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培力未來尺度的城市行動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十週年

培力未來尺度的城市行動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十週年

從「theFLOWmarket」潔淨、極簡設計與創意消費的綜合感,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所策動「明日博物館」…
從「theFLOWmarket」潔淨、極簡設計與創意消費的綜合感,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所策動「明日博物館」揭開序幕,在都會區不定期進行游擊式的藝術策展,而後更以「都市果核」計畫,釋出小南門附近閒置街區給藝術團體申請使用,即便最終面臨都市更新爭議等質疑,「城中藝術街區」對於城市藝術能量仍提供相當的動能,後續基金會移轉到「中山創意基地URS21」的耕耘,除策畫如MVRDV「TheVerticalVillage垂直村落」、日本「代謝派未來都市展:當代日本建築的源流」等建築特展,提供對於建築與城市的願景與想像,更延續「城中」經驗,廣泛連結創意微型企業與藝術社群,進一步拓展鄰里與居民互動,雖然即將發酵的成果在經營三年後,因國有財產署收回用地戛然而止,卻為基金會在區域活化的軟體經驗累積打下基礎。
位於中山創意基地的「代謝派未來都市展:當代日本建築的源流」。(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2016年,忠泰集團邁入30週年,而旗下的文化生活事業體,基金會成立正式邁入第十年,忠泰生活開發也成立第九年,各自延展了對於城市、生活與品味非營利與營利的詮釋,生活開發以建築居家相關的物件為出發,從傢俬、藝術品到花藝與料理等生活品項的縱軸開發,基金會也有了定位清晰的兩條脈絡,一條是延續「明日博物館」的藝術與建築遊牧策展,在過去「明日博物館」首檔展覽的位址,正式成立「忠泰美術館」;另一條則是延續「城中」、「URS21」經驗,進駐萬華的「新富町文化市場」,如同阮慶岳觀察忠泰這十年對於城市、文化的深耕,從前期形式、品牌等設計形象經營,到後期真真切切面對台灣在地現實、庶民等「接地氣」的轉折。面對此費力深耕城市與文化「研發型」的團隊,以此系列報導回望他們曾走過的十年。
本專題感謝李彥良、阮慶岳、胡朝聖的受訪與回饋,及黃姍姍、林冠宏與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和忠泰生活開發的協助。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