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艾未未熱延燒香港 木質球反映港人身分

艾未未熱延燒香港 木質球反映港人身分

港台兩地的大眾對於艾未未的名字一點也不陌生,而且常常與各種各樣政治議題連上關係。這次藝術家來港的第一場個人展覽…
港台兩地的大眾對於艾未未的名字一點也不陌生,而且常常與各種各樣政治議題連上關係。這次藝術家來港的第一場個人展覽,卻帶來了沉實的十六顆「木質球」和一顆大球、一幅攝影。
艾未未自2007年開始著手創作「木質球」,參照工作室裡貓咪玩耍的塑料球具,以梨花木造成直徑130 厘米的作品,而十六顆小球則在2011年開始製作。每一顆小木球都有32個面,以榫卯的方式拼接。從設計到成品,每一個球體製作需要一年的時間。
艾未未香港首展「木質球」。
相對於《河蟹》、《一虎八奶圖》、《騰飛不忘擋中央》等著名作品,木質球看起來少了些諷刺意味,崔燦燦卻認為「藝術隨處可見,政治無處不在」,木質球實際包涵了藝術家對於香港人身分的看法。他認為,香港經歷上百年的西化過程,卻又保留中國傳統的習俗和價值觀。木質球結合傳統榫卯結構和西方造型,呼應港人身分混雜、模糊、異樣的狀態。崔燦燦直言,艾未未以木質球作為香港首個個展的作品,是「產生了一種關係於身分、價值認定的時空對話」。
艾未未熱延燒香港 木質球反映港人身分
典亞藝博開幕,藏家雲集香港。崔燦燦也特別提到個人對於收藏的看法,並形容「收藏系統是對於微觀經濟的呈現」。他以艾未未最近在北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展出的《汪家祠》為例,該作品「不止是一個藝術、歷史問題,同樣涉及中國所經歷的,和收藏有關的財產問題。」崔燦燦認為艾未未這作品與私產概念的糾結將會持續不休,「相信當《汪家祠》到了一個藏家那裡,這個藏家的後人和他的處理方式,依舊是一種社會經濟和財產轉變的反映。」
與艾未未合作多時,崔燦燦坦言艾未未風格多元多變,「我跟他合作這麼多次,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種風格,從來不知道他下一個作品會做什麼。」唯有兩個拒絕是他可以肯定的:艾未未拒絕重複,也拒絕無聊生產。入國軟禁到再出國,艾未未的生活近月可謂經歷巨變,而崔燦燦對於改變表示樂觀:「經歷改變會讓藝術系統發生變化,而變化正反映一個藝術家的創造力和未來的可能性。」
「今年對艾未未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北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和常青畫廊舉行了他回國二十二年之後第一個大型個展,今天艾未未也在香港舉行他第一個個展。」策展人崔燦燦如是說。
十月第一個星期六,典亞藝博(Fine Art Asia)舉行的周末,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宣布成立香港空間,並邀請中國當代藝術策展人崔燦燦,以艾未未的「木質球」作為開幕展覽。策展人解釋,作品流露艾未未對於香港人身分的看法,呈現一種中西融合和模糊的狀態。
艾未未香港首展「木質球」。
黎家怡( 3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