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34——澳門的社區「小」出版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34——澳門的社區「小」出版

直入民生區的遊客,又是根據怎樣的「旅遊指南」干擾居民真切的生活呢?重新取得為社區敘事的力量。或許有一天,旅遊軟體都能夠「取代書的地位」,分散單一敘事的擁擠。

和小孩子去下環街市的熟食區午餐。

街市的熟食區,其實就是菜市場的美食街。往日,我們經常是去樓上的圖書館參加閱讀活動,看看書報,然後到樓下的魚市場採買。魚獲四時不同,秋天的時候,小兒子總會說不如去看看螃蟹吧。大兒子有嚴重的海鮮過敏,於是從魚市場抱了一隻螃蟹回家養,這場相遇最後引來自己的鼻涕與眼淚:螃蟹死了,還得邀請朋友們來為這名為「小點」的三點蟹舉辦隆重喪禮。

魚市場與圖書館的複合建築 (圖/:「澳門海洋文化節」拍攝)

我們在這座菜市場樓上的圖書館,舉辦與參加過不少閱讀活動:

繪本作家廖書荻、小房子的閱讀人王怡鳳、從事繪本教育多年的林美琴老師,都曾在這個市場圖書館受邀舉辦過繪本講座。

魚市場與圖書館的複合建築 (圖/:「澳門海洋文化節」拍攝)

曾與不同的環境團體一起合作,做過關於魚市場、全球暖化等物種現況等不同類型的海洋讀書會。也參加了由社區藝術團體策劃的活動,在「真人圖書館」的分享,聽到不同需求的特殊兒童家庭的心聲,第一次意識到澳門兒童公園在提供特殊而的職能治療補助上嚴重不足,讀者們都參與了SEN兒童在遊戲場等公共空間以至教育情況實況的討論。

魚市場與圖書館的複合建築 (圖/:「澳門海洋文化節」拍攝)

這棟「菜市場」建築,集合許多漁家、圖書館、閱讀空間、不同NGO或藝術團體,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讓我覺得城市沒有鬼魂,所有故事都「正在發生」而非過去式,那是城市的靈魂。社區情感看似無關緊要,不過就是這樣這小事:有位歷史學家在菜市場樓上說到,「它背面被居民稱為『爛花園』的地段,原來曾是一位伯爵的大宅。」不過是這樣的小事:魚販聽到孩子想帶螃蟹回家養,就加了許多海水在飼養箱裡。或是,賣叉燒麵的老人,看到正在發育中的孩子,決定多放一顆魯蛋在他碗裡⋯⋯

今天氣氛稍有不同。午餐後,小孩突然說他有一段時間都不要再來了。熟食區突然塞滿了遊客,大量遊人因某個旅遊軟體的介紹而造訪。孩子煩躁到難以下嚥。

我們會因為遊客湧至,而失去對這個社區的各種敘事嗎?

去年年底,在「內港社區小誌——嚐味下環作品展」看到幾個有趣的內容。令我聯想到「與書的互動」,無論從製書或閱讀,往往是一種可能,跳脫講述社區單一故事的可能。

可以看到藝術家們長年來如何用小誌記錄下環社區。
網站:innerharbourzine.wixsite.com/innerharbourzine
臉書:內港社區小誌 Inner Harbour Zine
Instagram:innerharbourzine

從字面看來,這是一個以「味覺經驗」作為主題的社區小誌展覽,但只社區的味覺經驗,是非常難「提煉」出來的事物,它輻跨自不同的感官經歷。這個社區靠海,食材上除了新鮮魚獲,也有許多南北乾貨,在建築上,則有許多鐵鏽質感的房子(甚至是廢墟)。在各種古舊中,找到生的氣息、海的味道,並且把這些元素變成「書」,是充滿興味的!

全場各個展區都是不同的攤檔造形,其中有「採集下環風味」「拍出下環味道」「檔口味道2022月曆」「下環街尋寶計劃」「拼貼日常」,每一區域的展品,都是不同的手工書/小誌。「書」即是將這些經歷,轉換成視覺經驗,「小誌」則是一種能快速而有力去記錄作者經驗,藉由販售過程,同時達到回應社會的書籍形式。

「關於你的下環記憶」是我認為最像小誌形態的學員作品桌,以攝影和社區口述記錄為主,面向的社區故事多樣,包括了建築、文史、店鋪、流浪動物空間與守護等。我最喜歡《人貓情》(作者:Tamina、高飛、Zue)
「拍出下環味道」是食物攝影。導師帶著學員做社區美食拍攝,小誌是攝影、是食譜,也是食物的故事。
「下環街尋寶計劃」由社區的兒童參與製作的手工書,現場除了展示小作者的作品之外,還有影像語音,提供給參觀者(其他孩子們)看到與聆聽作品講述。而這個講述,本身就是由兒童自身出發的個人社區敘事。

除了實驗性很強的學員作品之外,我們可以在展區看到澳門繪本畫家郝元春(Yolanda Kog)的作品。

一本是書店賣到斷貨的年曆《檔口味道2022月曆》,這本限量發行的月曆,賣到了年末,都還有讀者諮詢購買。另外一本,則是作者因應這次展覽而有的小誌出版,名為《鍾太的一天》的小誌,記錄的是一位主婦平凡無奇的一日。

《檔口味道2022月曆》中看不到的實景攝影,讀者們能猜到這幾個攤檔在賣什麼嗎?

小誌的左頁是社區人物「鍾太」一天的「行程」:起床、前往菜市場賣花菜、回家煮食、晾衫、茶餐廳飲咖啡、與鄰人說話。右頁是回應她的一天,帶出幾個社區主題圖像:街市攤檔、食材、家居物件、「咖啡檔」、居民、窗臺等。

平凡人物的一天,會是一本「旅遊指南」嗎?這個展覽由三個藝術家:一位是插畫家郝元春、導演吳嘉偉、攝影師李昊樂當導師,以小誌/手工書作為形式,帶領社區學員進行。

猶記某年在松菸看了「世界最美教科書展」,展覽開宗是偕成社80年代出版的《世界的朋友》,由當代攝影家前往36個國家做的日常記錄,裡頭涉及不同世界各地小學生的家庭、飲食、學校、宗教、祭典以及與社區週邊的關係。直入民生區的遊客,又是根據怎樣的「旅遊指南」干擾居民真切的生活呢?重新取得為社區敘事的力量。或許有一天,旅遊軟體都能夠「取代書的地位」,分散單一敘事的擁擠。但目前,我還是需要各種視角的書,像上述攝影家「人類學式記錄」的出版,或者即使是小小的出版,一本小誌?

「拼貼日常」。現場放了許多空白小書與材料,如社區場景橡皮章、膠帶、畫筆,貼紙、相片等,參與民眾可以根據自己個人的生活經驗,拼貼、書寫,進而製作一本自己的社區手工書。

展覽空間|At Light(澳門卑第圍1號地下

川井深一( 46篇 )

林香君(川井深一、大香)。出生高雄。2015年開始,於澳門望德堂區經營井井三一繪本書屋。現嘗試與孩子在街市、村落、社區、海洋或山林進行教學現場實踐。「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專欄是因為井井三一是澳門的繪本書店,想知道這個城市的文化聯繫是什麼,所以店主川井深一做了在地和海外(葡萄牙、台灣或其他)有書的見學,在此記錄與分享。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