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學(Li Meng-Hsueh)

嘉義市立美術館專案助理

未竟之役:從區域架構下眺望台灣戰後藝術
「未竟之役」所關注的不僅僅是台灣戰後藝術的發展,更擴及東南亞等更大範圍的戰後藝術領域。這樣的擴延與連結,與美國在戰後的文...
【美術館專業專題】生產展覽的行政過程:以國立臺灣美術館為例
國美館確實在展覽上有其核心目標,第一是回應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為目的的相關展覽,第二是鼓勵與拔擢美術創作人才的方向,...
複調神話──眾聲共響的「日常」之音
今(2021)年臺灣藝術大學以「複調神話」為題,邀請臺灣、美國、法國、德國、韓國、香港共25位藝術家,透過限地製作與經典...
後花蓮八景:從藝術之眼看見不一樣的花蓮
第一屆「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希望藉由在地藝術家的眼光,重新看待花蓮的大山大水,建立花蓮獨有的山水美學,並反...
渾厚與樸質:岑龍「看不見的通道」中看得見的純粹
涵藝術於本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 2021)規劃的展區「看不見的通道─岑龍與西洋藝術史的對話」,當中...
《甘露水》的百年記憶與流轉
年底即將在北師美術館舉辦的文化協會百年紀念展,絕不僅止於《甘露水》的重新展出。由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周婉窈擔任召集人,與石...
關鍵字作為方法:當代藝術資料庫的觀看模式
隨著資料不斷累積,TCAA除了最初設置的構想外,如何因應網路生態的變化而隨之調整,也是資料庫在累積的過程中需要思索與回應...
遺留在古蹟裡的藝術史故事:蘭精廬與藍蔭鼎壁畫
位於台北市近郊的陽明山,在日本統治期間,成為日本人避暑泡湯的遊憩之地,吸引在台北的日籍人士購地建設溫泉別墅。這些別墅在戰...
【藝術中的建築專題】鄉土與現代的雙面性:台灣日治時期繪畫中的建築
日治時期台灣畫家出現以建築物為主題的畫作,或許是經由日本人傳入的西方視點而來。原本聊以點綴的建築外貌,以如實的寫生方式呈...
Seeing “In-house Curator” in Museums from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nd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In conclusion, when we use the museum as a starting point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