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回家的路
顏名宏表示,創作《記憶的漣漪》第一個概念是「尋找回家的路」,他轉化了氣爆時民眾被很多不知名恐懼阻攔的經驗,形塑出一座環境場域,在記憶紋理的鋪陳下,讓觀者從進入作品到離開,有如進入時空迴廊,也是重新經驗「你、我、他者」彼此的關係。
從高空俯視整體作品,正是氣爆的意象,引爆點的位置,就是作品《時光迴音》搭建的紀念所,由「圓」、「方」、「三角」等幾何元素形塑,基本構思源於氣爆的能量從土地勃然而出,三角形如箭頭指向正北方,暗示氣爆的方向,然後一層層往四周發散,有如能量波動。
紀念所的內部空間有一以鋼絲懸吊的球體,由仿氣爆扭曲之地下氣管線的金屬管所構成,分黑白二色,黑色代表死亡,白色代表永生,象徵受難的生命;球體半藏在地下,裂解的形態有如積蓄的能量從底下正欲向外炸開,而位於球體下方的就是造成氣爆的氣管與調節環。
三面牆都有不同大小的開口,提供給一個人、兩個人、或十人以上的觀者,在窺看中央球體的同時,也會看到另一方的人,顏名宏期冀可以引領觀者通過氣爆,去看到彼此生命的聯繫。
球體中央有一三稜鏡,是根據北迴歸線23.5度去精密計算,捕捉高雄特有的陽光,在每日早上9點30分開始到11點30分,稜鏡會發出兩道彩虹,「虹」打在悼念詩上,「霓」打在32位受難者的名字上。紀念所的天花板有一層水鏡,創作的概念來自氣爆之後的雨季在地面坑洞形成的積水,水鏡刻意讓自然的微風推動,使得室內空間洋溢著粼粼波光,市民可沐浴在彩虹與水光下,追憶著受難的朋友與家人。
《時光迴音》仿氣爆扭曲管線的金屬管,其中設置一組稜鏡會在特定時間點折射出彩虹。(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作品《行走的記憶》連接整座基地,是貫串《時光迴音》與《漣漪》去閱讀的,一面呼應聚落的空間紋理,回憶居民的城市生活經驗,另一方面也反映氣爆之後四處隆起斷裂的受創街道。
作品以受災區的巷弄空間作為採樣,蒐集「記憶物件」,如刨除的「柏油碎塊」、「破碎的騎樓磚瓦」或「大理石」轉譯的「街道座椅」鋪設銜接而成,由場域的中央穿過人行步道向四方擴散,描述返家歸途中受災街道所破壞的行走經驗,構築對家的空間記憶。
《漣漪》概念來自於氣爆爆裂高溫下扭曲的管線、焦黑汽車的殘片,扭動的大地宛如和紙般,形成片片隆起的波瀾,揭露氣爆所形成的斷牆,阻隔原本安全返家的通廊與地表。扭曲鋼板的地景意象,則詮釋了高雄市與鋼鐵工業的歷史淵源,鋼板與工業城市的原因。
鋼板的形象來自受難者身體的姿態,顏名宏先將剪影轉換成折紙鶴,再攤開變成斷牆的樣貌,模擬大地裂開的斷面,若觀者走在上面的陵地,是無法平衡行走,正如走在氣爆災區的路上。
《漣漪》概念來自氣爆扭曲的地景意象,鋼板詮釋了城市與工業的淵源。(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代表未來的希望
「追求經濟的本身,也是災難的開始。」顏名宏表示,高雄素為鋼鐵工業重鎮,過往製鋼和拆船工業吸引無數的移居者遷入,原本提供安居幸福動能的原料,竟成為剝奪生命的隱藏的不可知的生命威脅。如何獲得城市公民該有的安全適居權利,讓原本應該知道的「不知道」,顯露於陽光下,成為本件作品試圖揭開的公民廣場精神。
《人行道景觀空間》整座環境基地是由點、線、面幾何結合收集住民與學生生活中的記憶物件,所重新塑造而成的藝術鋪面,透過不同材質複合相互合作,提供民眾自由行走圍聚的動態人行道景觀路徑,交織為記憶的漣漪。
步道以綠化地坪增加城市呼吸和植物排洪洩水的功能,並且種植九芎、光臘樹、與大花紫薇等生態性植物作為紀念時節的花時象徵。紫薇有七棵,象徵著七日為一週期的循環;九芎象徵誠信與承諾,在每年的七、八月開出白花,像光圈一樣環繞在人行步道上,陪伴本計畫案81氣爆的災難記憶,到了秋天花結成果實,九芎的果實為長橢圓形蒴果,種子帶有翅膀,當成熟時蒴果會自己裂開,種子隨風飄去,飄到一個適合它生長的地方,同時也象徵未來的高雄孩子們,將以自己的家鄉為傲,站立於世界的彼方。
顏名宏表示,《記憶的漣漪》是關於時間與空間的災難記憶,在觀者於作品中行走下,透過身體的經驗,去回溯氣爆的狀況。此外,漣漪是一個擴散的概念,除了表徵氣爆本身就是擴散的能量外,另方面也是談整個事件的回憶、城市的願景,希望能透過這件開放性的作品,發散其影響力,像漣漪一樣擴散到城市裡的每個人身上。
紀念81氣爆的時間地景藝術《記憶的漣漪》,於7月在高雄市立五權國小臨凱旋路與三多路口處正式揭幕,計畫團隊為「顏名宏+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參與藝術家包括顏名宏、黃明威、陳旻昱,作品由《時光迴音》、《行走的記憶》、《漣漪》、《人行道景觀空間》和民眾參與計畫《疊影盒》等五個部分組成,在作品中可看到災難現場的相關物件如扭曲的氣體輸送管和引起爆炸的轉接閥等,透過藝術裝置的人和環境參與,重新經驗對81氣爆路線節點的回溯,呈現對受災市民的紀念空間意象,提供市民與觀眾一個行走穿越、尋找對話互動的「劇場式」平台。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表示,2014年的81氣爆事件是高雄長期擔任工業重鎮以來遭遇的莫大災難,背後隱喻著臺灣追求經濟發展下所犧牲的居住安全,也是市民被迫承擔的社會共業。氣爆事件帶來的不僅是民生財產的損害,更揭起對公共安全的警惕與公民討論,是以透過藝術手法,紀念事件,轉化傷痛,期能記取教訓,並傳遞民眾對「居住安全」的渴望之聲;而選址於五權國小校地,係該校於氣爆發生後與復原期間作為前進指揮所,是避難、急救、安置的重要基地,場所意義富正向凝聚力,代表氣爆事件在此終結,歷史的錯誤在此反轉,悲痛的力量逐漸轉換成新的契機與希望。
紀念八一氣爆,看見生命的聯繫──地景藝術《記憶的漣漪》
洪威喆( 8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