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Taipei Dangdai 2024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現場:探秘國際畫廊

「Taipei Dangdai 2024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現場:探秘國際畫廊

On Location at Taipei Dangdai 2024: Spotlight on International Galleries

2024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於昨日(5/9)VIP預展及開幕首日下午人潮湧動,入場兩、三小時內的造訪人潮一度讓不少畫廊應接不暇,儘管銷售業績尚待統計,一些畫廊也表示首日持觀望態度的買家依舊不在少數,但大眾對台北當代的熱情看來有增無減。本屆台北當代在參展畫廊組成上較往年有所調整,來自19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現場也可見不同類型、定位的國際畫廊帶來多樣化的展覽和作品。

2024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以下簡稱台北當代)於昨日(5/9)VIP預展及開幕首日下午人潮湧動,入場兩、三小時內的造訪人潮一度讓不少畫廊應接不暇,儘管銷售業績尚待統計,一些畫廊也表示首日持觀望態度的買家依舊不在少數,但大眾對台北當代的熱情看來有增無減。繼昨日先行推出臺灣畫廊展位精選後,今日報導聚焦國際畫廊。本屆台北當代在畫廊組成上較往年有所調整,參與畫廊來自19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現場也可見不同類型、定位的國際畫廊帶來多樣化的展覽和作品。

延伸閱讀|「Taipei Dangdai 2024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首日VIP開幕直擊:哪些作品體現了今年的藝術界?

2024台北當代展會地圖。(典藏編輯部製作)

卓納畫廊 David Zwirner|E05

卓納畫廊在本屆台北當代的展位佈局節奏鮮明,佔據最大空間的當屬沃爾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自選一組橫跨1986年至2022年的作品,濃縮其創作生涯中的多元主題、形式及影像思考,也呼應正於卓納畫廊香港空間舉辦的個展「本質為重」。

同時展出多件作品的藝術家,包括深受臺灣觀眾喜愛的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標誌性的南瓜雕塑及兩幅《無盡的網》,南瓜雕塑也是本次卓納畫廊展位上最高價的作品;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也有多件作品展示,如「25色」、「骷髏」等系列,和以玻璃板後漆質顏料創作的作品。此外,畫廊也首度展出新近宣佈代理的常駐美國的新西蘭裔年輕藝術家艾瑪.麥金泰爾(Emma McIntyre)充滿活力的全新繪畫。瑪瑪.安德森(Mamma Andersson)2023年的近作展現其出眾豐富的圖像層次和視覺語彚。凱瑟琳.伯恩哈特(Katherine Bernhardt)、米凱爾.博伊曼斯(Michaël Borremans)、馬塞爾.札馬(Marcel Dzama)、羅斯.懷利(Rose Wylie)等多位畫廊代理的重要藝術家也都有作品展出。

卓納畫廊展位上的沃爾夫岡.提爾曼斯自選作品。(本刊資料室)

貝浩登 Perrotin|E06

貝浩登為本屆台北當代展位精心規劃了兩個層次,創造出相當豐富的觀展體驗。位於半開放展位的法國藝術家尚-米歇爾.歐托尼耶(Jean-Michel Othoniel)個展吸引人潮駐足觀賞拍照。歐托尼耶擅長以手工玻璃結合天然調製的色彩、製造出堅固與脆弱矛盾一體之作品,也常使用會隨溫度變化而變形的材料來創作,如過去的蠟、如今的玻璃,它們也大多可以反射表面,並與環境直接互動。此次主要展出「懸浮戀人」、「珍石牆」和「奇幻柱」三個系列,剔透精細的項鏈、耀眼奪目的彩色玻璃磚,作品以不同形式與光共同作用。

一牆之隔則為錯落展示著貝浩登旗下重要藝術家作品的走廊,其中包括歐托尼耶的平面作品;以及去年曾在臺北TAO ART舉辦個展的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一組結合古典風景與未來感想像的小幅繪畫值得細品;另外也有結合藝術與科學、歷史的Tavares Strachan等藝術家,作品與觀眾觀看時形成不同形式的互動。

貝浩登展位上的尚-米歇爾.歐托尼耶(Jean-Michel Othoniel)個展。(本刊資料室)

漢雅軒 Hanart TZ Gallery|C04

香港資深畫廊漢雅軒向來重視創作的人文情懷,本次推出以臺灣中生代藝術家為主的參展名單:劉和讓、林其蔚、葉偉立、方偉文、范揚存、蔡志賢,還有葉世強以及旅居美國的成瑞嫻等八位藝術家。葉世強的大幅油彩呈現曠達悠遠的意境,展現其淡泊出世的胸襟;而在展場一隅展出的水墨作品,以簡筆線條勾描母子的相處日常,則流露出內心深處的孺慕之情,兩相對映堆疊出這位傳奇藝術家的鮮明性情。葉偉立的最新創作計畫「北投複寫本」系列,以跨越地域的影像紀錄來探索地方性的特色與意義,而在梳整不同的文本當中,亦與自己過去的創作脈絡產生程度不一的呼應。林其蔚曾於漢雅軒舉辦的「轔轔兩儀」個展作品也透過本次展會首度在臺灣展出,為藝術家在接連遭逢人生變故之後,藉由繁複的拼貼工序逐步梳整乘載記憶的舊物,並從中再次建構新的認知與觀念。

香港畫廊漢雅軒向來重視創作的人文情懷,本次推出以臺灣中生代藝術家為主的參展名單。(本刊資料室)

Art Space 3 | NG04

Art Space 3此次首次來台參展帶來韓國抽象藝術家崔相哲的個展。自1960年代便活躍於韓國抽象藝術領域,其獨特的創作方式為「透過不繪畫來完成作品」。捨棄畫筆等傳統工具,崔相哲以竹子、線、石頭等材料創作。透過重複與無意義的行動,排除「畫得好」的意圖,尋求面對「事物本來樣貌」的方式。此次展覽展示了藝術家從大型畫布到小型繪畫的作品,時代跨度從1970年代到2010年代的「無物」系列,完整呈現藝術家生涯不同階段的創作發展。週末藝術家也將來台參與座談。

首次來台參展的Art Space 3帶來韓國抽象藝術家崔相哲個展。(本刊資料室)

白石畫廊 Whitestone Gallery|B02

今年帶來桑山忠明(Tadaaki KUWAYAMA)、前川強(Tsuyoshi MAEKAWA)、內藤樂子(Rakuko NAITO)、篠田桃紅(Toko SHINODA)、 圖里.斯梅蒂 (Turi SIMETI)以及高松次郎(Jiro TAKAMATSU)的精彩作品,其中前川強使用了麻布作為創作媒材,透過物理方式製作出直觀、富有表現力的形式和浮雕般的紋理;篠田桃紅試圖創造一種脫離文字規則的新水墨風格,畫風結合印象表現主義以及傳統日本書法精神,優雅地覆蓋著鮮明的幾何形狀和簡約的書法風格;內藤樂子以日本和紙建構出幾何構圖,抽離了作品的敘事性,並帶有前衛的西洋元素,呈現出純粹而清晰的日本傳統美學。 高松次郎透過攝影、雕塑、繪畫及即興行為等媒材,表達出他對藝術哲學及其物質起源之探索。其代表性的「影」系列,著重於觀看時的模糊性,以及對於常理提出質疑的重要性,他嘗試以「維度落差」在平面畫作上捕捉三維的立體世界。 整體而言,白石畫廊今年展位調性清新簡單,卻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肌理與實驗性表現。

白石畫廊今年展位調性清新簡單,卻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肌理與實驗性表現。(本刊資料室)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TANG CONTEMPORARY ART|D02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在本次共呈現多達16位藝術家,包括:江上越(Etsu Egami)、傅瑤、高航、貢坎(Gongkan)、郝澤成、吳晶玉、奇蒂.納羅德(Kitti Narod)、冷廣敏、李爾鵬、薛峰、閆鏡州、尹朝陽、由金、郭耀賢、岳敏君以及朱金石,以不同世代、國家的藝術家攜手體現繪畫創作的豐富表現。設置於外部展牆的岳敏君作品,以標識性的大笑人物與傳統山石所象徵的文人氣度予以結合,產生當代新解。而朱金石、尹朝陽以濃厚顏料為風景畫開創嶄新的面貌,不僅在用色上極具個人辨識度,也體現他們對肌理的另一重詮釋。生長於曼谷並曾赴紐約學習藝術的年輕藝術家貢坎,本次展出的《從零開始》以男孩作為自我形象的投射,透過異想的黑洞讓身體與感知得以穿梭於不同時空維度,滿足對自身的追尋與覺察,而畫面中亦題上充滿想像空間的字句,不僅反映他曾經從事廣告設計的經驗,也得以讓觀者反思自我,而此作已獲臺灣藏家青睞購入。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在本次共呈現多達16位藝術家之作,以不同世代、國家的藝術家攜手體現繪畫創作的豐富表現。(本刊資料室)

艾根畫廊 Galerie EIGEN+ART Leipzig/Berlin|A06

此次參展,艾根畫廊以「劇場風景」(Theatrical Scenic)作為展位策展概念,展出包括Nicola Samorì、Ryan Mosley、Ulrike Theusner、Uwe Kowski、Olaf Nicolai、Louisa Clement、Brett Charles Seiler等人的作品,通過繪畫、雕塑和裝置呈現一個充滿人物/角色、敘事和場景的劇場風景,為觀眾提供一次冒險的視覺體驗。擅長運用不同媒材探索其可能表達形式的德國藝術家馬丁.格羅斯(Martin Gross)此次也親自出席。在其結合文字與圖像的創作中,他將來自各種情境的文字塊與資訊片段整合進他的裝置中,並以看似隨機的排列方式並置它們。對格羅斯來說,其始終關注的乃在於與個人切身相關、和世界溝通的形式,但又是以一個帶點詼諧、黑色幽默的形態探索著生活與社會中的各種問題。

艾根畫廊以「劇場風景」(Theatrical Scenic)作為展位策展概念。(本刊資料室)

常青畫廊 Galleria Continua|A02

常青畫廊這次展位呈現了重要且聞名國際的藝術家之作品,包含藝術大師托比亞斯・雷貝格(Tobias Rehberger)、安東尼・葛雷姆(Antony Gormley)的兩件吸睛的雕塑,兩者的創作風格恰好形成對比,一是圓潤色彩繽紛的《没有孩子的细心母親》(Attentive mother without a child),另一是有如鏽蝕方塊堆疊的《開放思考》(Open Ponder)。展間內勞瑞斯・切克尼(Loris Cecchini)具動態感的鮮紅色波紋與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的光滑的藍色鏡面,亦呈現有趣的對照,皆賦予觀者精彩的觀看體驗。除此之外,亦有藝術家卡洛斯・加萊科亞(Carlos Garaicoa)細緻的拼圖繪畫,將斷垣殘壁的房子以拼圖掉落的手法呈現;另一以《泳池》(The Swimming Pool)作品聞名的林德羅・厄利什(Leandro Eelich),此次展出的作品《雲》(The Cloud)為一朵在透明壓克力方框內的白雲,童趣又幽默的造型,打破了觀眾習以為常的思維邏輯。

安東尼・葛雷姆(Antony Gormley)兩件吸睛的雕塑於常青畫廊展位現場。(本刊資料室)

夢工房 YUMEKOUBOU GALLERY|四代田邊竹雲齋 Tanabe Chikuunsai IV|NG01、N01

立足於京都,專精於古典工藝與文物的夢工房此次帶來「田邊竹雲齋」第四代傳人田邊健雄的個展,位於入口處的公共藝術作品《循環》(Circulation)也為其創作。出身於大阪知名竹藝世家「田邊竹雲齋」,田邊從小就接觸竹編,東京藝術大學畢業後田邊花費了許多時間研究其間技藝,思考如何讓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接軌。2017年田邊健雄承襲「田邊竹雲齋」名諱,而他的創作除了代代相傳、繼承先祖技術與精神的傳統茶具與花器等,也嘗試立體竹編裝置,並以「留在我們記憶中的藝術」為其創作理念。此次也親自出席台北當代,田邊表示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間的連結與溝通一直是自己創作關注的核心。時而參考數學結構,時而由個人感知隨機架構,此次公共藝術展區看似克萊因瓶的《循環》,以源於自然的風、火、土、水為發想,它們既相互連結、互為循環,身處其間的我們同樣也是這巨大能量漩渦之流的一部分。

夢工房此次帶來大阪知名竹藝世家「田邊竹雲齋」第四代傳人田邊健雄的個展。(本刊資料室)

御書房藝廊 isart gallery|洪郁雯 Julia Hung|N02

御書房藝廊於「實境計劃」(NODE)展區展出藝術家洪郁雯的手工編織作品,她相信日用品和藝術品中的可棄性,常常是搖擺不定的。她善於使用各種回收物或廢紙材進行創作,營造出獨特視覺形象。本次展出作品《不定的粉紅》外型如融化中的帳篷或尖帽,象徵人類感知的流動性。看似由線編織而成的粉紅水波紋,實則由環氧樹脂連結,拆解傳統上與女性勞動相關的手工編織,並對社會上既有的刻板印象提出疑問。在粉紅色的織網下是一盞燈照亮白色內層,邀請觀者入內共同參與想像。洪郁雯嘗試以《不定的粉紅》探索社會規範施加的界線,她認為真理作為人造概念,正等待著被解構與重新想像。

御書房藝廊於「實境計劃」展區呈現藝術家洪郁雯的手工編織作品《不定的粉紅》。(本刊資料室)

2024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台北市經貿二路一號)

公眾日
5月 10 日 [五] 11AM-6PM
5月 11 日 [六] 11AM-6PM
5月 12 日 [日] 11AM-5:30PM

購票輸入典藏ARTouch專屬折扣碼「ARTTOUCH24」,即享75折優惠

ARTouch編輯部( 165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