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典藏|愛閱讀】龍貓究竟在誰的身旁?

【小典藏|愛閱讀】龍貓究竟在誰的身旁?

鬼怪和八百萬神,就在我們的「身旁」。說不上來,就是,在那裡。宮崎駿認為「簡單樸實,在普通日常生活中才會有讓人打從心底開心和興奮的事情不是嗎?」,「孩子會真正感到開心的東西」應該是在這裡才對。這個世界的謎與不可思議,不是在很遙遠的地方或是超自然感應中,而是就在身邊,因為近在咫尺而看不見的地方,就是在這種極微小又無用的東西當中,才能真正拯救到我們。

這個世界的謎與不可思議,不是在很遙遠的地方或是超自然感應中,而是就在身邊。

  為了要再次相信日本的自然,人類的孩子們與異界(鬼怪與八百萬神)交流的經驗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宮崎駿(以下簡稱宮崎)曾表達過他對《熊貓家族》的珍愛之情。

  在《熊貓家族》上映超過十年左右的一篇文章裡,宮崎寫道:這是一部「讓我懷念的作品……在寫企劃案的時候,作畫的時候,前去觀賞的時候,總是能讓我感到溫暖的一部難得的作品」(《出》,第五三五頁)。又過了十多年後,他在某篇文章中又再次寫道:「我記得自己感到非常幸福的心情」(《出》,第五三七頁)。

《熊貓家族》(パンダコパンダ,1972)(圖片取自網路)

  一九七二年到七三年的《熊貓家族》,是十五年後一九八八年年上映的《龍貓》的其中一個原型。

  「對我來說《龍貓》和《熊貓家族》是一樣的。」

  對宮崎來說,當時製作《熊貓家族》的動機是註定的。他當時相信,要做的東西不是時下流行的熱血題材或科幻戰爭類的花俏動畫,且認為「簡單樸實,在普通日常生活中才會有讓人打從心底開心和興奮的事情不是嗎?」,「孩子會真正感到開心的東西」應該是在這裡才對(《出》)。能讓孩子重新注意到眼前習以為常的風景和東西的意義,要是那樣的動畫才行。

  下面這段文字是在四年後(一九八六年)提出《龍貓》企劃書之前就曾發表的內容。

  《熊貓家族》中描繪的世界,並不是表現出我們工作人員鄉愁的產物。日本也許是這樣的,街道的景觀應該是那樣的,甚至是目前暗藏在日本風土民情中的可能性,我們希望至少在漫畫電影中把它重新描繪出來,那樣的工作過程,也當成是一個有意義的課題,即使未臻完美,但也如實地體現在我們面前了。(《出》,第五三六頁)

  日本「也許是這樣的」、「應該是那樣的」,「甚至是目前暗藏在日本風土民情中的可能性」,不單純只是「鄉愁的產物」,而是把它當作朝氣蓬勃的事情,是「在漫畫電影中重新描繪出來的工作」。

  宮崎對於那個「工作」的將來走向和定位,在製作《熊貓家族》的時候就很直覺地掌握到了,但卻讓那個作品在未臻完美、不夠完整的時候結束了。後來讓那個「未臻完美」的「課題」(任務)圓滿結束的作品,就是《龍貓》。

《龍貓》(となりのトトロ,1988)(圖片取自網路)

  那麼原本就在我們「身旁」的究竟是誰呢?

  所謂「身旁」這個如此單純樸素的感受,既是宮崎駿的基本感受,也是宮崎的思想核心。「光是龍貓的存在,就拯救了皋月和小梅。就只是存在而已。在尋找迷路的小梅時,雖然龍貓出手幫忙,但那個時候我覺得龍貓不能跟著一起去。」(《出》,第五〇二頁)。

  鬼怪和八百萬神,就在我們的「身旁」。

  說不上來,就是,在那裡。

  既不知道長什麼樣子,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的一群神靈,就在「身旁」,如果有意識到,其實我們的生命一直承蒙著他們的庇蔭──這其實是宮崎的基本存在感受(像是《熊貓家族》的熊貓父子、《風之谷》的王蟲、《天空之城》的奇妙機器人士兵、《龍貓》的龍貓和貓巴士、《魔女宅急便》的吉吉、《魔法公主》的小精靈、《霍爾的移動城堡》的奇異家人們、《崖上的波妞》裡數不清的妹妹.……)。

  話說回來,我們最致命的弊病,就是不懂得意義和緣由,壓根無法注意到究竟有誰在「身旁」的「無感症」。

  所謂的「身旁」,既不是上下關係(權力關係),也不是左右關係(政治、意識型態的關係),更不是前後關係(競爭關係)或親近(同文同種)和疏遠(他人、外來種)的關係。只是有什麼在「身旁」而已。尤其是龍貓那圓滾滾的身體能有這麼大的存在感和魅力,也正是因為龍貓沒有任何意義、理由、目的,就僅僅「只是在那裡」存在著而已的關係吧(王蟲和拉普達城的機器人們,雖然也是謎樣的存在,但那樣的存在有其意義和目的)。

  聽說宮崎小的時候常常聽母親說鬼故事,所以對鬼怪很熟悉。但是他畫的鬼怪感覺沒有特別像江戶時代《畫圖百鬼夜行》或水木茂的漫畫裡那種日本傳統的妖怪,反倒比較貼近在現實世界不可避免的近代化過程中,身懷某種扭曲或變異的鬼怪與眾神。

這個世界的謎與不可思議,不是在很遙遠的地方或是超自然感應中,而是就在身邊。《回憶中的瑪妮》(思い出のマーニー,2014)(圖片取自ghibli.jp)

  在宮崎心中,從小他就覺得森林或深山的黑暗當中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有些東西就在「身旁」。他並不是什麼特別的超自然感應者(例如民俗學家柳田國男或折口信夫)。但只要是孩子,不管是誰都曾經有過那種純粹就是感到非常恐怖和畏懼的記憶。宮崎在自己心中滋養著那個「身旁」的「力量」。這個世界的謎與不可思議,不是在很遙遠的地方或是超自然感應中,而是就在身邊,因為近在咫尺而看不見的地方,就是在這種極微小又無用的東西當中,才能真正拯救到我們。


(本文節錄自《宮崎駿論:眾神與孩子們的物語》

《宮崎駿論:眾神與孩子們的物語》,典藏藝術出版

本書從宮崎駿個人生涯與家庭說起,來到他開始製作動畫電影,尤其是《風之谷》(1984年)到《風起》(2013年)近三十年間的作品,在書中分成六章,交叉陳述作品之間的共同點與差異,探討各動畫之間的「象徵」,在人物、情感、場景、劇情轉折等面向,詳盡剖析深植於故事中的想法,細細刻劃宮崎駿和動畫角色們的所有歷程,以及宮崎駿的動畫在環境、生命、教育、自然等議題上所帶來的啟示與影響。作者身為評論家,在書中對於宮崎駿作品做了主觀的評論、客觀的分析,在充滿期許、失望、讚許和批判的極端心理起伏中,經歷了深刻的美好與痛苦,最後完成了這本《宮崎駿論》。

延伸閱讀
【小典藏│愛閱讀】宮崎駿的「家庭觀」─親情的意義是什麼?
【小典藏│愛閱讀】對宮崎駿而言的折返點是什麼?
【小典藏│愛閱讀】宮崎駿《龍貓》是不可思議的鄉愁?看日本「自然」令人懷念的風景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282篇 )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