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疫情之後的國際藝術博覽會的趨勢

疫情之後的國際藝術博覽會的趨勢

臺北的競爭對手永遠都是自己。過去你可以說時不我與,如今在優異的防疫成績、全球產業鏈重組、以及印太戰略架構之下,臺灣有著迥異以往的國際地位與機遇。
2020年的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簡稱「臺北藝博會」)於10月26日熱鬧閉幕,相較國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依然嚴峻,多國進行第二次封閉,導致博物館再度關門,藝術博覽會只能推出「線上展廳」,臺灣好像處於另一個平行世界。兩週後,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簡稱「上海西岸」)和上海021藝術博覽會(ART021,簡稱「上海021」),相繼登場,其規模與參展畫廊名單,以及繳出的交易成績,將臺北藝博會狠狠地甩在後頭,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檔次,「登峰造極」成了最大的諷刺。
第7屆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The Seventh Edition of West Bund Art & Design)
疫後世界,5成商務旅行將消失?
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 · 蓋茲(Bill Gates)17日在紐約時報一場論壇中表示,就算病毒消失,疫情仍將永久改變人們商務旅行和經商辦公的方式,他甚至預言未來五成商務旅行將消失。
這意謂國際貿易的型態將出現重大轉變,洲際旅行的成本將大幅增加,人員流動也會增添許多不便。這讓畫廊跨洲參加藝術博覽會的計畫,勢必對其財務帶來沉重的負荷,進而大幅減少參展次數,連帶影響國際藏家的出席意願,2008年美國巴賽爾邁阿密藝博會(Art Basel Miami Beach)舉辦期間同時有25個衛星博覽會的盛況將不會再出現。
其實早在2014年,巴塞爾集團(MCH Group)已經看見國際藝術博覽會的發展瓶頸,開始布局區域的中型藝博會,如印度藝術博覽會(India Art Fair)、德國杜塞朵夫藝術博覽會(Art Düsseldorf)、以及新加坡的Art SG。只是最後仍不敵財務問題,於2018年的11月,MCH集團宣布出售這三個藝博會的股權。
第7屆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The Seventh Edition of West Bund Art & Design)
國際藝術博覽會的必要條件,疫情之下成了致命傷
國際藝博會必須要具備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國際畫廊與藏家齊聚一堂的能耐,誰的畫廊和藏家的分量高、比重大,誰就是霸主,這是一個相當高的門檻,全球約200多家的藝博會之中,大約只有3%不到的藝博會具備這樣的實力。只是誰也沒想到,肺炎疫情造成邊境關閉、國際商務旅行幾乎中斷,這些獨霸一方的國際藝博會全都成了重災區。2020年只有極少數疫情控制得宜的城市,如臺北、和上海的藝博會能夠如期舉行,而參展畫廊以在當地經營的國內外畫廊為主,只有極少數來自國外的畫廊或機構。
日前香港巴賽爾藝博會(Art Basel HK)宣布2021年的展期從3月順延至5月,臺北當代藝博會(TAIPEI DANGDAI)也從原本的1月延到5月後,再度宣布延至7月舉辦。2020年被疫情沒收之後,大家都在展望2021年,期待報復性消費的到來。
雖然疫苗的研發不斷傳出好消息,但2021年的國際藝博會仍然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和風險,除了國際商務旅行相較疫情前增加了一些不便和限制之外,旅運成本的提高、人員安全,以及種族歧視現象的惡化等等,勢必影響國際藏家到訪的意願,以及畫廊的參展動機。
藝博會不同於拍賣,後者藏家不必到場仍可透過線上或電話競拍,影響相對較小。過去畫廊和藏家趨之若鶩的國際藝博會,雖然依舊備受期待,但盛況勢必已大不如前。藝博會的主辦單位必須想辦法提出具吸引力的誘因,因此疫後的國際藝博會增加線上展廳、展位費降低等措施將成為常態。但這些措施也將導致主辦單位的利潤下降,服務項目變多,進而影響藝博會營運而掀起一波藝博會的停辦潮。
平米美術館 X 陳鎰晗 MAD BUNNY(© The Seventh Edition of West Bund Art & Design)
本地藏家與畫廊的實力,成為國際藝博會的競爭關鍵
後疫情時代,當地藏家和畫廊將成為各藝博會的主力,今年的臺北藝博會、上海西岸與021,已經呈現這樣的現象。後兩者的國際畫廊參展名單之中,幾乎都是在北京、上海、和香港有分支的國際畫廊,相較之下,臺北藝博會完全不具這樣的優勢,今年參展家數及名單幾乎倒退至2006年。
臺北藝博會的困境,臺北當代也無法倖免,這也是2021年臺北當代展期從1月延到5月,再延到7月的原因之一。其次,上海可以支撐兩個國際一級的藝博會,而臺北基本上只有一個臺北當代的基本盤,且不同於上海的兩個藝博會,臺北當代是一個外資的藝術博覽會,一旦獲利降低,甚至出現虧損,勢必說停辦就停辦,這是政府和業界必須面對和思考的難題。
ART TAIPEI MIT新人特區。( 本刊資料室)
臺北藝博會的問題
撇開國際畫廊的參展問題,今年的臺北藝博會不論參展畫廊還是出席的藏家,應該都很滿意。對於一個主辦方而言,這已經是一種肯定,實在不需要再做一些不切實際、自我吹捧的動作。以今年為例,如果成交總額突破10億元臺幣,等於77個參展單位(藝廊集錦60家、ASIA+ 4家、CADA 1家、MIT 8人、原住民 4人),平均每單位約有1千3百多萬元的營收。然而,官方公布的數據,成交額超過千萬的畫廊只有9家的情況下,如何讓77個參展單位平均能有1千3百多萬的交易額?
以今年參展畫廊帶來的作品與價格推算,合理的平均營收應該落在300萬到500萬之間,總成交額應該在3億元臺幣上下。
其實成交總額的多寡,並不是評斷一個藝博會優劣的要素。不同定位的藝博會,因其作品屬性的關係,價格高低差很多,以 Frieze Art Fair 和 Art Basel 為例,前者的成交總額可能只有後者的一成多,可是,有人因此否認 Frieze Art Fair 是一個國際級的藝博會嗎?
每年成交總額都是用喊的,是臺北藝博會的慣例,應該圈內人也都看得出來,實在沒甚麼好提的。只是有一個現象必須藉此提出來討論,自從臺北當代成立以來,臺灣藝博會的市場可以說形成了完美的金字塔結構,市場分眾情形也越來越明顯。臺北藝博會原本屬於高端市場的部分,幾乎全部轉移到臺北當代,就產業結構來看,尚屬合理。然而,臺北藝博會向下出現「飯博化」的狀況,就不太妙了,尤其今年「飯博化」的情況更嚴重,在這現象之下,不要說總成交額有10億臺幣,基本上連5億都不可能,而這是臺北藝博會最大的隱憂。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的修訂,將左右臺灣藝術產業下個20年的發展。圖為今年7月舉辦的藝術品市場公聽會。(本刊資料室)
臺灣的機會
不管香港還是上海,臺北的競爭對手永遠都是自己。過去你可以說時不我與,如今在優異的防疫成績、全球產業鏈重組、以及印太戰略架構之下,臺灣有著迴異以往的國際地位與機遇。如果我們可以趁機改善我們整體的藝術產業環境與租稅政策,加上優異的地理位置,臺灣確實具備吸引國際畫廊和藝術機構設立分支的條件,而這的重要性,在這次疫情之下更是明顯。
這次《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的修法之所以重要,不僅是產業界20年來的殷殷期盼,更是決定臺灣藝術產業下個20年發展的重要基石。雖然看似樂觀,但底下一隻看不見的黑手依然如影隨形,隨時都可能功敗垂成,如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文化部不能夠承擔重責,我們還能夠期待誰呢?
石隆盛( 15篇 )

從事當代藝術環境及市場領域的觀察研究、長年推動國內多項文化與藝術政策調查研究與法令修訂。 曾任 : 畫廊協會秘書長、畫廊協會附設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執行長 、 帝圖科技文化公司附設亞洲藝術經濟研究中心執行長 、 兼任畫廊協會策略長。現任藝科智庫執行長,從事數位科技在視覺藝術領域應用工具的開發與基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