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煦陽將瑞光路上的路樹染得金黃,搖晃的樹影映照於櫥窗中一幀曝曬褪色的基督聖像上,光線來回地在神聖形象上走下痕跡,耶穌的手勢彎曲、柔軟如同賦予祝福與指向的暗示。步入畫廊白盒子的空間,引導步上遮蔽自然光線的樓梯間,梯間光線漸暗,直到視覺慢慢確認自己已在畫廊二樓櫃台與「2018牛俊強個展」現場。
「2018牛俊強個展」展覽現場。(TKG+提供)
展覽最初的展間,撥放著敘事結構縝密的單頻道影像,片中藝術家牛俊強引領著他熟識的盲者朋友家峰,預告式地以感知與視覺雙重的形容方式,遊走在畫廊的展覽空間,為朋友導覽一場即將發生的展示。
2018牛俊強個展,錄像,25’07”。(TKG+提供)
影片接續從盲者的訪談,與藝術家的自剖交叉探問「何謂神?」、「神的外貌?」及「祂臨在的感受」等命題,影像敘事穿梭在「存在」、「光線」與「永恆」等既抽象又感知交錯的結構中,影像敘事中心裡的「光」,默默地埋入每位觀影者心中,在敘事結束後,觀著們在心理捧著某道無以名狀的燭光,穿過狹長的走廊,與隱約對於即將面對展覽的期待,來到最內的展間。
2018牛俊強個展,錄像,25’07”。(TKG+提供)
展覽的盡頭,並非呈現影片中各種作品視覺敘述的實體,而是一個被光線與金色綠意滿溢的展間,僅僅懸放一件作品——《預感 II》。
設定:心理落差與時間性
此觀展經驗的奇異在於,原期待看見影像敘事中的作品,絲毫沒有半件存在最末的展間。觀者原以為會被失落感襲擊,卻被《預感 II》自身簡練的隱喻結構,和自然的光線的細節給重新充滿,因為前導影片對於光、神性、虛空狀態的各種幽微的暗示,觀者能漸次進入一對於光線與空間直覺敏銳的狀態,意外地切換感知與邏輯的頻道,卻仍是一種平靜與舒適的狀態。
牛俊強&于沛廷《預感 II》( Foresee II),裝置,218 x 167 x 24 cm,2018 。( TKG+提供)
這個心理落差巧妙的設定,是「2018牛俊強個展」關鍵處理,在於空間窗景和影像之間的連結,「我試圖在影像敘事中把窗景遮起,某種程度也是要製造這種落差。」這次的展示,牛俊強更著力處理視覺與感官內層的心理狀態。作品《預感》曾於2014年么八二空間的「牛俊強個展」,及2015年谷公館的「牛俊強個展」皆展示過,但過去受限於空間尺幅,《預感》皆以天秤的造型呈現,然此次於TKG+卻是以作品當初最理想的形式——滑軸來呈現。滑軸的兩端,一端是從開展後點燃的蠟燭,重量會隨著展期間燃燒變輕,冉冉上升,直到展覽結束即將燃盡的蠟燭會與另一端的鏡面,相遇與映照。
牛俊強&于沛廷《預感 II》( Foresee II),裝置,218 x 167 x 24 cm,2018 。( TKG+提供)
而無論在2012年「cover-牛俊強個展」,抑或於其玟畫廊展出的「即使她們從未相見」,如「即使她們從未相見」中展出的作品《我們在2011年7月28日晚上8點見面》,觀者只要在這個作品上述的時間返回展場,也將成為作品的一部分,「時間因素」始終是牛俊強系列個展的關鍵媒材。
「2018牛俊強個展」在去年初剛開始有雛型時,展覽提案內容其實非常視覺化,並不存在如目前個展中觀念與內在感知強烈的作品。個展所在的展間,牛俊強評估是耿畫廊與TKG+中最難使用的空間,因為帶有大面積的窗景,空間個性較強烈,幾檔在這裡展示的展覽,總是在封窗與不封的決定間徘徊。而在某檔展覽恰好結束時,他完整的看到牆面挪開,窗戶被敞開的全貌,讓他開始思索如何讓空間完整的面貌融入展覽主軸的設定中。
過去兩檔個展討論過恐懼與慾望,「2018牛俊強個展」則是將重心放在神性的探討上,如同前兩檔個展,皆是處理藝術家內在本質的糾結與對話,身為第三代基督徒的牛俊強,信仰是出生後就被家族所印記與烙印的,在《聖經》經文的規約裡,他與初代基督徒不同,沒有機會體悟信仰是如何產生對於無形之物的信靠之心?或是神性與善念除了基督教信仰以外,是否有其他被實踐的方式,這些對於生命深沉價值體系的鞏固與探問,成就「2018牛俊強個展」敘事的起點。
牛俊強《神像》(The Portrait of Divinity)複合媒材,53 x 43 cm,2018。(TKG+提供)
《預感》的存廢
牛俊強將整體展示中最末的展場,視為影片的終局。觀者須走過一道長廊,最終以為預期要看到什麼,卻發現終局是個偌大僅存一件作品的展間,「做一個展覽,很像一個儀式。在做這個展時我思考的是『影像』這件事情,它的結語該採用何種形式呈現?」
在展間最前端的影像,試圖透過先天盲、後天盲的受訪者,共同去敘述所謂的無形經驗的狀態,藝術家原預期能得到和一般人面對神聖經驗差異的答案,然盲者們的回答其實和一般明眼人是無二異的。「回到最後某種經驗其實是共通的、沒有差別這件事,也許是在面對『神性』或是經歷『無形』的一個重要提醒。」
牛俊強&于沛廷《預感 II》( Foresee II),裝置,218 x 167 x 24 cm,2018 。( TKG+提供)
展覽策展人馮馨也以客觀的角度,敘述這次合作與對於牛俊強的觀察。藝術家在看過空間後決定加重窗景在展覽中的比重,由於藝術家的建築背景,在空間體驗對應心境的狀態上,做了很多細緻地處理。「我本身是沒有信仰的人,但我要如何從中討論神性與藝術的關係,但在藝術上感受是確實存在的,在策展方面,我抓取的角度也比較是這個方向。」
2018牛俊強個展,錄像,25’07”。(TKG+提供)
而在策展過程中她與牛俊強討論最激烈,則是作品《預感 II》最終是否要存在?牛俊強原本試圖呈現空無一物的展間,但馮馨則建議保留,並說服藝術家等待作品實際在現場的狀況,最終再做決定。「我覺得《預感》存在會帶出不一樣的線索,它能串起信仰與神這件事情,在作品中藝術家提到信仰經驗的普世性,看展觀眾其實也是在尋覓一種生命經驗的共鳴性,我認為《預感》這件作品,本身的寓意可以讓觀者投射其中。」的確,《預感 II》的寓意使得空間單純的涵義得以擴張,讓觀者的腳步駐留,在空間進一步感受藝術家所鋪陳的細節。
牛俊強&于沛廷《預感 II》( Foresee II),裝置,218 x 167 x 24 cm,2018 。( TKG+提供)
對於光的思考
而會以一趨光的體驗,作為對應神性與信仰的經驗,牛俊強也提出自己造訪位於法國東部廊香教堂(Notre-Dame-du-Haut)的經驗,搭了四小時的火車,再步行一段不算短的斜坡,一路上沒有路標、天氣陰霾,地面上都是潮濕的水窪,教堂的主體在遠方被一抹霧氣圍繞,他繞行教堂一圈後,推開厚重的鐵門,教堂中有著微弱的燭光、和開窗灑進來的淡淡光線,這次個展的體驗,一部分即是想重現那趟經驗的醞釀與剎那,和對於某種純粹性的飽滿後韻。「這也是我很喜歡看建築的原因,因為建築相較於作品,它就是個永恆的物體,持續地等待到訪者,我很喜歡建築是那種『等待』的狀態。」
「2018牛俊強個展」的觀展過程,即是一個體驗「醞釀」的過程,由於需要這個醞釀的氣氛,藝術家和展覽團隊將樓梯間的自然光線都封鎖住,燈具也都重新置換,希望觀者抵達二樓展間是自然地融入觀影的黑盒子中,長廊的牆面也都刻意加高與收邊。「光線是這展覽中很重的一塊,如何醞釀由亮到暗,再由暗到亮,過程間都是維持人工光,而不要自然光,自然光必須保留到最後再展現,對於光的思考大致是這樣安排的。」
2018牛俊強個展,錄像,25’07”。(TKG+提供)
三個空間
原先前面展間的影像僅是作品中其中一件,後來幾乎變成藝術家要在影像中策劃一檔展覽,所有展覽的元素最後全朝向影像傾斜,影像作品變成很重要的敘事核心和過程的營造。
牛俊強解構這次個展,其實比較像是製造了三個空間,一個是在影像中的空間、第二個是展覽實體的空間,最後一個是觀者心理的私密空間,這的確也是近年累積對於牛俊強作品最強烈的識別,他透過作品機制引導觀者創造出一個想像的過程。因此「2018牛俊強個展」作品最核心的部分,卻是觀眾內在對於作品的「後象」(註)與印痕,乘載作品的完整性是延展到觀眾內在的鏡像,和與現實空間兩者的對應,如何讓這兩者間保持平衡,以及創造落差感,都相當考驗敘事的操作技巧。
近年,牛俊強的作品一貫創造一個細膩面對議題的內在空間,這個心理的空間的痕跡與烙印,成為在綜觀牛俊強歷年個展發表中,一種恆常的辨識度,輕盈又沉重、透亮又幽暗,那個形式與風格是存在於感知的捕捉之中,你可能在面對記憶或日常純粹的細節裡,重新被喚起埋藏於其作品的細節與對話,那個後座力與本質的底蘊一直是他作品中最醇美的部分。
2018牛俊強個展,錄像,25’07”。(TKG+提供)
信仰——跨越與拉扯過程
而關於展覽討論信仰的本質,信仰對於牛俊強而言也一直是個連續的過程,包括身為第三代基督徒面對信仰的別無選擇,到真正領受受洗儀式,和近年面對眼疾心靈的脆弱與懷疑。他也坦言這次個展,這麼絕對的想將作品都抽離,他自問是否某一部份也是出於對信仰與神性失落的情緒性反應,但他同時也透過創作去轉化內心對於信仰意義的擺盪,試圖透過此檔展覽的空間和影像敘事等,整合現階段對於信仰的思考——「是種安適於當下,最平靜的力量。」
造訪的觀眾,除專業的藝術觀眾,有一部分是牛俊強教會的會友與牧師,透過展覽,他試圖表達的信仰意義追尋,其實並不見得合於一般基督徒對於信仰的認知,「信仰過去對我而言是很強的制約,透過這種自我本質的對話與尋覓,目前趨向比較流動一點,在某種理智的層面上,信仰的疑義已經可以開放和敞開來談論了。我才能慢慢體悟,信仰不應該是一個你做了什麼才會被祝福的約範,這些思考其實也是漸離一種原生信仰與家庭影響的過程。」
由於基督教信仰有非常嚴謹對於異教行為的約束,舉凡瑜珈、異教儀俗、算命等常民日常活動,基督徒多少會因日常行為與異教有關,而心理上有所顧忌與忐忑,製作這檔展覽時牛俊強也憂慮某些創作行為,會被誤讀成對神的褻瀆,「我曾被一位牧師警告,他告訴我藝術不是一切。」
但這些威嚇與恐懼,稱得上是信仰的本質嗎?透過展覽,他試圖去破解這些無法讓相信的純粹規約與現實。面對信仰,或是藝術的自我實踐,牛俊強坦承現階段他仍在學習如何超越,都是以一種跨越與拉扯的狀態在行走,層層剝除過去記憶、身體與感知所認識的信仰,和親情、原生家族與自我錯綜複雜,是種皮和肉相互拉扯的過程,「但我應該始終不會放棄這件事情。」
面對信仰的定義,筆者也始終認為信仰是種相信生命始終會有光亮的力量,是關於那個趨光,以及光終究會來的信念,而非各種排除異類、劃分、規約的束縛。「2018牛俊強個展」聚焦於處理信仰、光的本質與共通經驗,透過空間細節的設置與暗示,在想像、實體、內在間都形成一種能夠觸動深思的場域,在個展形成的過程間厚重綿密的思辯中,創造出一個聖殿般、讓光穿透現實與內在密合的場域。深刻地感受到藝術家對於詮釋精準度潔癖般的要求,而生產過程這些繁複的空間、影像、圖像間秉持他一貫的思考色系,如果思維是有色溫,是在自剖的血漬後,精巧地縫補並打磨到透亮的結語。
2018牛俊強個展,錄像,25’07”。(TKG+提供)
註:「後象」也稱「視覺暫留」(Persistence of vision),是光對視網膜所產生的視覺,在光停止作用後,仍然保留一段時間的現象。維基百科資訊顯示這個現象是由比利時物理學家尤瑟夫.普拉托(Joseph Plateau)於1835年在觀察太陽的實驗中發現的,他根據這個現象發明了證明這種人體生理特徵的費納奇鏡,而他自己也因為這次觀察而導致雙目失明,因為太陽的影子永遠的印在了他的眼睛裡。
2018牛俊強個展
展期:2018.12.08-2019.01.20
地點:TKG+Projects
地址:台北市114內湖區瑞光路548巷15號2F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追蹤作者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