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一個薪傳的結果 第三屆ADA新銳建築揭曉

一個薪傳的結果 第三屆ADA新銳建築揭曉

由台北市建築世代會主辦的「ADA新銳建築獎」邁入第三屆,此屆由忠泰集團協辦,並委託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相…
由台北市建築世代會主辦的「ADA新銳建築獎」邁入第三屆,此屆由忠泰集團協辦,並委託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相關活動。這個創辦於2010年的獎項,主要感受到目前現行對於建築領域的鼓勵機制,相當缺乏針對年輕建築師的鼓勵機制或溝通平台而創設,希望成為年輕建築人與不同世代的建築師和產業界充分對話的契機,並與產業界建立更長久的連結與互動關係。因此「ADA新銳建築獎」不僅被期許為一個獎項,更包含許多促成溝通的延伸性活動,如出版、系列座談等周邊性的活動,讓得獎者能充分表述自己的建築理念,並為跨世代建築人建立理解的機會。參與今年頒獎典禮的新加坡建築師陳家毅便表示,這個獎項「就是一個傳承」,的確反映了此獎的細膩設置希望促成具體的薪傳結果。
第三屆「ADA新銳建築獎」展覽現場。圖/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如歷年獎項已累積出一批入圍、獲獎的學長姊,他們陸續都會回流參與座談,與更新世代的建築人交流,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創意學院處組長梁雅婷便表示:「他們能陸續在獎項平台遇到彼此,或成為彼此的支持與討論的力量,我們也會在活動辦理的過程與呈現上,刻意讓前幾屆的入圍者可以再以作品和設計,和新世代做建築理念上交流。」如每年度展場的空間設計便是由上屆首獎得主操刀,也是該獎項一致的慣例。梁雅婷透露目前預計到辦理第五屆時,會將年齡上限設定調降到40歲(目前為45歲),以更著力鼓勵年輕世代的建築作品,如今年便有32歲的入圍者魏子鈞,以作品《景與井》處理位於社頭的織襪工廠上方,包含各自隱私與團聚互動的三代同堂住宅設計。作品的多樣性在第二屆辦理時即已顯現,而今年的多樣性建築案例則更加突出,反映了目前年輕建築師可以獲得的機會愈趨多樣,包含自宅案、偏鄉民間組織的住宅、建築裝置、公共建築、商業建案等,呈現兩年裡散落在台灣城鄉不同屬性與層次的建築表現切面。
此次入圍的九位得獎者合影。圖/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今年首獎由簡志穎、楊紹凱及李仲仁的《青林書屋》奪得,青林書屋位於台東知本台九線旁,在建築的過程中創造出社會性的參與,在理念的厚度上,同時能擁有材料與構法的研究深度;特別獎則由共感地景創作工作室陳宣誠、王士豪與劉佳豪的建築裝置《溢遊建築:城市浮洲計畫》獲得,透過可移動的建築,轉化為一種藝術場域,進行城市發展與建設之外的各種反思。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中和國民運動中心」案例作品參賽的曾柏庭,過去就持續參與此獎項徵件,評審在他持續參與的作品中看到創作脈絡的再具體化,雖然「ADA新銳建築獎」仍首重創造與前瞻性議題的生產性,而將如處理公共建築負責的技術、法規克服與問題解決的難度放置較後面,但仍欣見入圍者在過去與現在的作品中面對公共性空間的創造是如何成熟化的過程,這也象徵著獎項促成新銳建築師作品逐漸成熟、具體化思考的培力與耕耘。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