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50 | 逛魚市場的「前輩」們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50 | 逛魚市場的「前輩」們

烹煮過程中,充滿各種「家廚密語」,從大海到魚市,再從魚市到餐桌,原來充滿立體的、家與家、世代與世代、人與人的串連呢!

來去逛逛魚市場吧!

在以往共讀經驗,我們總是帶著小朋友在魚市場裡走讀,但這次卻是「跟著」長者們去魚市場。不得了了,我獲得了截然不同的體會!

澳門長輩喜歡去的魚市場,位於十字門[1]附近的海岸。阿公阿嬤們往往在透早天剛亮就出門,去「沙梨頭街市」給家人買煲湯的海鮮備料,這是一個。另外是「下環街市」,在和孩子走讀的過程中,我才從小朋友的觀察中發現,下環街市的漁獲下貨時間多半在下午,而市場裡有自己的販售倫理,有些特定的魚種,只限定在幾家魚檔販售。


[1] 十字門:半世紀前葡萄牙人從這個海灣進入亞洲,爾後此地(內港)成為歐亞文化碰撞的一個歷史據點。粵語長片中的港澳碼頭就在這裡。現在雖然在旅遊區附近,但其實多數遊人不太會在這裡停留太久,茶葉、神像等老店都在,散步在這海岸社區時,會有時空暫留的錯覺。

相|小朋友逛魚市場(澳門・下環街市),賣魚嬸嬸說:「魚的嘴巴一張一合,就是希望可以活下去。」「人要活下去,就要像嬸嬸這樣賣魚,就像你呀小朋友要多吃魚」孩子回賣魚嬸說:「Sorry我過敏,不能碰海鮮!但我可以養牠。」「傻仔,魚離開了大海,養不活的!」
相|澳門魚市場(沙梨頭)外魚販工作中,沿著海岸線有許多「魚欄」(販售漁貨,無論是乾貨或冷凍肉品)的店家。魚市場散步有趣的地方,往往從食物開始,一不小心就和時間軸線上每一個人的生活聯繫在一起。

到底跟長輩們的魚市走讀,會遇到什麼事呢?

當天我將長者分成兩組,打算跟著大家進到魚市場逛逛,觀察他們究竟如何採買食材。咦?原來長者可不像小朋友那樣好奇!「小朋友什麼都要」——什麼都要問、每一攤都要逛。但長者長時間為家人煮食採買,早擁有自己的「魚市場哲學」。

一踏入市場,大家瞬間就抵達自己「心中第一名」:一位飆到自己長年光顧的魚販,那家有自己的魚塘,買得到肥美的水庫大魚。另外一位帶大家去的魚檔,只因這裡的魚獲全是他家自己漁船所捕撈。

相|和長者逛魚市場的驚喜,便是不用訪問,就能知曉每家魚販的漁獲特色、捕撈方法、來源與長處!(攝影:川井深一)

「我有多久沒外出旅行了?」

和前輩們共讀的經驗,速度感是相對緩慢而舒服的。在親自走進魚市場之前,我們先花了一個早上,一邊讀《魚市場》《築地市場:從圖看魚市場的一天》,一邊窺探各地的魚種和捕撈方式。大家不知不覺聊到這個問題「我有多久沒出行了」。

我們曾在院舍裡,遇到一位笑瞇瞇,和藹的伯伯。其他長者志工告訴我,他們也曾在路上和伯伯相遇,但當時伯伯是非常兇的,常常一邊走路一邊揮動著他的拐杖要路人讓開。

原來因為身體的不便利,又或是遭逢人生重大事件而導致內心的畏懼,長者出行原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有過大型疫病的經驗,都使得長者對於出行這件事有些隱傷感。

揮動拐杖的伯伯,只是因為害怕在路上摔倒而已。

即使不是那麼容易遠遊一次,但當大家分享自己的旅行經驗,都是珍惜得要命而記憶猶新的。

相|台灣的阿公阿嬤,最近突然願意搭火車出行。後來我才知道,是因為一個名為「599坐火車漫遊台灣」的鐵道樂齡群組。阿公阿嬤在欣賞了其他人的分享,也比較願意離開家舍了。
相|在日本旅行時,巧遇吉永小百合代言「JR東日本:大人の休日倶楽部」,是關於樂齡鐵路出行的策劃:裡頭有針對長者的火車之旅介紹以,並與銀行合作信用卡購車票的特別折扣。(著迷吉永小百合的電影的我,自慚形穢地在此與之合影。)

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去到了世界各地的魚市場,忙碌的築地市場、依然操著傳統漁法鏢旗魚的成功漁港,冬夜牽罟宜蘭海岸。

後來,我們跟著安江理惠《魚市場》,去逛了日本東京附近的靜岡縣沼津魚市場。故事說一個小女孩,名字叫「小清」,天剛亮就被媽媽喚醒,要去爸爸和爺爺工作的魚市場。小清在魚市場,尋找著一種名為「金眼鯛」的魚。到底「金眼鯛」是一種什麼樣的魚呢?跟著小清的動線,長者們細細逛到這魚市場各樣魚種,找到了「金眼鯛」。恍然大悟,那或許就是「紅衫魚」(我媽媽在台灣則是稱它金線魚)。原來,小清的奶奶生日了,而那就是奶奶最喜歡吃的魚呀。

相|魚市場之旅:在尋找「金眼鯛」的過程中,我們認出了所有水產好朋友!(攝影:丁冠濠)

「想和你好好聚一餐」

到底「金眼鯛」可以怎麼烹煮?

小清家做成生魚片與魚湯。又或是粵式番茄炒蛋紅衫魚?台式爆蔥香煎紅燒金線魚?逛魚市場,我的目的原是窺視澳門長者們,究竟會怎麼處理他們所買到的漁獲食材。但原來,他們在心中早已有決定,才沒有什麼「兩組人馬食神大比拼」這樣的畫面。一位長者天一亮就為「對手」準備獨門醬料,原本只是兩條魚的餐桌上,多出了好幾樣菜。

一位大姐說自己什麼都不會,大家派了她去洗米。洗米的時候,她淘了淘米,又突然將他們捧在掌心,我問怎麼了。她說:「我已經好久沒有洗那麼多人的米飯。」她說小時候,家裡有眾多兄弟姐妹,但現在,已經好久沒有這樣吃飯。

這時我才知道,原來大家不是為了煮這兩條魚,而是為了聚在一起,煮食、聚這一餐。

在繪本裡,奶奶只出場這麼一下下,但祖孫情誼與奶奶的感動,卻可以被讀出那麼濃厚。這也是我第一次品嚐出來的火花。烹煮過程中,充滿各種「家廚密語」,從大海到魚市,再從魚市到餐桌,原來充滿立體的、家與家、世代與世代、人與人的串連呢!

相|筆者參與「這是再好不過的年紀了」是澳門梳打埠實驗工場進行為時兩年的社區藝術計劃。「豆腐煎一煎,煮湯就有美麗的奶白色。」「新鮮的蝦子不要剪鬍鬚,直接烹煮較為美味。」這是長者們烹煮食物時,有許多「家廚密語」。(攝影:川井深一)

延伸閱讀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42:罐頭一開,沙丁魚都游出來!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48 | 跟著藝術家之眼,散步去!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34——澳門的社區「小」出版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12: 尋找澳門有趣的手繪地圖

川井深一( 52篇 )

林香君(川井深一、大香)。出生高雄。2015年開始,於澳門望德堂區經營井井三一繪本書屋。現嘗試與孩子在街市、村落、社區、海洋或山林進行教學現場實踐。「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專欄是因為井井三一是澳門的繪本書店,想知道這個城市的文化聯繫是什麼,所以店主川井深一做了在地和海外(葡萄牙、台灣或其他)有書的見學,在此記錄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