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開始,練習接納自己的狀態,相信與陪伴自己 《 邊崩潰,邊教養,邊進化!阿德勒教養現場的親子共好練習》
面對他人眼光要有自信應對並不簡單,特別是,當你習慣隱藏自己的感受並以他人意見為主時,你將很難堅持自己的意見與立場,但是,...
川普啟動史密森尼博物館審查計畫,引發政治干預爭議
白宮強調,審查目的不是干預日常運作,而是「支持更高標準的卓越願景」,確保國家級博物館反映美國的團結、進步與價值觀,並「移...
【專欄|書店闆寶讀什麼】給I人的繪本防空洞
當你懂得欣賞自己,也就會發現別人身上特別美麗的地方,我喜歡自己具備I人自得其樂的特質,在這些繪本的防空洞裡,我看見了許多...
藝術走進課堂:桃園市立美術館攜手青埔、青園兩校 打開孩子的感官地圖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下簡稱兒美館)為桃園市立美術館目前營運分館之一,自113年4月開館以來,積極響應新課綱「跨域多元學習...
【高森信男專欄】末世的逃逸與再傳送:2025年柏林雙年展側記
如同柏林這座城市本身充滿政治性與多元文化的交織,歷屆柏林雙年展亦多以政治議題為策展核心。本屆策展人扎夏.柯拉(Zasha...
「跌水」是水的墜落, 也是創作流動與生命轉折的精神地形 「大愛大美—陳持平創作個展」 展覽後記
當一位長年穿梭於產房與實驗室之間的醫學專家,選擇以畫筆為伴,將詩詞與色彩並置於畫布之上—這樣的轉換,是否僅是興趣使然,抑...
C-LAB「異響共聲」前進林茲電子藝術節:臺灣創作能量國際舞台發光
「異響共聲」的英文標題「Polyphony」源自複調音樂的概念,亦象徵多元視角與聲音的共存,呼應2025年林茲電子藝術節...
第29屆臺北文化獎得主公布!何政廣、隱地獲殊榮 半世紀文化耕耘,見證臺灣藝術、文學出版史
第29屆臺北文化獎得主公布於今日公布!在歷經近百位候選人推薦報名參選,並在遴選委員會多輪審查評選後,最終由《藝術家》雜誌...
一篇讀懂日本庭園千年風華:京都六大必訪名園——平等院、苔寺、天龍寺、龍安寺、醍醐寺、桂離宮
在日本庭園的千年歷程中,《作庭記》是理解一切的起點。這部誕生於平安末期的著作,不只是造園技法的指南,更融合貴族生活美學、...
趙無極狂草鉅作《17.3.63》首現拍場,領銜九月香港佳士得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
趙無極創作於1963年的鉅作《17.3.63》將首度登上拍場,領銜即將於9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亞太區總部The H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