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INGART藝覽北京博覽會」開幕之後,各種媒體上普遍是正面的褒揚,總體的好評可以看作是ART021團隊在北京的成功,也顯示出大家為營建一個寬容的氛圍,讓一個新生的藝博會可以在北京成長而做出的表態,也從側面顯示了這個行業對北京這幾年現狀的不滿意和對變化的期待。 JINGART藝博會外景,建築體為展會場地北京勸業坊。(JINGART提供)對「JINGART」的誇讚之聲主要是圍繞這「小而精」這個點來說的,按理說「博覽會」作為一種行業營銷模式,「小」無論如何也不能算作是一個優點,博覽會是需要規模和集群效應的。北京勸業坊促狹的空間被塞進了幾十家畫廊,還有贊助商展位和論壇這些基本的標配。比起前些年各種藝博會的氣派和各種熱鬧的衛星項目,這次的「JINGART」還是顯得有點初來乍到的生澀。 JINGART藝博會現場,豪瑟沃斯畫廊(Hauser & Wirth Gallery)展位一景。(JINGART提供)JINGART藝博會現場,貝浩登畫廊(Perrotin)展位一景。(JINGART提供)「JINGART」在北京的初次亮相,感覺像是一個拘謹又不失體面的訪客,生怕冒犯主人但又衣著得體、光鮮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