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藝術眨眼睛】展覽場的空間詩學

【專欄│藝術眨眼睛】展覽場的空間詩學

看完展後回味最多的,有時竟是作品如何透過空間和觀看者「相遇」的過程。我們得承認,觀看的樂趣,除了自我對事物的投射,有時也來自空間的暗示...
這幾年看展,觀察展覽空間和作品的化學作用是一件有趣的事。無論是巷弄裡的小空間,或設備完善的展覽館,這些極富潛力的空間皆等著適合的作品交乘出新的視野。看完展後回味最多的,有時竟是作品如何透過空間和觀看者「相遇」的過程。
青田街的新空間「澍林」,展示袁朝露老師這幾年來的刺繡集錦。會說集錦,是因為展出的作品在數量上雖不多,但卻能看出創作者這幾年來的創作主題、創作心思與創作美學。
澍林的空間小而巧,室內牆面幾乎都拿來掛放刺繡作品,另有一扇中大型的鐵花窗架,掛示數件刺繡作品,但因空間小,轉身很容易就跟其他看展者碰個正著。空間內外擺設種植的花草相互輝映,每一個轉看,都是一頁新畫面。去的那天,剛好周邊兩組看展人留下來談話討論,很容易便在無意中進入了他人的私空間,人和人的距離、人和作品的距離皆非常貼近,而繡線細膩,也的確需要一個極近的距離,才有機會細看針線如何在布紋上穿梭、勾引,才有機會細看到創作者如何運用不同技法,以繡線展現一片花瓣細雅的紋理。
澍林的空間很小很小很小,但無礙於變幻成各種美好樣貌,是畫廊、教室、市集,也是花坊和小舖。(圖片取自:澍林FB粉絲專頁)
因為創作者多年來作品兼及販售,許多展品是從現有的使用者手中調回展示,這當中有一種人情的交流,也顯示這個創作者作品和生活貼得很近。當中朝露老師的家庭成員們也幻化做模樣可愛的動物,成為某一時期刺繡創作主題。創作者在這樣一針一線中,把孩兒們拉拔長大,這些可人的動物造型頓時成為一個溫暖的家的屏靠。空間主人遞上茶飲及甜點,坐在木桌一隅,頓時找到一個如家的時空安放自己。布料和手作,在這樣的空間安排中,協作出居家的安心感。
《澍暖吉光》袁朝露繪本風刺繡展│生活裡的酸甜苦辣都成為創作養分,袁朝露用最熟悉的針線結合喜愛的插畫,以愛為圓心,與子女手拉手為半徑,繡出純真、樸實、散發低彩度溫暖的迷人永無島。(圖片取自:澍林FB粉絲專頁)
江賢二先生北美館的作品回顧展,上樓後有個小小的展間,裡頭展示許多小幅畫作,這些小幅畫作,以金銀色系畫框靠掛三個牆面,裡頭是發亮的星辰、十字、遙遠的光……。
空間很小,一次只讓五人進入。尚未進入者需站立房外等待,再依進出的人數遞補入場。等待時,在那間開著一扇門的小房裡,所有畫作在遠望中還不具個別意義,此時他們是一個整體,發射一股招喚的能量。「等待」入場,是一個很有趣的行為,他也許跟這次的畫作展覽無關,但因為等待,房間成為神秘的所在。
進入後,小小的空間,觀者和畫作貼得極近,但不像澍林看展那麼恣意,還是得保持一個距離,而距離同時也維持了某種神秘性。一幅畫像一袋錦囊,互相排列依靠,等你探囊讀出畫作本身的思考與存在,但在同質性極高的主題中,畫作亦穿透出一股平穩的能量,我細觀這流的變奏及和鳴、看創作者對幽暗的凝視、對希望的凝視。而一切皆發酵於一個小房間的觀看,小畫作們在這個小之中,不斷延伸、膨漲……。
「江賢二:回顧展」展場圖(圖片取自:北美館TFAM)
我們得承認,觀看的樂趣,除了自我對事物的投射,有時也來自空間的暗示。空間會說話,他們沉默著,卻以沈默的方式流動在所有的觀看之間。
巴拉舍在《空間詩學》一書中,反覆提到空間對心理的影響,那麼就讓我以一段他玄妙的話語作結:「藏在人心裡或藏在事物裡的,都是場所分析的涵蓋範圍,透過場所分析,…..,也就進入了心理學難以碰觸的地帶。」
這個難以碰觸的地帶,就是每一次看展離場時,自己重新發現的地帶。
《空間詩學》(The Poetic of Space)│作者: 加斯東.巴謝拉(Gaston Bachelard)│譯者: 龔卓軍│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游文綺( 16篇 )

游文綺,漂鳥演劇社藝術總監。創作路程如同飛鳥,乘著飛翔不斷探索奇異的遠方。這幾年在戲劇創作與戲劇教育、跨域藝術和文史田野調查之間耕耘,保持歸零的彈性,相信創作源自於生活,信仰善意與交流。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