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典藏|愛看展】向前輩藝術家致敬,新竹市美術館《對畫錄-新竹典藏教育現場》展開跨世代美育對話

【小典藏|愛看展】向前輩藝術家致敬,新竹市美術館《對畫錄-新竹典藏教育現場》展開跨世代美育對話

新竹市美術館即日起至6月20日展出《對畫錄-新竹典藏教育現場》以陳進、何德來、李澤藩、鄭世璠、陳在南等前輩藝術家的典藏品為引,邀請萬一一、阮璽、陳孟澤、楊奕軒、徐夢涵等五位不同媒材創作表現的當代藝術家,進入學校,與藝文領域老師共備課程,帶著新竹學子環顧前述5位前輩藝術家的發展歷程,透過創作與前輩藝術家展開跨時空美育對話。

 

市長林智堅表示,新竹市現有378件典藏品,從2017年起市府開始整飭典藏品資源與梳理新竹在地美術史,從提升典藏品保存環境開始,並開發典藏資源做成學習教材包提供老師運用於教學,也曾將「東門城」為主題的典藏畫作,以數位複製輸出形式,進入新竹市10所學校展出,讓校園化身成微型美術館。這次美術館跨藝術家、學校合作展出《對畫錄-新竹典藏教育現場》,更是活用典藏的新典範。

藝術家徐夢涵帶領香山國小學生認識前輩藝術家陳進

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在致詞中指出,不管是藝術創作,或者是普世的生活美學,都是從教育做起。《對畫錄-新竹典藏教育現場》除了是與前輩藝術家的對話,也是和自己的對話。前輩藝術家畫作留給後人,透過後人的教育、導引,典藏作品才能發揮其功能;學校除了是孩子美的場域外,藉由藝術計畫也讓新竹的孩子理解選擇、尊重,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這才是藝術典藏教育最大的意義。

建華國中學生以自畫像回應前輩藝術家何德來

新竹文化局指出,本次展出是美術館首次大型館校合作的創作型計畫,從108-109年的新竹市美術史研究為基礎,今年媒合五位當代藝術家與五所在地學校,協助當代藝術家與藝文領域老師共備教案,展開為期兩周的入校課程,讓觀眾在美術館看見整個計畫的成果。她表示這次展出有四個面向:一是梳理新竹前輩藝術家生命歷程;二是當代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前輩藝術家;三是年輕學子們向前輩藝術家致敬;四是再現典藏教育的現場,從照片、教案和紀錄片中,可以看見藝術家與師生在課程中如何透過認識前輩藝術家,進而激發創作與提高美學涵養。也期待延伸教學現場至展場,藉此拋磚引玉,開啟更多對於典藏教育與教學方法的想像。

藝術家楊奕軒引導新竹國小學生以創作與前輩藝術家李澤藩對話

何德來則是從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畢業回臺三年期間,積極推動現代美術創作與欣賞,與李澤藩創立新竹美術研究會並密集辦展,當時年紀尚小的鄭世璠在這段時間看展深受啟發,長居日本的何德來1956年返台辦個展,鄭世璠亦協助展覽事宜,三人長期都致力於推動美術現代化。

曙光女中學生分享此次參與計畫心得與作品

五位受邀參與計畫的當代藝術家也與新竹多有淵源,陳孟澤本身為藝術家及建華國中美術教師,以何德來的〈自畫像〉為題,帶領建華國中美術班學生以畫紀錄自我樣貌。楊奕軒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所,這次他到李澤藩曾任教的新竹國小,與學生用畫筆書寫日記,呈現不同時代與世代看待風景的視角。同樣生於香山的徐夢涵以陳進的生平故事為引,讓香山國小三年級學生以常見於陳進作品的人物與花卉主題創作。

香山高中學生以創作回應前輩藝術家鄭世璠〈風城斯吧〉作品

定居於香山的萬一一則以鄭世璠〈風城斯吧〉作品概念出發,與香山高中美工科二年級學生以複合媒材立體裝置呈現香山風情。擅長影像創作的阮璽為攝影家阮義忠之子,為玄奘大學校友,本次以「水」為引,帶領曙光女中攝影社至新竹市內各處水域拍攝,對照前輩藝術家陳在南〈青草湖碼頭〉、〈碼頭〉兩件關於湖畔與港口風景的繪畫創作。

藝術家阮璽讓曙光女中學生認識攝影與前輩藝術家陳在南作品的流動感

文化局說明,《對畫錄-新竹典藏教育現場》展期從4月1日至6月20日(日),歡迎民眾來美術館享受當代創作者和新竹學子們與前輩藝術家齊聚一堂的藝術饗宴。欲知更多展品內容請上「新竹市美術館」粉絲專頁查詢,或洽1999市民服務專線或撥打03-5332841文化局專線。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412篇 )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