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威喆
菸廠華麗重生, 新世代典藏庫房落成
事實上,19號倉庫建於1994年,是菸廠最年輕的建築,相較下歷史價值沒其他廠房那麼高,但負責改造的建築師陳玉霖認為,它具...
顛覆臺灣文化的印象,發現族群雜揉的軌跡——「臺灣意象展-變動中的臺灣人」
一直以來,不時可聽到「淺碟性」、「拼裝文化」等詞彙形容臺灣文化,「臺灣意象展」卻是透過「雜揉性」(hybridity)的...
【抗爭.藝術】你被冒犯了嗎?挑戰社會尺度的創作爭議
「裸體畫」原本的使用方式應是藉由展示予觀者欣賞,若有人於畫前,在另一觀者不情願的情況下,故意對裸像作出猥褻的動作傳達性暗...
高科大「青藝獎」投件創新高,搭建新世代藝術家嚮往的創意舞臺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青年藝術家典藏展」邁入第三屆,雖然今年國內仍受到疫情影響,投件數更來到495件,創下新高,顯見「青藝獎...
2022桃美館攜手亞洲文化協會首創亞洲當代藝術收藏、修復與展示線上論壇,打開國際交流窗口
桃園市立美術館以亞洲地區的藝術社群作為主要對象,將於2022年1月5日至8日舉辦「『過去』的未來—亞洲當代藝術之收藏、修...
探向生活的裂隙,揭開堅實包覆的情感——郭彥甫
「過境練習—郭彥甫個展」的展題除了意指郭彥甫從北部到國境之南展覽,跨過無數個縣市的「邊境」,同時也是他從田徑運動員、藝人...
紀念八一氣爆,看見生命的聯繫──地景藝術《記憶的漣漪》
紀念81氣爆的時間地景藝術《記憶的漣漪》,於7月在高雄市立五權國小臨凱旋路與三多路口處正式揭幕,計畫團隊為「顏名宏+黃明...
台日藝術交流新橋梁 日本山口藝廊進駐高雄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