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第五屆國家文藝獎的王攀元,1949年來台,遺世獨立的他不隨波逐流,選擇在美麗的蘭陽平原宜蘭落地生根,他一生創作不遂,孜孜不倦,開創獨樹一幟的孤寂簡練風格,藝術成就受到國內外各界的肯定。台灣藝術史學者出身的廖新田在甫出版的畫冊中也為文評析其作,指出王攀元的作品中所賦予時代的意義。他表示,王攀元的藝術見證時代的孤寂。「時代」意指集體的情結,因此孤寂也是一種橫跨社會的整體心態,而這正是對台灣歷史的反應。
「過盡千帆——王攀元繪畫藝術」展出近150幅的畫作,作品來源包括史博館館藏、台北市立美術館、私人收藏家,以及王攀元家屬提供。很特別的是此展中首度亮相的一批水墨畫作,約莫70幅,全是難得一見的首度面世之作,從傳統的宋、元山水,到若八大山人筆下的孤獨鳥等,十分精彩。國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高玉珍表示當初到宜蘭協助老師整理畫作時,意外地發現了這批從未曝光的畫作,便動員史博館龐大的人力和時間為臥床的老師整理所有的畫作,而此一系列的水墨之作則於第一展間呈現。此展以媒材分為三大類,包括油彩、水彩和水墨,而在空間上則以色彩區別三大區塊,從淡雅的黑白系、豔麗奔放的紅色系,到內斂沉潛的褐色系,恰好與王攀元畫作語彙中的色彩相輝映。依主題而定,則分為山、水、船、孤獨人影、人群、中國山水的回憶,與台灣的景物之美,還有忠誠的狗與孤獨的鳥等。
王攀元,《倦鳥》,油彩、畫布,117x91cm,1981,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有趣的是,此展還將王攀元的手札詩文呈現於牆面上,幫助觀者進入藝術家的內心世界,有藝術家記憶中的中國山水、黃山、北大荒、東北雪景等,其中《紅色的山丘》描繪的是藝術家離開家鄉時回眸所見的一片藍,那是對故鄉模糊卻又深刻的一瞥。亦展出幾幅王攀元落戶於台灣時,繪寫宜蘭生活風光之作,如蘭陽的雨、太平山、蘇澳港等都是他筆下的生活風貌,而其中藝術家最喜愛的題材莫過於龜山島,因為只要看到龜山島,他就知道,家就在不遠處了。
早年流離失所之感道出了王攀元創作的靈魂所在,在藝術家極簡的象徵符號中,展露了意韻深遠的境界,特別是簡約而獨絕的構圖,深深地撼動觀者的心,令人再三低吟、玩味。一進展場,王攀元手札中的一段發乎於情的詩文,引領觀者走進了他孤寂絕美的藝術世界。
春欲盡花已老情郎不須歸白雲飛孤雁鳴我欲乘風歸去不勝寒英雄名馬,君臨毛舍來自何方出身名門,無父無母來自西方日落東方——王攀元
展期|2018.05.04-07.01
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市南海路49號)
王攀元,《人生幾何》,水墨紙本,52.2×52.5cm,未記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王攀元,《人群》,水墨紙本,12.5x70cm,未記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過盡千帆——王攀元繪畫藝術」以淡雅的黑白系呈現王攀元的水墨作品。(攝影/陳意華)
台灣國寶級藝術家王攀元個展終於在各界千呼萬喚的期待下隆重登場,由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的「過盡千帆——王攀元繪畫藝術」開幕記者會於今(4)日在震懾人心的前衛舞風,與俄羅斯音樂家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春之祭》的樂聲中,為這場重磅級的展覽,注入了撼動人心的開場。甫上任的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上台致詞,他幽默地說:「剛上任有點緊張,加上姚淑芬老師這麼震撼的舞蹈,不過進場看王攀元大師的作品馬上就心曠神怡。」
文化部長鄭麗君則坦言自己和老師雖然不熟,但相知惜。她感性地分享到去年得知王攀元展覽有變動,即趕緊到羅東去探望老師,除了在耳邊祝福他能趕快恢復外,並承諾一定會好好籌備回顧展。「當沉睡中的老師聽聞後,即微微張開眼睛,輕握了我的手,想講話,但卻發不出聲音。不過我知道他要說什麼。他想和台灣人分享。」鄭麗君的述說感染現場氣氛,如今這場重量級的展覽終於在眾聲喧嘩與各界人士的積極促成下登台演出,成為史博館閉館整修前的壓軸大戲!
王攀元,《龜山》,油彩、畫布,58x70cm,1989,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Tags
陳意華( 112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