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喜歡看什麼類型的影片?這樣的問題,就連問起成年人,好像都稍嫌太廣泛了。
影片的製作與設計隨著串流服務的興起,從大製作、大螢幕的沈浸式觀賞,到人手一機,隨時隨地都能收看喜愛的作品,閱聽人的觀影習慣改變,製作內容的從業人員,似乎也得與時俱進。
台灣國際兒童影展TICFF是亞洲第一個專為12歲以下兒童所設立的雙年影展,今年是第十一屆,難得的首次舉辦讓影視從業人員交流的國際論壇。首日由德國SCHLiNGEL(小淘氣)影展的主辦者麥可與來自愛沙尼亞的逐格動畫《襪子去哪兒》導演歐斯卡與談。
《襪子去哪兒》的動畫當中,大量運用了歐斯卡祖母製成的毛線襪,透過逐格拍攝,捕捉在床底下找遺失的襪子遇到的奇幻故事。孩子在既熟悉、又未知的床底,總能產生無限好奇,當恐懼與想像被具現化,觀影者無論年齡,皆能感同身受,隨著劇情的牽引感到緊張或爆笑。在當中,能巧妙地發現導演鏡頭底下的內在小孩,正藉由故事,與觀眾們相視而笑。
論壇次日則由慕尼黑兒少影展的評審Jan William Bult主持,他提及製作兒童內容,無論是故事書、舞台劇、甚至是動畫或真人電影,主要有四件要素絕對不能避免:
- ㄧ:目標觀眾
- 二:點子
- 三:台詞
- 四:真實性
論壇當日,與會者一同觀賞了荷蘭的網路影集《我的戰爭限動》、加拿大電視節目《歡樂創客:城市大印章》、荷蘭短片《怕怕怎麼辦》、西班牙動畫短片《哼哼快樂歌》、丹麥紀錄片《小雞吃飯囉!》,在觀影後,與會者也像評審般,需要在映後針對前述的要素評分,是否符合目標觀眾的年齡、想法是否新穎具有原創性、使用的文字與台詞足夠淺白能與兒童平視、反映出來的世界是否能讓觀影者身歷其境、感受到真實性。
在產業內觀察,無論繪本、橋樑小說、或是動畫與紀錄片,我常常思考在製作內容時,會否不經意的將兒童視為他者。像是在對孩子說話,卻更像是隔著孩子、在和孩子身後的家長們喊話?遙控器與錢包掌握在成人的手中,許多創作者不慎便會掉入這樣的陷阱:如果這個作品不具啟發性、沒有教育意義,不受家長買單,便無法讓孩童喜歡。
這個時候無論身為創作者、研究者,都必須小心翼翼地跳出去,以兒童的觀點重新檢視這個作品, 到底這樣的節目主要是設計給誰看的呢?
Jan William Bult在論壇上也分享了他評選的一些觀點,給孩子欣賞的影劇作品中,必須認真看待並尊重兒童,當我們將孩子視為獨立個體的同時,必須賦能給孩子、使其產生自主能動性。而好的節目除了聲光美學的吸引力外,題材的適切與不帶說教的資訊傳遞、和文化的關聯性也是相當重要的元素。
每個人對於兒童閱聽人的觀點或許都不盡相同,但在物質充沛、資源豐富的現代,或許我們除了注重兒童的視聽享受外,更可以多留意兒童在媒體使用與影響下的權利與權力。
TICFF台灣國際兒童影展 公視+線上影展
時間| 4/15 – 5/19
6 大單元,34 部作品,線上免費觀看
一個在科技公司擔任國外業務經理十餘年,為愛將職業跑道與語言,轉譯為兒童文學的地方二寶媽
關於欖仁媽媽的原創Podcast, 歡迎點此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user/olimamaschool/platf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