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中國寫真術: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傳神:中國藝術中的人與仙」展覽

中國寫真術: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傳神:中國藝術中的人與仙」展覽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New York)籌畫的「傳神:中國藝術中的人與仙(Children to Immortals:Figural Representations in Chinese Art)」展覽,著力於華夏文化人物題材的傳神刻劃,陳列文物數量超過130件(組),包括自宋迄清的名品佳作集中展示中國藝術寫真傳神的意匠旨趣。
描寫人物的內心精神與情韻氣質,是中國藝術裡人像再現的核心重點,也就是所謂「傳神寫照」。古代創作者一般並非優先考慮準確真實的人體解剖構造,而是試圖捕捉住對象的生命能量,成為東方繪畫中的顯著特色。8月9日起,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New York)籌畫的「傳神:中國藝術中的人與仙(Children to Immortals:Figural Representations in Chinese Art)」展覽,著力於華夏文化人物題材的傳神刻劃。本展共分兩期,陳列文物數量超過130件(組),包括自宋迄清的名品佳作,涵蓋繪畫、織品、漆器、玉器、陶瓷、金工與竹木雕刻等。展品主要來自館內收藏,可見諸多大師傑作及罕見傳世珍物。內容按人物類型分為三部分:童趣嬰戲、逸士名人和仙佛世界,集中展示中國藝術寫真傳神的意匠旨趣。
童趣嬰戲
兒童,主要為男孩,是中國藝文創作裡最受歡迎的人物形象之一,這可歸因於傳統社會對家族傳宗接代的心理期待。因此,裝飾著有孩童形象的日用物品,便成為理想的結婚禮物。另外從唐代末年起,創作者也經常在作品上描繪男孩現身蓮花卷紋中,或是手持蓮花枝葉的模樣,充滿佛教的宗教象徵意義。到了宋代,嬰孩形象開始單獨或集體出現於陶瓷、玉器和其他媒材上,其中以兒童遊戲為主要題材。呈現出來的歡欣和樂氣氛,一般稱之為「嬰戲圖」或「戲嬰圖」,內容不僅活潑鮮麗、逗人喜愛,更是研究古代兒童生活的重要史料。南宋以降,此種藉由孩童純真可愛的模樣舉止譬喻節慶歡愉的場景,進而成為具有豐樂安和意涵的另一種「吉祥畫」。
在製作於北宋年間的一件〈嬰戲紋綾〉殘片上,可見一兒童手持枝葉,現身於蓮花和蓮蓬之間,傳達出濃厚的宗教寓意和世俗傳統。在佛教圖像學中,從蓮花內誕生的嬰孩形象,通常象徵佛陀的神聖出身以及對來世靈魂重生的信仰。而在古代民間社會裡,人們也把富含蓮子的蓮蓬,藉由「連子」的諧音引申聯想至多子多孫、子孫滿堂的吉祥寓意。在此處織工利用重複對應的構圖手法,把單一圖式不斷地延伸布展,進而產生對稱連續的視覺效果。這不僅呼應內容題材的抽象理念,更讓作品具有富麗華美的實質表現。
北宋〈嬰戲紋綾〉殘片,Rogers Fund,1952。(©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從14世紀開始,中國裝飾藝術開始出現以女性人物和嬉戲兒童為特色的和諧家庭場景,展品以元代〈剔紅仕女嬰戲圖漆盤〉為代表。此件漆製托盤描繪兩位女性和多達24位孩童,一同在雅緻庭園裡休憩兼遊玩的生活景觀。在畫面左側邊處,一位女性正雙手握膝坐於椅凳,女主人的身分不言而喻。而一旁的女侍則手抱嬰孩,身旁還有孩童依偎著,極有可能就是照顧子女的褓姆。其餘在園中盡興玩耍的嬰孩,有人在露臺上撲扇觀荷,有人在脫衣洗澡沐浴,還有一群正在扮演官員出巡的遊行隊伍。各個人物情態刻畫逗趣,線條細緻亦不失靈活特色。
元〈剔紅仕女嬰戲圖漆盤〉,Florence與Herbert Irving捐贈,2015。(©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古代孩童豐富的嬉戲情景,還可在一件元末明初的〈嬰戲圖〉中見到。畫面上22位兒童正在玩各種遊戲,包括溜滑梯、騎木馬、搖鈴鼓和鬥蟋蟀等,表現出童稚天真活潑的動態樣貌。從畫中的豪華場景看來,此處極有可能是當時皇家宮苑庭園的某一角落,這些幼童具有皇子宗室的尊榮身分。在宋代畫院的圖繪傳統習作中,嬰戲圖一直是相當熱門的創作題材。若從服飾裝扮和表現手法來看,這件繪畫作品很有可能是在明初時繪製完成,反映當時朝廷對於古代畫院風格和畫題內容的推崇與關注。
元末明初〈嬰戲圖〉,The Dillon Fund Gift購藏,1987。(©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嬰戲題材到了明清兩代,已於各類藝術創作中成為主流圖案,尤其在器物方面更顯出色。在明代嘉靖〈景德鎮窯青花嬰戲圖大碗〉上,描繪兩組孩童共計十人,分別模仿官員出巡場景以及操弄官員造型懸絲傀儡。與上述提及的織品和雕刻不同,工匠在陶瓷上運用畫筆的能力較為靈活自如,因而針對人物的面容表情與肢體動作,能傳達出更加豐富多元的生動形態。例如圖中每位孩童的臉部情貌,或高興、或逗趣、或頑皮的模樣,皆顯露無遺。選擇描繪官員出巡與官員造型傀儡,就象徵意義而論,傳達傳統家庭對於後代子孫加官晉爵與功名前途的殷切盼望。
明嘉靖〈景德鎮窯青花嬰戲圖大碗〉,Denise與Andrew Saul捐贈,2001。(©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展場一件製作精美的清代緙絲〈百子圖〉,可視為「童趣嬰戲」展區的集大成者。這件大型絲綢彩色掛毯的主題不僅結合百子活潑人物,更涵蓋多種嬰戲活動。當中孩童正從事多項遊戲,例如射箭、划船、獵鷹、釣魚、騎馬、放箏、演樂、玩球與閱讀等,可作為研究古代孩童娛樂生活的極佳參考資料。整幅作品的人物姿態生動輕靈,色調作工柔和細緻,顯示出織匠敏銳觀察的巧思設計和長年訓練的高超技巧。這類費時耗工的精心巨作,通常屬於豪門貴族擁有,經常掛置住宅廳室間,彰顯其身分地位,亦象徵開運福氣之意。
圖5 清〈緙絲百子圖〉,The Vincent Astor Foundation Gift購藏,2011。(©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逸士名人
除了嬉戲孩童,活躍於理想化之自然環境或居家庭園的文人雅士和閨閣仕女,也是經常出現的中國人物形象主題。對於傳統社會裡的菁英人士而言,和諧優雅的生活情趣,不但須與家庭成員和親朋好友參與分享,更包括從事一系列極具才藝品味的休閒活動,例如彈琴、下棋、寫作、繪畫、冥思、薰香、品茶和園藝等。不只這類文人情趣題材,藝術家亦時常從經史故事中,向古代名人及其事蹟汲取思緒靈感。例如陶淵明是文學史上著名的「隱逸詩人之宗」,也是峻潔性格的代表人物。由於其詩文廣為學人吟詠讀誦,行為舉止深得士民欽敬效法,因此在藝術創作中,便出現與之相關的各類圖像,包括陶氏之人物畫像、高潔趣事及詩文畫題。尤其到了明清時期,小說木刻插圖的出現流行,更為紋飾圖案提供重要的設計來源。
優遊於典雅園林中的文人仕女,是晚明藝術圖像發展的中心主體,一如明晚期〈黑漆嵌螺鈿遊園賞樂圖菱形盤〉所示。在盤底中央,觀眾可見到三位女性正在亭閣內演奏音樂,兩名士人與其僮僕則緩緩漫步園中,朝她們走來。周圍樹木、花草、奇石遍佈,洋溢安詳飄逸、遠離塵世的逸樂氛圍。當中一個侍從還回頭招攬小狗,透露出一股居家生活的親切感受。此外在四面的盤沿區帶中,工匠亦描繪活潑生動的松鼠葡萄紋飾。其葡萄果實堆疊繁密,象徵四時五穀豐收,而鼠在十二時辰中為子,有著喻「子」之意,因而兩者合為傳遞出多子富貴的祥瑞祝福。
晚明〈黑漆嵌螺鈿遊園賞樂圖菱形盤〉,Florence與Herbert Irving 捐贈,2015。(©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另一件同樣屬於晚明時期的〈黑漆嵌螺鈿人物故事圖葵口盤〉,其上出現兩位身著華麗服飾的高貴仕女,前後另有兩名女侍,一人在前提燈飾,一人於後握柄扇,引領女主人前往右方亭閣之處。而在亭閣台階的上頭,則有一位男性轉頭盼望她們的到來。除了天空高掛一輪明月,前方之處還有僮僕與祥鹿,全景充滿優雅祥和的寧靜氣氛。此處的人物配置與場景安排,都暗示觀眾眼前可能正一場浪漫的庭園幽會,畫面內容應是取材當時流傳的小說故事。受到易於傳布的插圖版畫影響,明清工匠經常從中臨摹改編,應用於各種媒材創作之上。
有別於描繪一般所認知的逸士名人圖像,「耕織圖」的繪製傳統受到歷代帝王的推崇與嘉許。在傳統以農立國的古代環境中,男耕女織的活動形象總是代表國家的安定富強與社會的和諧發展。製作於清康熙年間的〈景德鎮窯耕織圖瓶〉,出現一組耕織圖的勞動場景。當中耕圖部分是描繪「碌碡」,其為一種農業生產工具,是用以畜力碾壓的器物。而織圖方面則是表達「上簇」,即把發育成熟的蠶移至簇上吐絲作繭。自從南宋紹興年間樓繪製〈耕織圖〉,歷代皆衍生出數種相關摹本,至康熙朝時,皇帝曾命宮廷畫家焦秉貞繪製耕圖和織圖各23幅,每幅製詩一章。
晚明〈黑漆嵌螺鈿人物故事圖葵口盤〉,Florence與Herbert Irving捐贈,2015。(©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景德鎮窯五彩擲果盈車圖大盤〉,亦製作於清康熙年間,描述著名「擲果盈車」的傳奇故事。故事的主人翁為西晉文學家潘安(247~300),其原名潘岳,魏齊王正始八年出生於今河南鞏義。史料記載他的相貌極為俊美出眾,俗語「貌若潘安」,便是源於此人。相傳每次潘安乘車出門時,總會引起各方女子的追逐與愛慕,進而紛紛向其投擲水果,期待獲得他的關注與回應,這便是「擲果盈車」的由來。圖中坐在車上的潘安處於下方,四周女子或站立樓閣上、或佇立廳堂前,都不斷地向他投擲水果。整體構圖設計相當富有戲劇張力,並搭配上五彩釉料設色,更顯場景之富麗絢爛,透露市井人物的熱鬧非凡。
右:清康熙〈景德鎮窯耕織圖瓶〉,John D. Rockefeller Jr.遺贈,1960;左:清康熙〈景德鎮窯五彩擲果盈車圖大盤〉,John D. Rockefeller Jr.遺贈,1960。(©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清代乾隆皇帝對於文人生活極為嚮往,這種嗜好興趣同樣反映於該朝的文物創作上,展品〈剔紅山水人物紋漆箱〉便是一例。這件看似由兩個盒子組成的作品,其實是一件獨立單品。在廂盒的前後左右四面處,共設置六塊漆版,內容都是描繪各類雅士人物漫遊於自然庭園景觀中。每幅形象刻劃線條舒緩,景物優雅宜人,構景取邊角一隅,由近處而遠觀,彼此既顯差異性又具和諧感,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工匠的精心布置與詩意情趣。另外在廂盒頂部,則繪製兩幅祥鹿圖案。若從其清晰準確的雕刻工法看來,此物應屬於朝廷工坊之宮中用器。
清乾隆〈剔紅山水人物紋漆箱〉,Florence與Herbert Irving捐贈,2015。(©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仙佛世界
在傳統華人社會裡,佛教與道教一直都是主流信仰,廣泛為各界民眾尊崇與追尋。由此教義發展出來的神佛仙靈,成為宗教文物的創作對象。這些作品不但被供奉於宗教場所如寺院或廟宇,在一般民間的家庭住宅裡也時常出現。尤其至晚期中國,世俗化的宗教人物與其相關圖像,早已脫離其原本的信仰脈絡,以更加普遍通俗之姿,滲入人們的日常環境。因此,這類文物不但具有神聖形態,亦涵蓋豐富多重的象徵寓意。以佛教為例,雖然起源於印度,但來到中土經過漢化之後,佛陀、菩薩與羅漢等人物形象,遂逐漸具有本地特色。而原本出自中國的道教,亦經過長久的歷史演變,融合各種民間傳說,創造出一系列的神明體系。此次展品皆與古人生活密切相關,反映了彼此共同的信念與期望。
雖然略有損傷,但一件元代〈景德鎮窯青白瓷菩薩坐像〉(圖10左),仍能凸顯匠師的超群技藝,代表當時景德鎮瓷塑造像的頂級高峰。此尊菩薩髮髻高盤、廣額豐頤,容貌慈悲優雅,露出一抹微笑的樣子,莫不予人祥和親切之感。其服飾衣裙線條流暢,尤其胸前配戴的網狀珠飾及裙襬上的垂掛瓔珞,更增添其雍容華貴的端莊美姿。此像胎體潔白細密,釉色白中泛青,具有柔和滋潤的整體感,頗能安撫世俗人們焦躁不安的煩惱火氣。工匠以模印、雕琢和捏塑等創作手法,適切地把屬於菩薩形象特有的自在沉著神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體現元代宗教工藝的不凡水準。
左:元〈景德鎮窯青白瓷菩薩坐像〉,Edgar Bromberger捐贈紀念其母Augusta Bromberger,1951;右:明初〈陳彥清造鎏金銅老子像〉,Friends of Asian Art Gifts購藏,1997。(©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在道教神祇方面,這次館方是以明早期〈陳彥清造鎏金銅老子像〉為明星精品。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之一,其發展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6世紀,內容涵蓋教義和實踐,如形而上學、哲學思辨以及對日常生活的行為指導。而道家哲人老子與其《道德經》是重要的奠基人物與經論文本,道教相信老子是太上老君(又稱道德天尊)的化身,為三清尊神之一,地位崇高。在此祂頭戴法冠,長眉蓄鬍,面容一派祥和狀,且雙手持印,身著道袍,端坐於法座之上,整體造型簡潔穩重而顯露神聖莊嚴的姿態。關於造像者陳彥清,乃活躍於元末明初之際的杭州地區,現存帶有其款識之例相當罕見。
融合歷史傳說與民間信仰,在地方或家庭中出現了不少通俗神祇,例如土地公、城隍爺、灶神和福祿壽三星等,相繼成為中國藝術人物創作的題材對象。如清康熙〈景德鎮窯三彩描金壽老〉,老翁頂上梳髻,面露微笑,尤其他的前額極為突出,代表了長壽徵兆。此外右手捧仙桃,左手持如意,身著寬大飄逸長袍,上面飾滿壽字和吉祥雲紋,洋溢著喜慶歡樂的感覺。而另一件清〈水晶雕醉臥仙人〉,造型設計甚為有趣。可見一位蓄鬍老者,敞衣袒腹側躺,手扶頭,翹單腳,神情淡然且風度瀟灑,流露出一副狂逸不羈的脫俗姿態。
左:清康熙〈景德鎮窯三彩描金壽老〉,Benjamin Altman遺贈,1913;右:清〈水晶雕醉臥仙人〉,Friedsam舊藏,Michael Friedsam遺贈,1931。(©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最後,清晚期〈緙絲賀壽圖〉應可作為本展主題的總結代表。畫面中央一對穿著華麗服飾的年邁夫妻,端坐廳堂裡接受來自四方人士的恭賀獻禮。他們前面有三名孩童,正打開祝壽畫幅邀請觀賞,而左右兩側各有僮僕扛著壽桃與牡丹依序前來。蒞臨的貴客來賓,男性多身著正式冠服,出現在前景部分,而女性則處於左上方的閨閣裡。整幅場景布置彷若仙境,不僅松梅長青且祥雲繚繞,人物生動設色鮮麗,充滿吉祥歡樂氣氛。此款緙絲掛毯屬於一組大型裝飾面版之一,通常陳設在大廳當中,以帶來福氣好運與健康長壽。
圖12 晚清〈緙絲賀壽圖〉,Susan Dwight Bliss捐贈,1954。(©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傳神:中國藝術中的人與仙

展期:第一檔2018.08.09-2019.05.26;第二檔2019.06.01-2020.02.23
地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林逸欣( 7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