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題|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為什麼兒童博物館很好玩? 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學校服務

【專題|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為什麼兒童博物館很好玩? 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學校服務

在這些第一線的工作之中,對於伴隨兒童的成人有深刻的觀察:成人自身的行為、與兒童互動的方式與態度,往往能深刻影響孩子的當下,更可能成為改變孩子未來的關鍵。

根據兒童博物館協會對於兒童博物館的最新定義:兒童博物館為非營利的教育與文化組織,以引發好奇與促進學習為目標,不遺餘力地為不同需求與興趣的兒童規劃各種展覽與活動。奠基於此,位於美國中西部的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The Children’s Museum of Indianapolis)被美國博物館協會認證為最大且最棒(The Biggest and The Best)的兒童博物館。

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成立於1925年,「為家庭觀眾打造非凡的學習經驗」是百年來持續的使命;2025年該館即將迎來100歲生日,許多的展覽與計劃正在如火如荼籌備中。筆者有幸獲得獲得傅爾布萊特計畫(Fulbright Program)支持,在籌備百年時加入團隊,以一個研究者、實踐者、他者的角度觀察。

[1] 筆者以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ld Right in Children’s Museums: A Study of Children’s Museums in the United States,以交換學人身份於2024年11月至2025年7月於美國印第安納波里斯兒童博物館參與觀察與研究

公立學校校外教學的首選: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

在美國,各州的學年(School Year)不盡相同,通常是8月底到9月初開始、5月底到6月初結束。根據印第安納波利斯公立學校(Indianapolis Public School)的規定,學年始於8月4日,終於5月21日。

擁有鄰近世界最大最好的兒童博物館(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的地利之便,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與當地公立學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學年期間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學童到館校外教學,2024-2025共有480所學校到訪,光是學校的參訪人數就已經超過67000人次。

學校與教育資源組:打造非凡的學習經驗

學童是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重要的觀眾之一,館內設有學校與教育資源組(School Programs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專責處理與其有關的大小事。該組不僅是體制學校與非體制教育團體了解兒童博物館相關資源的重要窗口,更重要的是提供多樣性且細緻的行程選擇,讓學童每一次到訪經驗都能獨一無二。

除了藝術人文、自然科學的教案研發與執行外,學校服務組(School Service)在確保學童當日參訪經驗順暢、體驗豐富更是功不可沒。

學校與教育資源組

學校服務組:讓學校的參觀經驗很流暢

跟著該組的經理Sarah Fox奔走在兒童博物館裡,便能感受這項工作的細膩與繁複:總是耐心回應學校的提問、根據學生的年齡與興趣給予博物館活動或展覽的參與建議;前往館內專門設立給學校校車停放的區域、歡迎當日造訪的學校;遊走在館內各個角落與館員聊聊學生參與狀況、討論改進之處;有時,Sarah還得前進各個學校,向老師們推薦兒童博物館的各種資源、鼓勵更多老師選擇兒童博物館作為校外教學的場域。

學校服務組經理Sarah到學校推廣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

除了學童,也為跟著學童一起來的陪伴者(Chaperone)想得更多

Sarah過去曾擔任老師,也在數個非營利組織工作。在這些第一線的工作之中,對於伴隨兒童的成人有深刻的觀察:成人自身的行為、與兒童互動的方式與態度,往往能深刻影響孩子的當下,更可能成為改變孩子未來的關鍵。

一般來說,成人作為Chaperone的角色,總是認定比孩子的更了解兒童博物館在幹嘛、自己要做什麼。然而,細心的Sarah指出,很多Chaperone也是第一次到館、第一次擔任這樣的角色,他們和孩子一樣有著緊張與期待。

發現了Chaperone的困境後,Sarah和詮釋組、保全組密切討論,最終在兒童博物館網站上推出了給Chaperone的影片,讓Chaperone出發前有所準備:透過影片能對館有基本的認識、了解當天自己的角色,既能提早規劃讓自己與孩子的參訪更爲順暢,更重要的是能享受當下與孩子一起在兒童博物館的體驗。

學校服務組經理Sarah與館內觀眾研究部門合作

這件事很重要:隨時看見資源到不了的地方

在以體制學校與非體制教育系統為名的組別裡,學童理所當然是焦點。然而,Sarah總能發現其中資源較少的那一方,並積極跨組合作以弭平其中的落差,確保以團體名義出現在兒童博物館的大人與小孩都能在此找到有趣、好玩的事情。

筆者與Sarah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創始之地合影

【專題|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文章

【專題|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為什麼兒童博物館很好玩? 讓詮釋員和孩子一起,探索世界的奇妙、發現自己的美好

【專題|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為什麼兒童博物館很好玩? 非典型博物館實習: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實習計劃」

【專題|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為什麼兒童博物館很好玩? 專屬小小孩與陪伴者的溫馨時空: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學前教育計劃」

【專題|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為什麼兒童博物館很好玩? 關心且在意關於兒童所有的大小事:世界上最大最棒的兒童博物館「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

【專題|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兒童參與「導覽」實驗

王惇蕙( 17篇 )

遊走於博物館與美術館、體制內與體制外,熱愛和小朋友蹲在一起學東學西、笑東笑西,被小朋友們加冕為惇惇隊長,成群結隊的目標是要消滅各種無聊、讓世界變得好玩。

期待自己一直保有小朋友直率的個性,對平凡與不平凡都能坦率又熱情,正在努力開創自己的斜槓人生:巧不巧studio、M&M、龍山好王(ㄨㄢˊ)。

巧不巧studio:https://reurl.cc/QW681M
龍山好王(ㄨㄢˊ):https://reurl.cc/EXZq80
M&M:https://reurl.cc/lZ5EL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