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縱向開發的文化肢體 忠泰文化生活事業體仕事現場

縱向開發的文化肢體 忠泰文化生活事業體仕事現場

身為藝文線的採訪記者,多數的單位與議題跳脫不出藝文產業、畫廊、美術館的範疇,然無論是接觸到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
身為藝文線的採訪記者,多數的單位與議題跳脫不出藝文產業、畫廊、美術館的範疇,然無論是接觸到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或是忠泰生活開發所組織的相關活動企畫,經常觸及到藝術之外延,從居家的品味物件,到建築風格與未來研發的探詢,甚至延伸至庶民、區域歷史的再生等議題省思。而這些一次又一次突破框架與想像的實踐,是如何被發想與生產?藉由訪談忠泰文化生活事業體的資深員工,從中也許能推敲出「忠泰何以為忠泰」的理念圖譜。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忠泰美術館營運處主任黃姍姍。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忠泰美術館營運處主任 黃姍姍
年資:2010年至今
橋接建築與藝術展示語言
過去以獨立作業與從事藝文研究靜態工作的黃姍姍,為接觸到美術館等現場工作而加入忠泰的文化生活事業體,一開始先於生活開發的MOT/ARTS執行展覽實務;當基金會開始著手籌備美術館事宜,她則進入基金會系統協助籌備工作。入基金會後她馬上面對需將在日本森美術館展示過的「代謝派未來都市展:當代日本建築的源流」於台灣執行出來的任務,此展需克服龐大的建築學術資料量,與日本單位借展模型、執行戶外的建築施工等行政細節,給予她執行與協調國際特展的飽滿經驗。然進階的挑戰接踵而來—今年10月底開館的忠泰美術館為一龐大且長遠性的計畫,涉及更多元領域的溝通方式,首展「Home 2025想家計畫」更是挑戰基金會同仁必須從零到有自行生產組織展示,開拓屬於台灣在地展示與生產的經驗。基金會對於黃姍姍而言是個沒有探詢終點、不斷投射未來的存在,不斷面向不可能的挑戰並編織出實踐的嘗試,「進入忠泰後的成長不是被誰教育的,而是自身從計畫實踐『做中學』、『錯中學』,和過去靜態研究與獨立作業的工作模式非常不同。」
由於有著藝術行政的專業背景,她期許自己能為基金會將建築如何和藝術共生與結合的實踐思考得更周延。對於基金會員工的共通點她則這麼定義:「認同並將『更美好的明天』理念傳達出去,且永遠信任明天都會有一點點的進步,哪怕非常緩慢,但始終保持前行的信念。」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創意學院處主任洪宜玲。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創意學院處主任 洪宜玲
年資:2008年至今
城市的提問者
擁有景觀建築與藝術行政管理雙重背景的洪宜玲,基金會的發展方向一直是她所長能夠發揮的場域,在學生時期便已接觸區域活化硬體方式的研究,但她認為所謂的區域活化、再生,更重要的是「軟體的開發」。進入基金會後的洪宜玲先著手與MVRDV合作的「垂直村落」專案策展與執行,而後在「都市果核計畫」嘗試進行所謂區域活化的軟體建置,從「城中藝術街區」閒置空間的單純釋放,到了「中山創意基地URS21」時期則思考如何運用計畫性的策略,作出進駐單位、基金會與鄰里共創性的成果,慢慢醞釀與周邊區域的互動關係。其後URS21的愕然中止並沒有使基金會停止持續累積活化區域的經驗,當以更長期經營、使用「新富町文化市場」契機的出現,更延續了基金會活化經營、都市議題與庶民性等議題的繼續深耕。
面對團隊與工作氛圍,她認為基金會員工的組成雖然專業多元,但都對於城市發展議題保持一定的敏感度;此種意識性她認為會使員工不只是服膺指令,而是在所有相關的計畫與論壇策畫過程中,員工都可以自主的參與組織與建議。而類比其他非營利基金會的差異,她認為忠泰更自許為一研發單位,「我們不會一直做重複的計畫,會一直保持對自身的提問,或者更是如何對於城市的持續提問。」
忠泰生活開發 商品部總監高鄭欽。
忠泰生活開發 副執行長室特助羅烈琦。
忠泰生活開發
商品部總監 高鄭欽
年資:2007年至今
副執行長室特助 羅烈琦
年資:2009年至今
將抽象的美學鑑賞成為可被言說的設計體驗
明日博物館第一檔展覽「the FLOW market」是高鄭欽(Millais)對於忠泰集團的第一印象,而後他加入協助這個專注在藝術、建築與文化集團架構出生活品牌的任務。他認為目前「MOT明日聚落」涉及所有生活的細節,從室內設計、家居物件與藝術文化的架構,是從母企業建築延伸出所有合理縱軸的想像,而整體的品牌規畫則相當注重與藝術層面的連結,他解釋為何品牌特別注重藝術視野的出發點:「我們選取出空間中的好物件和市場上所有的人溝通,好設計底層都存在善意出發的好感,這會觸動有關美、品味的鑑賞,而產生心靈上的共鳴。」而羅烈琦(Erica)也是於加入生活開發後,才體認到為了讓生活更美好的企畫得以成形,比起等待公部門改變,有著商業系統的支持,在實踐與成效面向都更即時,也因為MOT涉及各種不同詮釋生活的藝術方式與頻繁跨界,也碰撞出很多在過去單位無法被實踐的企畫方案。
然而銷售、展售的技法與員工教育訓練,也是生活開發極具特色的面向,由於品牌代理種類繁多,他們要求每一間代理原廠,提供生活開發員工教育訓練的課程內容,並分通識、材質、銷售和服務四階段來完成教育訓練,企圖透過系統化的整合方式將難以被言語化、關於設計與美的鑑賞,成為簡單且可提供教育的系統。兩人最後這麼看待集團著力文化與生活事業體的耕耘,這些對於文化與設計的聚焦最終會感染企業體所有員工,對於美學敏感度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