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延期一年後開幕在即,「臺灣館」啟動「台灣郊遊」參展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延期一年後開幕在即,「臺灣館」啟動「台灣郊遊」參展

17th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Soon to Open After 1-year Postponement, Taiwan to Showcase “Primitive Migration from/to Taiwan”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經兩度延期,終將於下個月(5)22日至11月21日,迎來久違的盛大展出。對應當前疫情局勢,「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更顯切中。國美館主辦的「臺灣館」則將以「自然洋行建築團隊」策劃的「台灣郊遊」參展,展開對建築、環境與人共同生活的方法探索。

因應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兩度延期的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Biennale Architettura),在原訂展期的一年之後,終將於下個月(5)22日至11月21日,迎來久違的盛大展出。本屆雙年展「臺灣館」由國立臺灣美術館(簡稱「國美館」)自2000年起,連續第11度主辦。文化部與國美館今(27)特協同獲選「自然洋行建築圑隊」(簡稱「自然洋行」)主持人曾志偉、策展人黃偉倫舉行行前記者會,宣告睽違一年的展覽「台灣郊遊—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畫」(Primitive Migration from/to Taiwan,簡稱「台灣郊遊」)將正式啟航至義大利威尼斯。

(左起)評審委員郭肇立、國立臺灣美術館長梁永斐、策展人黃偉倫、自然洋行建築設計團隊主持人曾志偉、文化部次長李靜慧、文化部文化交流司副司長紀東陽及外交部歐洲司一等秘書胡志堅於行前記者會上合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時間推回2019年7月,威尼斯雙年展公布,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將由哈希姆.薩基斯(Hashim Sarkis)策劃,主題訂為「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呼應現代世界對建築的需要,尤其關注建築如何作為環境與人的溝通橋樑,既將生活、工作、理想地合為一體,亦是將神性、生活、與旅行融合的場域。未料隔年疫情席捲全球,該主題在當前局勢下更顯切中。去年5月雙年展決定延期一年時,薩基斯即闡釋,雖然這非他原先提問如何共同生活之本意,但也正因當前封關隔離現狀,該主題將促使威尼斯雙年展在回歸後,立即回應後疫情時代的新局勢與可能性。展覽也將自原先的空間議題聚焦,及其所衍生的社群共存探討,擴延至更廣大的問題意識尺度。「臺灣館」策展人、「草字頭國際策展」創辦人黃偉倫今也在記者會上附和道,縱使臺灣相對受疫情衝擊較小,但沒有人敢說未受其影響,進而重新思考生命各面向,他相信人類文明發展至今,應該進入自省與修復的時代。

誠然,在疫情所帶來的陰霾尚未完全消散之際,「臺灣館」如何順利參展,也成了主辦單位與策展團隊的一大考驗。今代表文化部出席記者會的政務次長李靜慧特別感謝衛生福利部與外交部等跨部會機關合作,讓「臺灣館」團隊在健康安全無虞的保障下,順利「出國比賽」。國美館則進一步說明,在文化部與衛生福利部的爭取協調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優先安排本次出國人員施打疫苗,而外交部更對本次展覽活動加碼贊助經費。國美館已順利在今年3月初重啟展品的運輸,配合開展期程,預計5月初將展品運抵威尼斯。工作團隊包含群象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自然洋行建築團隊、世貿海運承攬運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國美館行政團隊等,亦將在沉潛一年後,分梯遠赴威尼斯佈展。計畫主持人曾志偉也補充,本月22日已有團隊三人率先出發,本次將精簡出國佈展人力,配合當地幾位工班一同協作。

「類生態光學冥想屋」玻璃模型。(自然洋行建築團隊提供)

巧合的是,「自然洋行」成立的2003年,亦是SARS疫情肆虐期間。或許因這著這樣的起點,開啟了「自然洋行」一路上於田野間探索自然共生的建築學習之旅,其主要設計思考著重於建築、環境、感知等複合因素規畫而成的場域。主持人曾志偉秉持著理解大自然的精神,讓建築成為大自然的眼睛,包括歷史建築物改造、新型態研究機構更包含實驗性住宅、飯店等,並於2014年起持續探索輕量、異材質構造以及運用向度的可能性實驗。曾志偉特別在展覽專書中提及,團隊「經過18年漫長探索建築環境和生活嚮往的練習、將這些同質並貼近這時代的核心命題及個人生活周遭的感受的設計個案狀態,以一種單純記述的方式彙整成本次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策展提案。」

曾志偉今在記者會上介紹,「台灣郊遊」主要希望通過台灣郊區野遊、生活,所形塑的移動的生活形式與狀態,結合「自然洋行」過去在臺灣、北京、峇厘島等亞洲各地所做的環境及建築規劃,打造本次的展覽。延續團隊長年的理念與實踐,「台灣郊遊」將透過梳理數個獨特案件、跨領域合作經驗,深入探討打造環境建築的前端企畫、與後續實驗建築的營運紀錄,以「提問」(Ask)、「共同合作」(Work Together)、「相互影響」(Influence Each Other)三個對應大會主題的子命題。「自然洋行」與數個跨領域的團隊將一同以「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天然修道院」、「類生態光學冥想屋」、「原始知覺研究室」及「勤美學—森大」五個臺灣現有的建築項目,展開對建築、環境與人共同生活的方法探索。此外,本次展示亦將通過影音作品與氣味設計的結合,配合與秘魯籍導演Mauricio Freyre合作概念影像,以及與曖曖內含光實驗室合作籌劃互動的展覽,帶領觀者透過五感體驗獨特的策展概念。

「勤美學—森大」基地空間。(自然洋行建築團隊提供)

本次將參展的「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計畫,曾獲2014年ADA新銳建築獎,「自然洋行」尤其至此廣受矚目。策展人黃偉倫今在記者會上,也強調該計畫對他的影響。本屆雙年展評審委員阮慶岳曾為本站行文介紹道,「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以「自然中的學習場域」為題,透過各領域的合作策畫及交流,一新建築界的既有思維。團隊展現「對於神性與儀式的崇敬與認真展現態度」、「真實在日日實踐的建築信仰,以及與此深深相扣連的一己生命宇宙觀」,藉由「具有創造力、反映自我、省思與澄淨心靈的場所」,積極以世界公民的角色位置,回應了雙年展的策展命題,「尤其是選擇放棄此刻的人本中心態度,認真尋求與他者對話及合作的觀念,因而順利在提案競爭中脫穎而出。」今出席記者會的另一評審委員郭肇立也同樣讚許道,若「臺灣館」力求台灣特質於國際上呈現,「台灣郊遊」回歸土地,所呈現的「天地神人的詩意棲居」,可謂在東西方建築形式語言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風格。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展出模型。(自然洋行建築團隊提供)

國美館表示,「臺灣館」展場將設於前為古老監獄的觀光勝地「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此展場位於義大利威尼斯重要交通樞紐,也以帶有原始感受的場域,最大限度的保留空間本身原有質感。「台灣郊遊」整體展場提供許多留白,並以大型立體空間裝置與投影呼應歷史建築原始元素,尤其在面對疫症等困難的同時,展覽亦讓觀眾有機會透過這些基於自然的項目,找尋到寧靜平和的心境。國美館館長梁永斐承諾,在團隊歷經如此艱辛的出航,館方必將於其復歸後,竭力爭取在臺實體展出的機會。

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共有來自63個國家及地區的建築團隊參與,將輔以入場人數管制等措施,如期舉行實體活動。展覽活動開幕則預定以線上數位形式辦理,提供更多遠端觀展機會。

「天然修道院」展出模型。(攝影/高靖捷,自然洋行建築團隊提供)
「野長城原始知覺研究室」展出模型。(攝影/高靖捷,自然洋行建築團隊提供)

「台灣郊遊」策展概念

嚮往郊區或在天然條件下生活的人們,來來往往都市與郊區之間,形成一種非正式、不斷變動的遷移行為,像旅居、神遊、或從自然中尋找避世療癒庇 護之所的生活方式。 

台灣位於亞洲大陸板塊與太平洋環狀島嶼帶,屬於整個南島民族祖居地之一,是世界第38大島嶼,四面環海,地理上70%遍佈高山、森林和丘陵,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之間。約 4,077 種原生維管束植物,脊椎動物約800餘種, 近20,000種被記錄的昆蟲。 

在開發與保護之間,是一道值得努力的纖細平衡。

來自台灣的自然洋行設計團隊多年來致力於自然野地郊區研究及環境規劃,並於2014年成立「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共同埸域合作計劃,以「自然中的學習場域」為題,透過各領域如植物學家、傳統醫療師、原住民藝術家、生活家、氣候變遷科學家、調香師、靈修者、瑜珈老師……等各方面原生力量策劃及探討,並將成果分享大眾,及作為未來可能的山野實驗基地建築設計參數。2017 年與勤美學合作,位在中台灣的實驗計畫「森大The Forest BIG」 更將「向大自然學習」的思想與產業結合,展現更多的影響力。自然洋行從各 個獨特案件的風土、田調觀察中發現,「安定的人心」是與自然環境共存、持續發展而不過度開發的重要先決條件。 

本展出內容包含自然洋行建築團隊獨立實驗作品如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峇里島天然修道院,以及數件與台灣產業的合作:勤美學森大、春池玻璃、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的生態冥想屋、野長城原始知覺研究室……等建築環境規劃概念,呈現不同的人文、環境條件、產業、空間使用模式 等,皆有各自獨特的對應觀點,其中的共同點是通過建築空間扮演其中的溝通 橋梁,呈現並拓展各領域透過實驗建築場域共同合作的成果。在家鄉的土地郊遊,挖掘逐漸淡忘的事物一自然、物種、或文化。透過打造生活的場所及建築的過程,向周遭不同的人事物、不同的古老智慧一起學習、一起合作,從微小之處形成點點滴滴的生活全貌。 

ARTouch編輯部( 168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