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從感悟到實物 姚仁喜的內境外象

從感悟到實物 姚仁喜的內境外象

3月6日開幕式當天,姚仁喜與任祥夫婦、策展人暨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謝佩霓、MOCA館長龔明光等人悉數到場。開幕式前…
3月6日開幕式當天,姚仁喜與任祥夫婦、策展人暨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謝佩霓、MOCA館長龔明光等人悉數到場。開幕式前後的讀者見面會以及講座活動更是座無虛席。姚仁喜的建築生涯已有40年,而他創建的大元建築事務所也已走過了30年,從以台灣的新竹高鐵站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到轟動一時的烏鎮大劇院、台灣的水月道場,再到去年剛和大家見面的台北故宮南院、蘇州誠品書店,姚仁喜的名字和作品都已經融入了兩岸的生活。
展覽主題「內境.外象」意為內心感悟與創作實物間的關係,展覽也力圖展現從內心所想到作品呈現的過程。「內境」部分以一系列電影、音樂融入大型裝置的手法,呈現姚仁喜的內在思維和哲學理念。「外象」則精選了姚仁喜的代表性作品,通過草圖模型、繪圖紙本等全面地呈現於觀眾面前。展覽方式也並非以上資料的簡單羅列,而是通過巧妙的融合讓觀眾能踏入這些作品之中,並跟隨一個個線索追隨建造者的腳步。
「內境」部分以一系列電影、音樂融入大型裝置的手法,呈現姚仁喜的內在思維和哲學理念。圖/上海當代藝術館
為了更好地達到這種效果,姚仁喜在MOCA內部做了些許改造,他搭建了一個貫穿兩樓的方體空間,並以大元建築標誌性的橙色展牆為序幕。一樓為「喧囂與寂靜」展廳,是由200多根圓柱構成直徑10米的圓形空間,圓柱上滾動播放著《心經》的章節。整體影像長度5分鐘,字體滾動3分鐘後停止2分鐘,之後再迴圈播放。滾動時的字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而停止後的黑暗空間又令人沉思。二樓則播放著姚仁喜的訪談、工作紀錄片甚至做飯的生活片段,在這些影像中我們能瞭解姚仁喜對於直覺、空間蘊含的情感以及建築戲劇性的追求,也能看到工作之外的姚仁喜,或許正是這些生活中和工作中各方面點滴的積累,才能讓他的創作這麼富有靈性和動人的力量。
「外象」精選了姚仁喜的代表性作品,通過草圖模型、繪圖紙本等全面地呈現於觀眾面前。圖/上海當代藝術館
在這個兩層方體的外牆上,懸掛著一幅巨大的螢幕,播放著姚仁喜作品的影像,有夜幕下並蒂蓮般的烏鎮大劇院,有山光水色中的蘭陽美術館,有陽光下投射著「水中月,空中花」的水月道場,順著MOCA玻璃窗下的緩坡環繞觀看這些影像,又能有些新的體悟。這個方體之外,MOCA的三層空間又被分為數個部分,共同展示著姚仁喜的創作模型及影像記錄。
「喧囂與寂靜」展廳,是由200多根圓柱構成直徑10米的圓形空間,圓柱上滾動播放著《心經》的章節。圖/上海當代藝術館
對於建築,姚仁喜投入了太多,這一座座建築裡飽含著他對電影的癡迷、對禪宗的修行、對平凡情感的捕捉,也只有在瞭解這些之後才能明白他構建的「舞台」,成為他口中「既是演員又是觀眾」的一員。
初春伊始,乍暖還寒之際,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舉辦了「內境.外象」姚仁喜作品回顧展,展示了姚仁喜的重要創作和感悟,也為這個春天注入了一絲靈動。
建築師姚仁喜。圖/上海當代藝術館
徐佳蕙( 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