展的三個區段
我們可將人類世理論於台灣當代藝術界這近十五年的發展以展覽暨總體計畫史的角度分為三區段。第一個區段是2008-2009年於...
2020台北雙年展盛大開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探索七大「主題星球」間的引力
由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主辦的第12屆台北雙年展,將於2020年11月21日至2021年3月14日展出。由法國哲學...
2020台北雙年展亮點作品搶先看,公眾計畫、開幕論壇細節公開
由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主辦的第12屆台北雙年展(簡稱北雙)將於11月21日開展,展期至2021年3月14日。本屆...
20年後,臺灣是否還需要「雙年展」體制?
每屆臺北雙年展(簡稱「北雙」)多少都會掀起一些爭議,從早期的激辯至近年的冷感,兩年一次的週期性抽搐似乎已成了臺灣藝術場景...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