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馬尼尼為│繪本專欄】「把故事變成你喜歡的樣子」是怎麽回事?

【馬尼尼為│繪本專欄】「把故事變成你喜歡的樣子」是怎麽回事?

《大小兄弟》的文字作者Henri Meunier中文界不熟,但繪者尤安娜卻是在台灣掀起粉絲熱,寫文探究她畫作的人、推薦她的人越來越多,好像你如果不知道她就不算個文青了。

「過去」權充「回憶」的話,這種充滿「時間感」的元素如泛黃的紙、舊照片等,特別常在尤安娜.康哲友(Joanna Concejo)的畫作裡出現。聽說她偏好用「廢紙」作畫,常常整本翻起來就像本舊書一樣,還保留原紙的折痕;又偏好「鉛筆、色鉛」這種原始的媒材,使得她畫的繪本往往籠罩在一片古老的時光之中。

《大小兄弟》書籍內頁(圖片來源:博客來)

大小兄弟》的文字作者Henri Meunier中文界不熟,但繪者尤安娜卻是在台灣掀起粉絲熱,寫文探究她畫作的人、推薦她的人越來越多,好像你如果不知道她就不算個文青了。

大小兄弟Grand et Petit
原文作者: Henri Meunier│譯者: 尉遲秀│繪者: 尤安娜・康哲友 (Joanna Concejo)
出版社:大塊文化 

先從開頭說起,這個開場就「囉唆」得像饒口令:

有些事我可以解釋得很好,可是我認為在這裡說了也是沒用。小小究竟是怎樣融合夫人和先生(也就是他的父母)的天賦而來到人間,就是很清楚的一個例子。

也有些事我根本無從解釋,可是我想在這裡說。在小小誕生的同一秒鐘,大大出現了,還卡在夫人和先生的小花園裡,這也是同樣清楚的一個例子。

這兒一個小秘密,那裡一個大秘密,大大和小小的故事/ 就這樣開始了。打開你的耳朵,小朋友,把故事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一開始,我被這樣不常見的繪本開場吃驚了,而且這是正文,不是前敘。真正的故事從第三頁開始,如果把這三段拿掉,是不會影響到故事本身。不過那確實彰顥了敘述者的風格,非常的「散文」或者「法文」。他不只要說故事,他還要製造一種緩慢的節奏氛圍。

圖畫上,呼應了主題「大」、「小」的對比,比比皆是,大大只有在嬰兒照片時放得進頁面,其它時候他出現一雙巨腳、一雙巨手、一隻巨手、一個巨人肩膀,而小小,則就完整出現了。不過,這兩兄弟的生長是相反的,一個長大、一個縮小,又因為長得一樣,分不出來。中間有一頁是剛好兩人長到一樣大的對望,接著大大就會越來越小直到消失了。

《大小兄弟》書籍內頁(圖片來源:博客來)

回頭再來前面看來「囉唆」的一大段,最後那句「把故事變成你喜歡的樣子」乍看有點陳腔濫調,讀過很多次才體會到故事中的「大大」和「小小」究竟是什麽——每一次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消失的「大大」可能是小時候的想像朋友;也可能是害怕面對孤獨時的自我分身;也可能是父母身影的投射……總之,那是一種原來好到不行,後來消失的東西。或者,這是一個試圖解釋「消失」的故事,是人們的自我安慰,肉眼看不見了,想像他留存在紙頁間。那麽,在無數的紙頁上、無數的書頁上,就是人類應對「消失」之道。

最後那個「囉唆」的敍述者又來了,他說「閉上眼睛」。這個時候,不用看了,讀者要自行腦補大大去了哪裡?停留在哪裡?或者可轉換為「回憶停留在哪裡?」或是「曾經陪伴自己、深愛的人去了哪裡?」

到這裡,我想起石黑一雄的《遠山淡影》(上海譯文出版社)譯者的<譯後記>中引用石黑說的一段:

「我喜歡回憶,是因為回憶是我們審視自己生活的過濾器。回憶模糊不清,就給自我欺騙提供了機會。作為一個作家,我更關心的是人們告訴自己發生了什麽,而不是實際發生了什麽。」

以及「某個人覺得自己的經歷太過痛苦或不安,無法啟口,於是借用別人的故事來講自己的故事。」這兩段話,幾乎如實體現在那本震驚世界的《遠山淡影》。

那麽,「把故事變成你喜歡的樣子」除了是讀法;本質上也是一種寫作之道。

延伸閱讀

【專欄|藝術眨眼睛】時間的描摹─ ─《黑醋栗成熟時》
【專欄│星星小姐繪本課】我與靈魂的距離《遺失的靈魂》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0.7 澳門繪本事件簿:哀悼緩慢,從《遺失的靈魂》到《題目待定》
【專欄|藝術眨眼睛】《遺失的靈魂》:圖像的旅行

馬尼尼為maniniwei( 53篇 )

美術系卻反感美術系,停滯十年後重拾創作。 著散文《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沒有大路》; 詩集《我們明天再說話》、《我和那個叫貓的少年睡過了》、《我現在是狗》、《幫我換藥》;繪本《馬惹尼》、《詩人旅館》、《老人臉狗書店》等數冊。 編譯、繪《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作品入選台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補助數次;2020臺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不定期開辦繪本創作課;於博客來okapi撰寫繪本專欄文逾百篇。 網站:https://maniniwei.wixsite.com/maniniwei Fb/IG:馬尼尼為 manini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