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日本箱根雕刻之森美術館的「動物派對」(Happy Animal Party)個展,成為洪易創作生涯的重要分水嶺,策展團隊由著名藝評人廖仁義與蕭瓊瑞兩人共同擔綱,近百件的動物雕塑不但遍及美術館一、二樓空間,甚至是在戶外園區與近現代享譽國際的雕塑家如羅丹(Auguste Rodin)、亨利.摩爾(Henry Spencer Moore)與妮基(Niki de Saint Phalle)之館藏精品一同展出,一次完整呈現其以動物為主題的創作系列,展期更是史無前例達四個月之久,皆可得見館方的高規格對待;而該館的事務局長永井泰山(Taizan Nagai)亦表示,根據展覽落幕後的數據統計,參觀人潮成長達40%,名列近年來到訪的日本觀眾最愛拍照的展覽。
2013年底,「喜氣羊羊」地景裝置展成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開館以來,首度的戶外藝術展出。圖/印象畫廊
回溯上一個可被稱為「後站人生」的轉捩點,2000年洪易在偶然的機緣下進駐位於火車後站的台中20號倉庫(鐵道藝術村),這時,他已嚐到事業在最顛峰的時刻卻於一夕之間跌落於谷底的苦澀滋味,同時也展開了做為專業創作者的艱辛生涯,他曾在2002年寫下「有夢更美、希望相隨。幾個年頭來一直活在台灣這仙島,未曾踏出台灣一步。所以跟這土地的任何事物密不可分,心中有一股無名的使命感。」等文句,後站20號倉庫是他沈潛以及做為藝術家準備的所在,雖然此時還未看見外頭的世界,但他從不自我侷限,相反的,在深刻體驗過社會人情冷暖甘苦的歷練之後,他的作品中卻總是洋溢著高含量的無限想像與自由氣息,如同後站一般,人生永遠充滿新的可能。這樣敢於做夢的特質,是支持他堅持在創作道路以及挑戰自我的最大動力,雕刻之森美術館的個展像是對於這十餘年來不求回報付出的豐碩成果,也是洪易迎向國際舞台的一個開端,這裡頭,含括的是許多抱持著相同理想之人逐夢的過程。
緊接著,洪易開啟了他馬不停蹄的展覽巡迴,成為台灣藝術家中活動力最旺盛、曝光度最高的代表之一。甫結束日本的展覽,作品貨櫃便兵分兩路,一路到台中港,由文化部邀請在台中文化創意園區舉辦大型個展,以饗未能前往日本觀賞的群眾,而後再由前市長邀請至市政大樓戶外廣場及中山堂同步展出,前市長胡志強與前文化局長葉樹姍皆出席了開幕,對於身為台中小孩的洪易,深具衣錦還鄉面對江東父老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則是洪易在香港的首次個展,共計15件作品於青衣城購物中心展出,當抵港旅客搭乘機場快線進入市區,首站青衣站便由他色彩繽紛、造型具親和力的動物作品負責迎接。
台南新天地室內展出《羊羊得意》、《玫瑰花人》與《金錢蛙》等作品。圖/印象畫廊
同一年底,名為「喜氣羊羊」地景裝置展移師南台灣,成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開館以來,首度的戶外藝術展出,新作《馬戲團》則與其他十餘件動物雕塑,擺置於成佛大道兩側草地之上,在新春期間來到佛館的民眾,皆能感受歡喜與福氣。館長如常法師是在三年前於機場看到洪易的作品,認為與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所說,「佛光山的特產是歡喜」的理念相為吻合,故而有此邀請。來到如此獨特的精神場域展出,洪易在佈展時也發揮了他豐富的想像力,例如親子奔跑兔面朝佛陀方向猶如朝聖,或是鴨子媽媽彷彿在對鴨寶寶說話,洪易說:「身教很重要,因此透過作品說法。」而為了慶祝乙未羊年的到來,新光三越百貨第三度邀請洪易以最擅長的動物為題,結合經典之作與全新創作推出「羊年藝術雕塑展」,同時於台北信義新天地、台中中港店與台南新天地聯合登場,其中,首次曝光之作《長景祿》以較少被援引為創作母題的長頸鹿做為原型,並取諧音命名,表示對遠景生活的祝福與期許,該件作品高達六公尺,突破了其過往大型雕塑的尺度。
對於創作生涯的規畫,有些藝術家傾向依循一定的步伐、固定年限再推出完整成熟的展覽,對此,洪易則有不同看法,真切生活在當下的他,對於外界真實社會有著敏銳的嗅覺,他發現技術所帶來的速度不但改變了時代的文化,連人們的習慣也都被重新建構,故而忙不迭地學習新的知識,更因感受到速度的魅力而身陷其中。再加上,唯當有光線時,人類眼睛才能辨別物像本體的明暗,進而產生空間深度等立體感受,又或是辨認物體的形態,以及看到繽紛的色彩,這些讓我們探查與辨別外界、建立視覺感知的源頭,便是光線,也就是運行速度最快之物。因而當外在社會以及身體內在皆因速度性而隨之激昂,洪易希望作品傳播的速率能夠跟上這樣的節奏,才會如此緊湊計畫一個又一個的國內外展出,因為「藝術必然是活在當下所創造出來之物」,洪易說道。
台北信義新天地展出《愛心蝸牛》作品。圖/印象畫廊
接連緊密的展覽,考驗的不僅是藝術家的創作力,也是做為背後支持力量的畫廊之調配能力,今天,洪易已有三組工作團隊支援他南來北往的展覽行程,當中除了以人力布展在同一時間所需要的龐大工作人員,也包含面對不同國情而必須提供各式文件資料與數據的行政處理,故而藝術家與畫廊的角色,已非昔日經驗足以應付、扮演。如同洪易所說,「人生出來連吃飯都不會,都需要學習」,他們共同從一次一次的挑戰與體驗中,吸收更多的養分,「我們剛開始是拼裝車,能走就行,但要不斷學習如何成為高級車,該有什麼配備?專業度不同,當然,行駛的速度也差異甚大。」正如同畫廊不再只是裱框作品、執行室內靜態的陳列行為而已,對於洪易來說,藝術家也不能再以自我為中心,僅具備創作此單一能力。源自於以往參與公共藝術工程的經驗,讓他知道如何把自己退到合適的位置,而留出舒服的空間範圍給周圍環境以及看作品的人,一個適當的感受距離,「藝術文化的溝通交流,不是單方面強勢的給予,更多的是需要謙遜包容的態度。」又或是安全性的顧及與創造力的迸發是同等的重要,於此,不再是如何消除藝術與生活邊界的問題,而是已然進入藝術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連與和諧共處階段。
中國近15年來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當世界的競爭要素發生翻轉時,若沒有與時俱進,過往所習以為常的慣性反而可能成為最大的絆腳石,如同知名作家范疇所說,「你只有一條路:腦子走出台灣,走進世界,或者腦子裡打開台灣,讓世界走進來。」
首次曝光之作《長景祿》,高達六公尺的尺寸突破了過往作品。圖/印象畫廊
洪易的經驗可以提供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機會是自己爭取的,且堅持不斷去完善,才可能變為自己的機會,所以要隨時準備好,主動出擊爭取機會。於是我們理解了為何2013年在林口美麗華球場的「女大十八變」地景裝置展,可以因為「裙襬搖搖世界女子高球名人賽」的高矚目度以及透過賽事轉播,又再次地提升藝術家的知名度。而在2011年之前從沒有主辦過大型國際運動賽事經驗的「裙襬搖搖球隊」,除了不斷向國際高球界取經,憑藉著過人的熱誠與衝勁,克服許多障礙,由於比賽辦出口碑,去年破天荒獲美國女子高爾夫球職業協會(LPGA)的邀約,前進美國舊金山舉辦菁英賽事,洪易也一同被邀請至Lake Merced Golf club球場做了一個展覽,便是在這個會場上,讓舊金山市長開口邀請洪易今年中至市政廳廣場展出。一連串原先難以想像的機會,都是在自我不設限、一次又一次認真自我準備的表現中獲得,故而洪易說:「有時候夢做大一點沒關係,有企圖心就會有動力、有鬥志……而多一些像我這樣的案例,便可能鼓勵大家有築夢的勇氣。」
創作養分來自於台灣雜亂卻活力奔放的民間文化與常民元素,洪易從日常生活中不斷累積內在的潛藏能量,將之消化、解放與轉化,從平面畫布進入立體雕塑世界,「當你活在這塊土地上,必須直接感應到來自土地的意識和訊息,不論畫什麼要跟自己結合,你的創意才不會中斷,這時候你才能去體驗創作的意義,才會有自己的想法和生命。」而亞洲崛起,洪易認為正是台灣趁勢向外發展自我的機會,應積極與外界連結,爭取更多和世界合作交流的機會,「若以此種方向來看的話,我便能對台灣這個環境有所回饋貢獻。」
高子衿( 97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