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光,人人皆「小明」。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
住在儲物室的……一個燈泡,小明。每當無聊的時候,就把身邊所有的東西都數一遍。儲物間到底有多少東西?(「有一次,小明足足數到了41樣。」)小明不喜歡黑暗,因為儲物間會消失,大家瞬間不見,大大團黑暗出現。「想不出有什麼可以填滿這一大團漆黑,好無聊。」讀到這裡,我想搖小明肩膀:小明你有事嗎!你是燈泡呀!為什麼還怕黑暗!
繪本《小明》中文版,在2020年香港書展,由木棉樹出版社發布。不夜城香港,或是鄰埠賭城澳門,這兩個城市在旅遊宣傳上的「美稱」,都是如此閃閃發光BlingBling。各種微光在裡頭,他們來自許多過勞與輪更工作的市民大眾。
澳門往昔的濕地,現在叫作「金光大道」,狹小的生態保護區,就夾在許多打著強燈的金色大廈之間,黑面琵鷺在24小時的光裡,幾乎找不到黑暗可以休息與睡覺。人呢?浮浮沈沈在明亮之中,用這些光,命名自己。我們都是,小明。
故事到此結束嗎?沒有呢!
我們像極了小明,在狹隘的空間裡,以為自己的巨大,以為侷限已是無限。但到底有沒有可能找到生命出口?
「有一天,小明覺得,天旋地轉……」小明,出・門・了!它被擰下,安成營燈,跟著露營去了。小明抵達到一個不知入口也不見盡頭的的地方,所有東西都數不盡的地方。眼見所有事物都超過它認知的極限,小明渺小,萬物巨大,即使面對一晃而逝的流星。次日醒來,小明見到有生以來最大的燈泡——太陽啊!
出口就在這裡,山林(台灣面積七成以上是山林),郊野公園(四分之三的香港呀),綠化空間(澳門綠化面積是10.8平方公里,其中包含墳場等零畸地)。 走過這一遭,再度回到原來的儲物間,小明眼見的,已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世界。
回歸自然的身體,需要過程。
進入自然與野地,讓小明看世界的眼光再也不同。在碧翠絲‧阿雷馬娜《無所事事的美好一天》(繁體中文版,阿布拉出版)裡,把「『觀看自然的眼光』形成的過程」,呈現得非常仔細。繪本裡那個在雨天拽著遊戲機出門去的小孩「我」,因為遊戲機掉進水深之處,不得不在大自然中展開冒險之旅。當「我」再返回屋舍時,萬事皆非了,在鏡子中再看自己的笑臉,就好像看到掛記在心,卻此刻缺席的父親。即使是媽媽,看起來都像是野地上各種奇異生物的一員。
《無所事事的美好一天》提供了許多「方式」,讓人在放下手機/遊戲機後,該怎麼「不無聊」,該怎麼重新打開感官。它的方式,是一些「自然遊戲」。
1.爬上大樹觀看極遠之處
2.在森林中用力呼吸到炸肺
3.像隻小動物一樣喝小雨滴
4.觀察前所未見的蟲子
5.和雀鳥說話
6.踩出超大水窪
7.蒐集透明圓亮的鵝卵石,然後從中看這世界穿透它
自然遊戲,另類的旅遊指南帶你進去異世界!
「自然遊戲」,是另類的旅遊指南,《無所事事的美好一天》是阿雷馬娜提供的私人指南。
說到「旅遊指南」,我想起在專門出版旅遊叢書的出版社「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做了一本 “Wild Things” (lonely planet, Jo Schofield and Fiona Danks)。跟著這本書,我們可以找到在大自然中都所有奇幻動物,龍、獨角獸、仙子、地精或巫師,也可以自己創造,例如根據不同地貌去觀察並製作「怪獸足跡」,取用不同的自然物來製作另類動物、觀看各種奇幻生物牠們的居所(洞穴、有仙子形體的花卉),製作小人精靈的小小世界……
一邊玩,奇幻文學世界的文化脈絡就跑出來,我們就會發現它並不遙遠。野地遊戲經驗,帶來想像力無限的科學觀察,那是最微小與最巨大之物同時存在的地方,虛構與現實也從不互相違背。
有的指南是時間性的,例如先前分享過的葡萄牙橘子行星出版的 《一年自然觀察》。藉由提供「宇宙」「土地」「生命」三個不同的月份觀察視角,形成相當廣大宏觀的自然觀:在十二月的設計,是冬季地質、生命狀態(樹葉),以及冬至那天的太陽。
用卡牌形式來做書:書名叫“Hello Nature Activity Cards: 30 Activities”。厚實的卡牌,每一次遊戲都像是抽獎一樣來玩。(現在由我來幫你抽一張吧!)
在大自然玩過一趟回來,孩子們到底記得多少?生態攝影家星野道夫說「人的一生,是為了追尋生命中的光。」(《在漫長的旅途中》)我想這些經歷,就是這道光。
像「小明」或是《無所事事的美好一天》的小孩,在經歷野地自然經驗之後,看到的世界變全然不同,就是因為它們都成了生命之光。
我們一起來拜訪幾位「山的小孩」。(以下相片由 川井深一 拍攝)
現在,差不多該闔上銀幕,再來當ㄧ回山的孩子吧!
林香君(川井深一、大香)。出生高雄。2015年開始,於澳門望德堂區經營井井三一繪本書屋。現嘗試與孩子在街市、村落、社區、海洋或山林進行教學現場實踐。「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專欄是因為井井三一是澳門的繪本書店,想知道這個城市的文化聯繫是什麼,所以店主川井深一做了在地和海外(葡萄牙、台灣或其他)有書的見學,在此記錄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