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藝術展演
那種不必言說的創作悸動,你是否還在?懂得就會懂——「No Language」
「No Language」展覽由策展人黃彥穎策劃,於臺北當代藝術館展出,集結14位臺灣藝術家的作品,嘗試鬆動當代藝術中長...
2025梅樹月「風土的花蕊」登場──立石鐵臣120歲誕辰紀念特展
立石鐵臣出生臺北,父親任職臺灣總督府,屬日治時期的「灣生」世代。今年適逢立石鐵臣120歲誕辰,本展精選其12件各時期作品...
藝術產業的支持者系統如何構成?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開幕暨堤頂之星2.0頒獎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於今年邁入第25週年,推出年度展覽「作為夥伴的我們」,回應藝術產業中常被忽略的實務角色與支持網絡。此次...
乩童、小丑與魔術師,國藝會「新人新視野」即將登場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北中南三大場館
第17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五月起登場,三位年輕藝術家劉唐成、郭鎧瑞、林陸傑,將分別打造三齣...
白牆外的心聲與視界:Voices X Photo ONE 2025超越藩籬的雙向交流
去年首屆以突破制式白牆展板、多元呈現,以鼓勵更多館所與專業藏家參與的「Voices」展會,今年則是以「讓藝術普及」為目標...
打造一座面向國際的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盛大開館,四大展覽揭幕!
新美館以「立基在地、面向國際」為核心使命,這次也同步推出四檔開館展覽,包括「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基進城市」國際主題...
在京都國際攝影節的延伸企劃 KG+中 ,來自何方意味著什麼?劉星佑映現臺灣的當代剖面
自2013年創立以來,KG+作為京都國際攝影節(KYOTOGRAPHIE)的延伸計畫,並非單純的附屬展覽,而是一個具備明...
在圖像中安排一場不可抵達的告別——「去花蓮 找 莊德樹」個展
14歲時,母親曾以一張機票將他差遣至花蓮,與在那裡出差的父親短暫相見。他至今仍記得,那是他第一次喝醉的夜晚,也是為數不多...
鄭淑麗攜手失聲祭:以訊號實驗打開聲音政治——記C-LAB「SIGNAL+」無線電藝術工作營
尤其當代藝術的創作領域,臺灣的藝術家們也鮮少以這類型的技術來進行創作。而這也是藝術家鄭淑麗「SIGNAL+ 」的發起原因...
萬象皆入畫,隨喜自成境 「萬象隨喜 王德育個展」七十從心的藝術探索
敦煌藝術中心舉辦的「萬象隨喜 王德育個展」呈現知名藝術史學者王德育教授的42件畫作,主題、畫風與色調豐富多變,反映其觀照...
文章導覽
1
...
6
7
8
9
10
...
135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