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搶先看!全球一級畫廊皆到位如聯合國盛會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搶先看!全球一級畫廊皆到位如聯合國盛會

開展前就備受藝術圈矚目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終於在昨(17)日正式於南港展覽館展開。首屆有來自 160 間畫廊申請參展,最後精選90間參展畫廊,在這之中台灣畫廊約佔了兩成,其他多數為西方一線畫廊。典藏ARTouch編輯團隊也以現場報導的方式引領讀者,從畫廊的展示一同理解西方與台灣現當代藝術史。
采泥藝術
東方畫會之於台灣藝術史的重要性,需要藝術家持續不輟的創作,也需要歷史定位的書寫,與畫廊的推波助瀾,采泥藝術此次於「台北當代藝博」的展呈推出「霍剛個展」,此乃延續2018年,受義大利米蘭蒙札皇宮美術館(Villa Reale ofMonza)邀請,所舉辦的「形色之外」(Beyond Colors and Shapes)回顧展,該展架構,回顧自1950到2010年代,60餘年的創作脈絡。包含1951年投入台灣現代派畫家李仲生門下研習,對超現實自我的實踐初探,嘗試空間元素與主題的構成,經歷1957年創辦東方畫會。1964年前往米蘭,重新思考亞洲文化時,開啟的風格轉向,乃至中期將漢字作為新的創作養分,2000年至今,完整落實東西文化的內化與轉譯,並樹立禪宗與道家的當代詩意風格。展出重要代表作品包含1970年《Untitled》、2006年《Origin》與2003年《Abstract》等,完整地呈現藝術精神性在時代中的蛻變與堅毅。
采泥藝術帶來霍剛的作品《Origin 21》。(本刊資料室)
采泥藝術帶來霍剛的作品《Abstract 2013-014》。(本刊資料室)
藝倡畫廊
來自香港的藝倡畫廊,成立於1980年代,為推廣新水墨藝術的先驅之一,展覽現場帶來藝術家趙春翔、卓家慧、高行健、文鳳儀、丁雄泉、王濛沙、王天德與魏立剛等人的作品,文鳳儀出生於1968年香港,展出作品《女兒香裝置第1G》與《編織和順第W1號》,以不鏽鋼等材質「編織」出充滿反差意象的衣裳和高跟鞋,在性別的隱喻中充滿批判的巧思。卓家慧《明月流光》、《浪浪》等作品,結合浮世繪般的浪濤與工筆花鳥,驚險逆境裡,更顯淡定與從容。1982年出生於無錫書畫世家的王濛沙,結合民間風格的裝飾趣味性,在拙趣的人物造形裡,在僵化社會框架下,用一抹幽默保留特有的女性觀點與主體性空間。
藝倡畫廊展出文鳳儀2009年的作品《編織和順第W1號》。(本刊資料室)
藝倡畫廊帶來高行健水墨作品。(本刊資料室)
馬格斯畫廊(Sprüth Magers)
創辦於德國科隆,現在立足於柏林,經營者為莫妮卡.斯普魯斯(Monika Sprüth)與菲羅門尼. 瑪格斯(Philomene Magers)的馬格斯畫廊,此次帶來的藝術家在近代藝術史上,皆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包含法蘭克.史帖拉(Frank Stella)、貝恩德和希拉.貝歇爾(Bernd & Hilla Becher)、湯馬斯.戴曼(Thomas Demand)、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與湯馬斯.戴曼(Sterling Ruby)等。類型學攝影的先驅貝恩德和希拉.貝歇爾被稱世界攝影史當中,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絕對當之無愧,其經典作品「水塔系列」(Water Tower),是所有攝影愛好者與專家,在「台北當代藝博」裡不容錯過的逸品之作。以「檔案室」系列的攝影著稱的藝術家戴曼,為觀念攝影重要的奠基者,此次展出《Podium ,2000》一作,冷冽並趨近客觀的影像,讓政治權力施為現場的事件化成為可能。另外,史帖拉作品《Dawidgrodek I》、安德烈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也有一件《Untitled X(Constable)》於展位中,由眾多攝影藝術家構築成的展位,為此次不可忽視的亮點之一。
馬格斯畫廊(Sprüth Magers)於「台北當代藝博」展出一景。(本刊資料室)
馬格斯畫廊(Sprüth Magers)於「台北當代藝博」展出一景。(本刊資料室)
博而勵畫廊
於北京和紐約皆設立空間的博而勵畫廊則帶來藝術家黃銳、王廣義、宋琨、前川強(Tsuyoshi Maekawa)、王加加、薛峰、葉凌翰、張遼源、張培力及張偉的作品,發表對亞洲文化景觀的重要見解。出生於1952年的藝術家黃銳,是建構中國當代藝術史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中國「星星畫會」的主要成員。黃銳將國際藝術運動及不同形式的藝術風格引介至後文革時期,也開啟了當時的中國當代藝術界對抽象藝術的探索,在他的藝術實踐中,1980年代早期的「胡同」系列,體現出與立體派(Cubism)的密切聯繫;而被稱為「中國錄像藝術之父」的張培力,亦於博而勵畫廊展位展出2018年裝置作品《公開視頻—源自我的微信朋友圈》,從而強調其對藝術語彙中的對於現實世界隱私權的批判與自我批判性。博而勵畫廊長期致力於推廣具有影響力的中國藝術家,也同時合作代理一批年輕且具有實驗精神的藝術家。對於參與首屆「台北當代藝博」,博而勵畫廊合夥人賈偉表示:「台灣藝術市場擁有堅實基礎,台灣收藏家們也擁有著自己獨特的收藏品味,且具備國際視野,也期待台灣建立之於亞洲的審美標準。」
博而勵畫廊於「台北當代藝博」展出現場。(本刊資料室)
博而勵畫廊於「台北當代藝博」展出現場。(本刊資料室)
在開展前就備受藝術圈矚目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簡稱「台北當代藝博」),終於正式開展。首屆有來自160間畫廊申請,最後精選90間參展畫廊,在這之中台灣畫廊約佔了兩成,其他多數為西方一線畫廊,其中包括高古軒(Gagosian Gallery)、佩斯(Pace Gallery)、 貝浩登(Galerie Perrotin)、 卓納(David Zwirner Gallery)、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白立方(White Cube)、里森(Lisson Gallery)、西蒙.李(Simon Lee Gallery)、塞德斯.侯巴克(Galerie Thaddaeus Ropac)、常青(Galleria Continua)等畫廊,都是具有連鎖事業體的專業畫廊,台灣的藝術觀眾也能藉著首屆「台北當代藝博」更加熟悉這些一級畫廊的經營方式與藝術家,典藏ARTouch編輯團隊也以現場即時報導的方式引領讀者,從畫廊的展示一同理解西方與台灣現當代藝術史。
「台北當代藝博」展出現場一景。(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提供)
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
以開創文化與體驗為經營型態的瑞士畫廊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首度來台參加「台北當代藝博」,帶來的是德國戰後藝術家岡瑟.弗格(Günther Förg)個展,展覽以「水岸」為題呈現不同系列之作,而綠色的展牆與繪畫的線條色塊相呼應,為展間呈現的寧靜的氛圍,現場展出藝術家逾30件的繪畫作品,其中包括為人熟悉的《網格繪畫》、 鮮少展出的《灰色繪畫》以及一系列從未在亞洲展出過的《縮影繪畫》,在色彩、線條的交錯中為觀者注入視覺的震撼力。岡瑟.弗格以實驗性與開創性為主軸,歷經單色畫、色彩研究、攝影到壁畫與青銅雕塑後終歸於抽象表現主義,他以抽象形式結合現代藝術和建築修辭,將油畫帶回藝術史脈絡中,豐富多變的形式令人驚豔。豪瑟沃斯合夥人暨副總裁的馬克.佩約特(Marc Payot)帶著興奮的心情表示展場的綠色牆面概念源自於藝術家在俄羅斯參觀美術館的靈感,希望為台灣藏家帶來耳目一新的美術館級藝術饗宴。在17日下午VIP預展中,岡瑟・弗格的數件作品已有亮麗銷售,其中位於主展牆面的《無題》(Untitled)一作以47.5萬歐元成交。
豪瑟沃斯畫廊(Hauser & Wirth)合夥人暨副總裁馬克.佩約特(Marc Payot)。(本刊資料室)
位於豪瑟沃斯畫廊(Hauser & Wirth)展位主牆面的岡瑟.弗格作品《無題》(Untitled)。(本刊資料室)
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 Gallery)
卓納畫廊精心布局以足以代表畫廊品味的具象繪畫為絕對主力的展位,除了沃爾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的巨幅攝影外,呈現包括重要的女性具象畫家愛麗絲.尼爾(Alice Neel)1973年的肖像畫、炙手可熱的比利時畫家呂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德國新萊比錫畫派代表性藝術家尼奧.勞赫(Neo Rauch)、甫於卓納畫廊香港空間舉辦個展的奧斯卡.穆里略(Oscar Murillo)在內的具象繪畫現當代大師作品,麗莎.約斯卡瓦吉(Lisa Yuskavage)有別於過往單一女性裸體的大幅新作與其呈現人體局部的小件畫作並陳。和原溫著名的「今天」系列也有一件在列,抽象繪畫鼻祖之一約瑟夫.阿爾伯斯(Josef Albers)一件1961年的色塊代表作同樣不容錯過。「台北當代藝博」藝術博覽會首日,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有多件作品成交,包括草間彌生的《無限的網》(2005年)繪畫作品以超過100萬美金的價格售出;沃爾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的抽象攝影作品《有形43》(2015年)以35萬美金售出。今年3月即將在畫廊香港空間舉辦亞洲首場個展的尼奧.勞赫(Neo Rauch)收到眾多關注,他的兩件油畫作品均在首日售出,分別為65萬美金及32萬5千美金,然而勞赫作品儘管已售出,但3月還是會先在畫廊位於香港空間舉辦的藝術家個展展出。所有售出作品的藏家均來自台灣本地,同時還有多件作品被預留,正在洽談中,買氣可謂十分火熱。
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 Gallery)的負責人大衛.卓納(David Zwirner,右)於尼奧.勞赫(Neo Rauch)的作品前。(本刊資料室)
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 Gallery)展位一景。(本刊資料室)
里森畫廊(Lisson Gallery)
身為英倫藝術圈最老牌的當代藝術畫廊,里森畫廊亦是第一次來到台北,透過旗下精銳藝術家的作品,讓本地觀眾深入里森。里森與華人藝術家其實甚有淵源,1966年來到倫敦的東方畫會藝術家李元佳,就曾經在里森畫廊舉行個展。此次,里森畫廊帶來包含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等明星陣容抵達台北。展會期間,英國YBA藝術家馬丁也來到台北,舉行創作講座。他的作品悠遊於雕塑之間,透過不同的基底材料例如有機玻璃、不鏽鋼、帆布,再將油彩或丙烯創作其上,演繹出深具個人特色、極富律動的肌里效果。今年5月將於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舉行個展的宮島達男(Tatsuo Miyajima),里森畫廊也展出其「時間瀑布」系列的新作。里森畫廊旗下藝術家,在華人圈最知名的當屬艾未未,這次畫廊帶來他2017年作品《難民主題的花瓶支柱》,花瓶堆疊為垂直的柱子,用花瓶代表艾未未指向的主題:戰爭、廢墟、旅程、跨海、難民營和展示。除了里森畫廊,艾未未另一家合作畫廊neugerriemschneider,本次亦帶來艾未未佳作。
艾未未作品《難民主題的花瓶支柱》。此作共有六個版本,藝術家自藏三件,其餘二件已進入藏家手中,市場僅餘一件。(本刊資料室)
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在亞洲市場較少出現的石雕作品:《無題》,2014,83×82×63 cm。(本刊資料室)
千高原藝術空間
來自成都的千高原藝術空間,在2007年底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高峰之際成立,挺過了中國當代的潮起與潮落,固守中國西南陣地向外發聲,近些年積極參展國際上的藝術博覽會,從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 HK)到巴黎Asia Now,再到如今的「台北當代藝博」,顯現畫廊主劉杰的企圖心。這次,劉杰帶來了陳秋林、龐茂琨、王川、楊述,一共4位藝術家的作品,可以從本次展會看到中國當代藝術家在錄像、行為藝術、寫實繪畫、抽象、半抽象與當代水墨創作的創作型態。陳秋林是當年畫廊開幕聯展即合作迄今的藝術家,她的錄像作品,述說從中國社會改革開放的巨大變化下,藝術家親身經歷的不同社會階層、家鄉土地所受的影響,透過藝術家細膩的創作思維,將她的思想,她的愁緒,透過影像衝擊著我們。她探究著:我們是誰?如何變成了我們已經成為的樣子。創作於去年作品《薄荷》,亦是陳秋林在她的家鄉重慶萬州的回憶,見微知著的看到中國社會的大劇變。而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的寫實技法出類拔萃,堅持探索古典油畫語言在當下社會的表述,此次千高原帶來了他2017年與2018年的新作,可以見到龐茂琨繪畫語言的演進。
千高原畫廊主劉杰與陳秋林2018年作品《薄荷:李小英》合影。(本刊資料室)
龐茂琨2017年作品《M小姐》,此作定價約22萬人民幣。(本刊資料室)
貝浩登畫廊(Galerie Perrotin)
貝浩登畫廊為「台北當代藝博」帶來兩部分展呈。其一為美國藝術家丹尼爾.阿爾軒(Daniel Arsham)的新舊作集合,觀者可以細品這位具有先天紅綠色盲的藝術家過往的灰白創作與視力矯正後的色彩表現間的微妙演進,同時也展出他最新系列作品——以書籍翻模為基地創作的小型雕塑。其二則是畫廊旗下的日本藝術家多媒材聯展,為回應台灣市場與日本緊密連結的穩健策略:包括青島千穗(Chiho Aoshima)、加藤泉(Izumi Kato)及鼎鼎大名的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均在其列,滿足擁有不同喜好的觀眾與藏家群體。
貝浩登畫廊(Galerie Perrotin)展位一景。(本刊資料室)
貝浩登畫廊(Galerie Perrotin)展位一景。(本刊資料室)
Massimo De Carlo畫廊
Massimo De Carlo畫廊在一年內兩度來到台灣參加藝博會,顯示出對台灣市場的信心。此次「台北當代藝博」的展呈一部分為中國藝術家王郁洋的布面系列「2 in 1」,結合油畫與布面數位微噴的媒材張力,延續藝術家對「光」的探索。另一部分則精選畫廊旗下年輕世代的美國藝術家作品,包括東尼.劉易斯(Tony Lewis)、馬修.莫納漢(Matthew Monahan)等人的畫作,與畫廊有逾20年長期合作歷史的卡斯騰.霍勒(Carsten Höller)的雕塑《蛇》(Snake),紅色的蛇形同時產生視覺與心理多重層面的衝擊力。
Massimo de Carlo畫廊展位一景。(本刊資料室)
Massimo de Carlo畫廊展位一景。(本刊資料室)
馬凌畫廊(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活躍於亞洲的馬凌畫廊(Edouard Malingue Gallery)以挖掘潛力中生代藝術家為主,此次推出亞洲各地,包括台灣、印尼、中國等地的藝術家作品,展現亞洲藝術的多元樣貌。而位於主視覺位置的大型平面繪畫與裝置結合之作是近年頻頻在國際展會中亮相的台灣藝術家周育正近兩年來的作品,周育正擅長以現代化多重演變與轉進影響我們的認知能力,此件大型裝置以日常所見的建築材料和廉價的物件結合而成,而其上還有真實的水果,隨著時間的流逝水果逐漸敗壞,恆久不變的不鏽鋼與逐漸死亡的水果形成強烈對比。有趣的是現場亦展出一件去年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公共展區呈現的「圓盤」系列的裝置作品,「圓盤」系列透過海綿菜瓜布進行手繪,以洗滌作為家務瑣事的轉喻。此外,在紅色布展牆面上的抽象作品則是來自盧森堡的藝術家謝素梅之作,其中錄像作品《雪國》以抹去的儀式為核心,強調歷史是後設敘事和主義的編寫,藝術家在抹去和轉化中對客觀現實、人性、理性、語言和社會進程作出回應。馬凌畫廊總監江馨玲表示,周育正與謝素梅兩位是台灣藏家十分熟悉的藝術家,睽違多年後重返台北,顯示馬凌畫廊不僅對「台北當代藝博」深具信心,更對台灣市場抱持樂觀態度。
馬凌畫廊(Edouard Malingue Gallery)總監江馨玲與謝素梅的抽象繪畫作品合影。(本刊資料室)
馬凌畫廊(Edouard Malingue Gallery)展出台灣藝術家周育正以日常所見的建築材料和廉價的物件結合而成的大型裝置作品。(本刊資料室)
索卡藝術
身為台灣本地代表畫廊,索卡藝術推出毛旭輝個展,總共達10件油畫作品,以及8件紙上作品。時間序上,是從其2009年至2018年創作,可以完整看到毛旭輝近20年的創作軌跡。身為中國西南一帶藝術家的領軍人物以及85新潮的關鍵推手,毛旭輝是一位很不一樣的藝術家,他曾經前進北京,卻不耐當地的「熱鬧氛圍」回到了雲南昆明;這次近20年的展出,可以說是毛旭輝的小型回顧展,看得到他鮮明的特徵以及心境上的轉折。藝術家用畫筆書寫人生,早期,我們熟悉毛旭輝的剪刀、椅子的符碼隱喻著中國政治社會與體制;近些年,椅子出現的畫面氛圍裡,有淡淡的愁緒,有鮮豔的色彩,可以見到他書寫自身生命的變遷。例如,從他創作於2016年的《兩把靠背椅和山茶花》與2017年的《圭山.被牽牛花包圍的靠背椅》作品畫面裡,深刻感受到毛旭輝內心憧憬的桃花源,完成了藝術家創作上的進化。他的油畫作品價格範圍約落在10萬至15萬美元之間,在中國當代藝術家群裡,毛旭輝之作應屬藍籌股範圍,未跟著藝術市場暴起暴落。索卡藝術展位,展出中國當代藝術家創作的心靈長征。
索卡藝術中心負責人蕭富元。(本刊資料室)
毛旭輝作品《圭山,被牽牛花包圍的靠背椅》。(本刊資料室)
大未來林舍畫廊
台灣重量級畫廊之一的大未來林舍畫廊推出亞洲1960年代中堅輩藝術家陳界仁與劉煒雙個展,走進展間,映入眼簾的是中國藝術家劉煒的大型作品《竹林七賢》,墨線中近似雕刻的刀法,令人聯想到金石水墨感,有趣的是人物表現的乾瘦身形,仿若消逝的時間流變;此展呈現劉煒1990年代初和晚期之作,以及最近兩年的新作,另一側呈現的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陳界仁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如《圖像星叢》、《加工廠—放映儀式》等,而簡潔的布展空間凸顯出作品議題探討的深度與張力。大未來林舍畫廊負責人林岱蔚表示,首度參展「台北當代藝博」特別挑出亞洲中生代最具潛力的藝術家,兩位皆是兼具國際知名度與市場實力的佼佼者,特別是陳界仁的國際展覽與系統脈絡的完整性更是不容忽視;劉煒的市場火熱程度向來是亞洲藏家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其在創作的突破性極具潛力,在VIP預展前,作品尚未登台亮相即已亮麗開出紅盤!
大未來林舍負責人林岱蔚與陳界仁作品合影。(本刊資料室)
中國藝術家劉煒的大型作品《竹林七賢》。(本刊資料室)
尊彩藝術
尊彩藝術此次於「台北當代藝博」呈現台灣藝術家許家維個展。近年來,在國際舞台上現身的台灣中生代藝術家許家維,以議題與呈現型態備受矚目,而其獨特的觀察探討政治社會議題隱然已具備成熟的國際語彙。尊彩藝術中心於首屆「台北當代藝博」發表兩件錄像新作,位於中央位置的錄像即是許家維2018年下半年的新作,此展以「黑與白」為主題從台灣年輕藝術家角度,透過「熊貓」與「馬來貘」等動物題材探討亞洲政治社會現象,展場趣味的呈現,吸引不少藏家聚精會神討論。尊彩藝術中心總經理陳菁螢表示台灣擁有的自由民主十分可貴,近年來香港在審查制度與金流上有明顯的調整,而反觀台灣除了透明的金流與自由的消費意識外,因為自由民主環境讓討論更加有深度,且對藝術的自由與開放性更彌足珍貴;許家維的作品在國際議題或在新媒體的展出技術層面上堪稱為台灣當代藝術的傑出成果。
尊彩藝術中心總經理陳菁螢與錄像《黑與白——熊貓》合影。(本刊資料室)
尊彩藝術中心於「台北當代藝博」展出現場。(本刊資料室)
塞德斯.侯巴克畫廊(Galerie Thaddaeus Ropac)
德國藝術家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大尺幅作品現身台北!來自奧地利的塞德斯.侯巴克畫廊帶來巴塞利茲個展,位於主展場的《信差》為1984年的作品,以250x200x4公分的尺幅令人驚豔,巴塞利茲的繪畫特色以顛倒的人物和主題為主,鮮明的色彩與筆觸的奔放,具強烈的表現性與象徵意味。除了巴塞利茲的油畫外,亦展出數件紙本作品,讓參觀民眾得以一窺巴塞利茲創作脈絡與趣味性。現場除了巴塞利茲外,展牆外還有中國藝術家嚴培明、阿里.巴尼薩德(Ali Banisadr)與丹尼爾.里希特(Daniel Richter)與東尼.克雷格(Tony Cragg)的不鏽鋼雕塑等作品。
塞德斯.侯巴克畫廊(Galerie Thaddaeus Ropac)藝博會現場。(本刊資料室)
中國藝術家嚴培明的作品位於塞德斯.侯巴克畫廊(Galerie Thaddaeus Ropac)展牆外。(本刊資料室)
立木畫廊(Lehmann Maureen)
來自紐約的立木畫廊(Lehmann Maureen)以多元與創新為方向,參展首屆台北當代藝博會中推出旗下十幾位藝術家之作,打破媒介展現突破性的詮釋,其中最為吸睛的莫過於位於出口處一件巨型的雕塑裝置《冰箱》(Refrigerator),此為韓國藝術家徐道獲(Do Ho Suh)2015年的作品,徐道獲擅長以建築為題材,創造出巨型的雕塑感,藉以探討流動性、身分與遷徙等議題,獨樹一幟的創作語彙成為場中的吸睛焦點。徐道獲為國際備受矚目的韓國當代藝術家,即將於今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展出,同時也是韓國當代少數在市場和學術上獲得雙重肯定的藝術家。除了徐道獲外,參展過威尼斯雙年展的美國藝術家麥克阿瑟.比尼恩(Mc Arthur Binion)作品也在此展中現身,結合拼貼、素描和油畫的抽象之作十分精彩,藝術家以自創式形式將對個人具意義的元素與消縱即逝的事物融合於作品中,繁複細緻的繪畫蘊含細膩的情感流瀉。
立木畫廊(Lehmann Maureen)於「台北當代藝博」展出韓國藝術家徐道獲(Do Ho Suh)的作品。(本刊資料室)
立木畫廊(Lehmann Maureen)於「台北當代藝博」展出現場。(本刊資料室)
艾斯特.施佩爾畫廊(Esther Schipper)
用物件書寫空間與時間之詩,可以說是艾斯特.施佩爾畫廊,在「台北當代藝博」的最佳寫照,法國藝術家菲利普.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的系列作品「華蓋」(Marquee)親臨現場,在展區出入口的動線上,讓穿越的過程,共構光與空間的對話,馬丁.博伊斯(Martin Boyce)「The Light Pours Out」系列作品以多孔鋼板與金屬構件為媒材,光的穿透敞開平面繪畫的形而上思維。托馬斯.薩拉切諾(Tomás Saraceno)2018年創作的作品《gam Lib/M+M》一作,結合不鏽鋼、鏡面板與聚脂纖維等複合媒材,在展場一隅,自成一有機體,多角度的照映觀者的視線。另有皮耶.雨格(Pierre Huyghe)、利安.基里克(Liam Gillick)、藤原西芒(Simon Fujiwara)等藝術家經典作品,延展了更多關於平面繪畫的辯證。
艾斯特.施佩爾畫廊(Esther Schipper)呈現菲利普.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的系列作品「華蓋」。(本刊資料室)
艾斯特.施佩爾畫廊(Esther Schipper)呈現托馬斯.薩拉切諾(Tomás Saraceno)於2018年創作的作品《gam Lib/M+M》。(本刊資料室)
亞紀畫廊
去年3月才剛成立的亞紀畫廊,秉持著自己的節奏與調性,在攝影藝術的推廣上不遺餘力,對於不同媒材與類型作品的挑選,充滿果敢與獨到的眼光。森山大道(Moriyama Daido)1987年的作品《下高井物絲襪》(Lightbox: Tights in Shimotakaido),在燈箱的構造中,以偌大見方之尺寸,逼視往來行人,絲襪與胴體的交纏斡旋,在凝視中道出愛慾與無我。許炯《趙國花卉》呼應東方冊頁的閱讀方式,在作品尺幅與墨色的線條中,在解字與觀畫之間,調配出特有的律動,與艾瑞克.奇特奎斯特(Eric J. Zetterquist)「器物肖像」(Object Portraits)系列之作,形成特有的玩興與雅致。周世雄、鈴木展(Hiraku Suzuki)、鄧南光、尹朝陽、艾瑞克.奇特奎斯特等作品一同展出,值得細細品味。
亞紀畫廊展出森山大道(Moriyama Daido)的作品《燈箱:下高井戶絲襪》(Lightbox: Tights in Shimotakaido) 。(本刊資料室)
亞紀畫廊展出尹朝陽作品《蒼山谷》。(本刊資料室)
格赫姆施耐德畫廊(Galerie Neugerriemschneider )
「台北當代藝博」在南港展覽館舉行,與南港有著最深淵源的畫廊,應該是來自柏林的neugerriemschneider畫廊了!畫廊名字,是兩位合夥老闆的姓氏合組而成,Tim Neuge,以及Burkhard Riemschneider。就在南港展覽館旁邊的中國信託金融園區,在其中一棟大樓大廳,懸掛著奧利佛.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的名作《啟蒙之球》(Enlightenment Sphere),就在兩年前登陸台灣。為了這件400公斤重的大作品,埃利亞松工作室與畫廊團隊頻繁來往台灣,開啟了neugerriemschneider與台灣藏家的緣分。擅長運用鏡面,再結合不同場域的光線,折射而出瑰麗萬千,變化多端的埃利亞松作品魅力。畫廊這次帶來埃利亞松2014年作品《Bridge from the future》,就算沒有像金控總部這樣的超大空間,也適合藏家一般的收藏空間。而艾未未同樣是畫廊旗下的明星藝術家,畫廊這次也特別挑選台灣藏家最為熟悉的系列之一,就是2011年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的艾未未個展「艾未未.缺席」。當時艾未未無法來到台灣,以逾千台的腳踏車組成《永久自行車》,層層車陣宛如迷陣,象徵著中國社會巨大的變遷。有趣的是,中國共用單車模式的暴起與暴落,恰是社會現象吻合著作品。
格赫姆施耐德畫廊(Galerie Neugerriemschneider )展出艾未未的作品《Forever》。(本刊資料室)
格赫姆施耐德畫廊(Galerie Neugerriemschneider )畫廊主蒂姆.紐格(Tim Neuge)與奧利佛.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作品《Bridge from the future》。(本刊資料室)
別古藏藝術空間
別古藏藝術空間對於當代水墨藝術的推廣,兼容當代多元思維與傳統東方底藴,此次於「台北當代藝博」推出井上有一(Yuichi Inoue)、趙無極、李華弌與劉丹等人的作品。《一目無盡》為李華弌典雅用金,墨色內斂的經典系列作,有別於惜墨如金之姿,亦不落金碧俗病,古木在扶疏中折落有勢,自成峰巒渾厚,井上有一作品《豪》與《鳥》,解放識字意識,在筆勢與墨態中,另闢書家主體。趙無極的水墨作品《無題》,跌宕的墨韻在書與畫之間,彷彿體現大方無隅的哲思,布局與留白的實驗性一覽無遺。
別古藏藝術空間呈現李華弌作品《一目無盡》。(本刊資料室)
別古藏藝術空間呈現井上有一 (Yuichi Inoue)作品。(本刊資料室)
白石畫廊(Whitestone Gallery)
對於日本具體派的關注與經營,白石畫廊可以說是持續深耕且不遺餘力,此次在各異的風格中,展出具有時代見證,並開創時代精神的具體派藝術家上前智祐(Chiyu Uemaeb,1920-2018),在《黑板》(Black Board)等作品中,以窮極物理之姿,展現細膩且耗時地實踐精神;另針對材質的堅持,白石畫廊則是帶來桑山忠明(Tadaaki Kuwayama)的「無題」系列單色畫作品。重複與差異的書寫辯證,以及絹印技法之於消費性的探討,在德國藝術家克里斯.蘇科(Chris Succo)的「白畫」系列與「鋸齒」繪畫裡,有具體而微的對比與參照。白石畫廊所呈現的現場,為這次「台北當代藝博」,帶來不同文化脈絡下的材質思辨之旅。
上前智祐(Chiyu Uemaeb)1972年的作品《黑板》(Black Board) 。(本刊資料室)
桑山忠明(Tadaaki Kuwayama)的「無題」系列單色畫作品。(本刊資料室)
ARTouch編輯部( 167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