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跨界共製的泛音:專訪「2021 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計畫統籌黃意芝及藝術家豪華朗機工
從本月即將推出的第二屆「C-LAB聲響藝術節」,我們確實已可愈發清晰地看到,在面對內外重重挑戰之際,臺灣聲響實驗室並未落...
《甘露水》修復後首開箱,作品細節一新舊有認識
今日北師美術館首度公開修復後的《甘露水》,一新過去學界對《甘露水》的既有認識,更真切的感受到黃土水處理《甘露水》一作的用...
不田野的蘇育賢
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疫情之下的作品,多少都放大了「居家」或是「不能出去」、「與社會隔離」的特徵。此次展覽猶如一種田野的反面...
「2021桃源美展」獎項揭曉:五名新秀首獎亮相,「攝影與錄像類」躍升年度亮點,拓延美展新生態
今年度「桃源美展」以「立體與影像多媒體類」為徵件主題,收件數量達402件,並從中遴選出56件優質藝術品,「桃美獎」由吳佳...
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許家維個展
本次「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許家維個展」共展出10餘組件作品,這些是藝術家以將近兩年的時間,整理荷蘭東印度公司複雜網絡脈...
透過科幻視角重新省視亞洲的過去與未來:「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
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由臺灣策展人高森信男及侯昱寬,以及菲律賓策展人泰莎.瑪莉亞.奎松(Tessa Maria...
故宮伊斯蘭印象特展,讓觀眾感受異國風情
國立故宮博物院「航向天方—十五世紀的伊斯蘭印象」特展。15世紀明代的鄭和率領船隊出發,7次橫渡南海、印度洋,曾經抵達「天...
後花蓮八景:從藝術之眼看見不一樣的花蓮
第一屆「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希望藉由在地藝術家的眼光,重新看待花蓮的大山大水,建立花蓮獨有的山水美學,並反...
臺博館「疫觸即發」:現代性滾動當代經驗的臺灣想像
身為一個結合人類學科與自然史專業的「統合型」博物館,臺博館面對當代議題毫無包袱,更表現出臺灣主體想像的發展與構成過程中,...
以古蹟與科技之名,召喚光:新竹市光臨藝術節重頭戲「光雕展演」
因疫情影響2021臺灣燈會轉型為「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並展出原汁原味燈會作品,歷經「隆恩圳燈區」,以及線上開演「東...
文章導覽
1
...
75
76
77
78
79
...
133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