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
父子三人聯手並進:李敦朗帶領亞洲藝術中心勇闖國際
亞洲藝術中心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父子二代聯手,李敦朗與其子李宜霖和李宜勳組成的金三角。而1982年成立的亞洲藝術中心迄今已...
盧秀燕市長,切莫廢藝術而就草包
去年成為臺中市市長的盧秀燕上任以來,在外界還來不及檢視其施政成果的此刻,卻急於把前任市長林佳龍嘔心瀝血的臺中市國定古蹟「...
香港個展、中國印象:呂克.圖伊曼斯帶走時局幾多愁
採訪「當代具象繪畫指標性藝術家」呂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1958-),醞釀已久,這是典藏「迎向國際,與...
多元文化衝擊下的掙扎與呢喃,傅丹個展在文心藝所工坊
客居他鄕的文化疏離性,讓葉曉甄對傅丹(Danh Vō)作品有獨到的心得。她指出,傅丹的作品以詩意方式闡述對於歷史、政治、...
企業集團愛藝成趣:「中信FUN藝夜」打造藝術世外桃源
企業支持藝術不再是口號,集民間外交、藝術分享、慈善公益於一身。「中信FUN藝夜」(CTBC FUN ART NIGHT)...
常青畫廊以藝術創作者、收藏家為尊
常青畫廊(Galleria Continua)的負責人馬里奧.克里斯蒂阿尼(Mario Cristiani)於上週(14...
以傳奇藝術商為典範,安卓藝術李政勇盼將臺灣藝術家推向世界舞臺
李政勇是個謹慎看待每一件事的人,他曾說藝術需要用心,但一般大眾只想散心。臺灣開畫廊看似沒有門檻,但其實是一個門檻最高的行...
北教大教授林曼麗榮退:從北美館、故宮至北師美術館,用身教帶動臺灣藝術熱忱
林曼麗投效北教大長達30年,除了建置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投入教學和推廣外,也參與北師美術館從無到有的過程,其硬體設備的完...
強健畫廊骨骼,才能談國際化:双方藝廊胡朝聖備妥資源,走向世界
臺灣當代藝術家的國際化,一直走得很坎坷。胡朝聖認為談國際化一定要以在地為基礎,厚植在地實力,起身進軍國際才有力量。
冒險不凡,成就畫廊使命:專訪立木畫廊樂睿昕
衣索匹亞幫助我建立了對於色彩的敏感度,以及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並對我日後的藝術事業有著深遠影響,讓我瞭解在完全不同的...
文章導覽
1
...
12
13
14
15
16
...
3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