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計劃空間
循環與隱喻 視覺藝術獎:「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擲出的混雜再構體
「台北機電人2.0」兩個現場各自獨立,又具備或明或暗的連結。立方計劃空間的白盒子內由有機物、無機物的各種組裝體、象徵資訊...
線上展覽了嗎?!數位轉譯人施登騰觀點
或許必須定義「線上展覽」了。本文定義「線上展覽」就是「以數位網路之虛擬形式,展示物件與資訊的平台」,也就是將「線上展覽」...
第19屆台新藝術獎獎項揭曉:《牆後的院宅》奪年度大獎,「台北機電人2.0」、《攏是為著‧陳武康》分別拿下視覺、表演藝術獎
第19屆台新藝術獎得獎名單由今(10)日揭曉,因受疫情影響頒獎典禮改以「獎項揭曉線上直播」方式取代實體的「頒獎典禮」。
V-Touch展覽|聲經絡&液態之愛
隨著聲響愈發為視覺藝術領域重視與探索,回望立方超前的長年耕耘,亦可進一步提問:聲響究竟該被視作藝術類型、媒介,或文化現象...
「液態之愛」 :液態化的現代性經驗及其「不可承受之輕」
自去年底於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出,由鄭慧華策畫的「液態之愛」展,與一樓的「聲經絡」與「話鼓電台」,為立方計劃空間「未來回憶錄...
2020世代,臺灣當代藝術策展新勢力
「2020世代」的策展新勢力已經開始逐步站穩腳跟,勢必將會從策展方法、論述、議題及展覽風格等面向來加以深化臺灣當代藝術策...
V-Touch人物|張碩尹
本集的「V-Touch人物」中,張碩尹為我們娓娓道來,這般既被保留又半廢棄的狀態,如何作為他現在與塗鴉之間的關係,以及近...
替代空間「補助」以外的生存方案?從「測繪十年」看臺灣藝文募款
藉由這次實踐再次叩問了非營利空間除了尋求補助,是否還有能量能尋覓自身新的財源經濟方案的可能。立方投入嘗試非營利空間的募款...
建構差異的光譜,談立方計劃空間十年成長軌跡與平台化實踐
今年的空間拓增也是立方邁入一個新階段的訊號,透過空間成立者鄭慧華與羅悅全深入說明十年來立方所經歷的成長過程與轉變、未來對...
話鼓電台:創造回應時代當下的聲音
長期投入聲響文化研究領域的立方計劃空間,除了持續挖掘、重述、收錄、重新討論曾發生的相關事件與歷史文件之外,今年4月更推出...
文章導覽
1
2
3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