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台北索卡藝術中心推出的「單位畫」展覽,就拋出了號數在藝術市場中所扮演的角色之討論。策展人沈耿立提出他的觀察,藝術家在進入市場不可避免的就是作品要被定價,而號數給予了一種標準,但藝術家通常又會顧慮每號價格被他人得知,因為這彷彿等於自我的藝術價值也被看穿。開幕當天也邀請台藝大美術系陳貺怡教授與參展藝術家進行相關議題的精采對談。
吳翠玲《寂靜的淚II》‧壓克力顏料、畫布‧45.5×53 cm‧2016。
不同於一般展覽策畫往往全力配合藝術家的作品,因應這次欲探討的主題,參展兩位年輕藝術家反而被規範各別創作1號、10號、50號以及100號的4件作品,並呈現一連串的觀看關係。台灣藝術家葉誌航展出的作品「他的時空穿越劇」系列以家族老照片為發想,以尺幅大小挑選適當的內容,其中3件取自於妹妹的幼時影像,於再現的畫面製造出恣意刮塗抹畫的效果,帶有惡作劇般的輕鬆趣味,也把承載著種種往日回憶的片刻,重新譜寫一段過去不曾存在的插曲。至於香港藝術家吳翠玲的「她的『遊園地』」系列,則先由100號的作品開始繪製,而其餘3件則抽取當中的元素再予以呈現。她以一年前寵物狗過世的經驗,進而開始關注動物的生命議題為切入,此系列藉由人體模特兒與獅子共處一室的空間所傳遞出略帶凝滯與緊繃意味的氛圍,表達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
葉誌航《家庭相簿-21.飛鳥》‧壓克力顏料、畫布‧162×112 cm‧2016。
陳貺怡教授則以藝術史的觀點進行爬梳,以深入淺出的論述與全場觀眾分享藝術市場交易機制的成形與變遷以及架上繪畫的號數由來。在十五世紀前,藝術家的創作需符合委託者的種種要求,而可得的報酬是採工作時數計價,其單價亦受到工會的規範約束。到了十七世紀時畫商已取得藝術品交易的話語權,而號數則出現於資本主義盛行的十九世紀,作為交易市場中一種便於著錄的稱呼。
左起:藝術家吳翠玲、台藝大教授陳貺怡、策展人沈耿立與藝術家葉誌航。
而在展場中,可看到與作品平行的牆面或地面標示出和該作品尺寸相對應的公分。將數字與作品合併一起觀看的視覺設計,一方面再次強化了本次以單位作為展覽主題的意趣;另一方面,也實際將單位作為輔助藏家思考一件作品擺放於空間的想像予以數據化。「單位畫」一展,突顯存在於作品、藝術家與藏家三者之間的格式問題,並透過單位此一通俗之認定將私我的視覺經驗與公眾的市場概念相互扣合。
當藏家在畫廊裡看到屬意的架上繪畫時,通常都會提出:「這位藝術家的作品1號多少錢?」此一問題,以號數作為計價單位已然成為台灣藝術市場的交易基準。然而,在市場上其實並不容易看到僅有1號尺幅的作品;再者,作品價格亦未確實按照每號的單價而呈現等比例的訂價,通常尺幅愈大的作品,其平均的號數單價則愈低。
左:吳翠玲《寂靜的淚IV》‧壓克力顏料、畫布‧130×162 cm‧2015。右:葉誌航《家庭相簿-20.小海盜》‧壓克力顏料、畫布‧116.5×80 cm‧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