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聖殤》於1500年的慶禧年揭幕,佳評如湧,這時米開朗基羅年僅二十五歲。根據瓦薩里(Vasari)的記載,米開朗基羅在人群中偶然聽到有人指稱這件作品是一個叫做哥柏.迪.米蘭諾(Gobbo di Milano)的雕刻家所製作,為正名乎,當晚米開朗基羅就專程前往教堂把他的名字刻在聖母襟前的斜帶上:「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布納洛提創作」(MICHAEL. ANGELUS. BONAROTUS. FLORENT. FACIEBAT);他採用拉丁文以及希臘雕刻家的署名形式,反映了文藝復興時代對古典文學藝術的興趣。瓦薩里還提到米開朗基羅對這種年輕氣盛的舉動感到後悔,此後就不曾再於作品上署名。
聖母襟前的斜帶上所雕刻的文字:「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布納洛提創作」
梵蒂岡《聖殤》曾經在1964到1965年外借到紐約的世界博覽會展出,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John XXIII 1881-1963)在生前應允紐約樞機主教史佩爾曼(Cardinal Spellman)的承諾;之後,教宗保祿六世(Paulus VI, 1897-1978)於1965年9月下令嚴禁梵蒂岡的藝術品外借展出。在運送之前,專家使用X光詳細檢視《聖殤》,發現聖母的左手曾經在十八世紀時受損且修復過;為了確保運送安全無虞,教廷特別以石膏翻模複製了一尊摹刻,用以裝箱測試;《聖殤》在紐約展出期間,梵蒂岡聖殤禮拜堂就暫時以這一尊摹刻取代原作。
破壞梵蒂岡《聖殤》的拉茲羅.拓司被制止逮捕。
1972年5月21日的五旬節星期日,一位出生於匈牙利的奧地利籍33歲男子拉茲羅.拓司 (Laszlo Toth),由於精神失常,越過欄杆衝到梵蒂岡《聖殤》前面,使用鐵槌猛敲雕像,並且高喊著「我是死後復甦的耶穌基督」。聖母的左手被敲斷,手指掉落地面時受損,鼻尖被敲壞,左眼和頭罩也略微受損,幸好雕像的本體沒有損壞。教宗任命令巴西籍的迭歐克里奇歐.德.堪波斯(Deoclecio de Campos) 率領十名成員負責修復,原先為了外借紐約而製作的石膏翻摹就成為主要的參考依據。修復完成的《聖殤》於1973年揭幕,從此使用防彈玻璃罩來保護。眼尖的記者發現雕像比以前潔白,堪波斯承認在修復時順便予以美白,但堅稱只使用肥皂與清水,當然這又引起一番專家學者的爭辯。
王德育藝術史時間
王德育( 21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