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台新藝術獎大展也將於明年取消展覽形式,主要考量往往僅能以影像紀錄展示的表演藝術,很難以此形式於展覽中再現並構成完整的參照,而請視覺藝術類藝術家再一次的佈展,對於他們無論在時間或是心力上,亦是很大的負擔,長期以來觀察到這樣的現象,故而希望能夠回到更為單純評比的方式。而目前仍在規畫中的構想,可能會針對入圍者的作品舉辦系列性的、帶有特定議題的座談會,但仍待基金會最後的討論確認,尚未定案。
本身即為長期關注台灣當代藝術發展且著述不斷的藝評人,陳泰松提及在就任後,將強化台新獎建立在藝術評論基礎上的動能,讓基金會所著重的台新獎項和台新藝評兩個層面,能夠相互加成。有鑒於藝評發表空間多元性較少故而誕生的「ARTALKS」網站,便是基金會的主動落實嘗試,除了提名觀察人的評論,也將論述的權力開放予自行投稿的寫作者,而在提名觀察人的人選挑選上,更是費心考量,涵蓋具有長期觀察經驗、新銳作者以及不同的世代,希望能捕捉切身於當下的思潮動態。
針對下一年度,陳泰松希望能夠著重於ARTALKS網站中的「Art &__」單元,不僅針對作品本身議題的探討,更能引動藝術與社會、經濟、歷史與哲學等領域之間的論辯,進而擴大藝術評論的觀點和界域;另一方面,也將努力把ARTALKS網站上持續刊載的文章,以及歷屆台新獎的作品包括季提名與入圍名單,一同連結與積累為檔案資料庫,除了可供學者與社會大眾做為索引或是研究使用,更積極尋找新的做法與推動,探問藝術能夠如何帶來思想的改變。
曾擔任過台新藝術獎(簡稱台新獎)觀察委員,更於關鍵的2014年第12屆台新獎擔當過決審委員,甫上任的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簡稱台新基金會)陳泰松,對於這個獎項的運作機制,以及持續向藝術疆界提出嶄新想像與開創跨領域對話平台的給獎精神,除了熟稔之餘,更是長期實地的參與其中。
在歷經完整三年的實踐與試驗之後,台新獎自其開辦以來最大程度的變革──從五個不分類的獎項,其中包括一名年度大獎150萬、四名年度入選各50萬,即將於明年再度改制,更改為視覺藝術大獎、表演藝術大獎各一名,獲得100萬的獎金,以及年度大獎一名150萬,總金額仍維持在350萬不變。而將再次陪同台新獎迎來機制調整的陳泰松,指出台新獎仍堅持於藝術創作本身不應有類型限制的價值觀,雖然表面上看似又回到視覺與表演藝術兩類類型獎的區別,然而不分類的年度獎項實則凌駕了兩個類型獎的獎額,正是體現以大獎的推崇,肯定當代藝術去疆界的跨領域對話。「在當代藝術發展中,兩個領域無論是在人才或是藝術創作的內涵,一直在不斷地交互流動,然而實際上,其各自的觀看模式、生產機制以及所累積出的歷史典範,確有不同,台新獎重提類型,即在關照這種差異性,試圖回應這樣的聲音。」陳泰松說明。
台新基金會新任藝術總監陳泰松。圖/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Tags
高子衿( 97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