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這些名人如何定義「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夢幻收藏品?

這些名人如何定義「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夢幻收藏品?

匯集全球重量級藝廊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終於正式開展,這也是各路國際與台灣藏家分頭較勁品味、經濟實力和收藏脈絡的場域。除了收藏家的思維,藝術生態其他的參與者也提供何種視線,我們特別邀請多位藝術圈名人精選出此次「台北當代藝博」中,他們最希望收藏的藝術作品?
2019年匯聚全球重量級藝廊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簡稱「台北當代藝博」)即將於今日傍晚正式落幕,這同時也是各路國際與台灣藏家分頭較勁品味、經濟實力、收藏脈絡的場域。除了收藏家的思維,藝術生態其他的參與者也提供何種視線,典藏ARTouch特地邀請來自藝文圈各領域的專家精選出此次「台北當代藝博」中,他們最希望收藏的藝術作品?

清翫雅集收藏家施俊兆。(© 台北當代藝博)
施俊兆|清翫雅集收藏家
施俊兆是亞洲藏家群裡,長期關注梁慧圭(Haegue Yang)的藏家之一。而其中對於藝術家的「中間人」系列創作,可以回溯到2014年,藝術家開始學習農業社會裡傳統的編織,從編茅草屋頂,編成各式各樣的工具。「中間人」系列是梁慧圭表述不同面向的媒介節點,連結陌生的、異國的、日常的一切不同面向。施俊兆觀察,此系列於2018年臻於成熟,材質更容易收藏保存,從某個角度看似戴著猙獰面具的「中間人」。在國際畫廊(Kukje Gallery)打造的梁慧圭個展,也與其壁紙作品《Incubation and Exhaustion》相互呼應,遠看,似乎融入壁紙作品,三度空間的裝置沉浸入平面裡。再仔細看壁紙畫面,裡頭從古老農業到最新的科技產品,讓隨手可得的塑料線現成物成為「中間人」的元素,彷彿穿梭於壁紙的時空裡,進而產生全新的意義。
梁慧圭(Haegue Yang)的《中間人——佩戴裝飾的鹽與胡椒盾》(The intermediate-Adorned Salt and Pepper Shield)於韓國國際畫廊(Kukje Gallery)的展位現場。(攝影/張家毓)
藝術家葉世強從2000年才開始創作油畫,但油畫作品帶給施俊兆非常大的觸動,《枯林鴉群寺廟》一作,禪味從畫作中撲面而來,讓他更願意駐足於前。用油畫筆觸表現皴法於枯枝,鴉群,與若隱若現的寺廟。葉世強的創作力直抒畫面,帶給觀者最直接的觸動。而自從葉世強逝世後,家屬依葉世強生前願望,將作品交給漢雅軒(Hanart TZ Gallery)畫廊主張頌仁,而其也邀請台灣藝術家葉偉立,一同投入研究葉世強的創作。漢雅軒曾與香港藝術中心合作,舉辦兩位藝術家作品的對話展。施俊兆分享,此次「台北當代藝博」中展出的葉世強畫作,所有的畫框都是葉偉立、吳語心夫婦的創作設計,更增添《枯林鴉群寺廟》一作的傳承意況。
葉世強的作品《枯林鴉群寺廟》(2009)於漢雅軒(Hanart TZ Gallery)展位現場。(本刊資料室)
身為喜愛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的重要收藏家,施俊兆對藝術家的創作脈絡與作品價值十分敏銳,他發現Taka Ishii畫廊這次帶來的這組作品,性價比很優質。奈良美智不只從事人們所熟知的平面繪畫與雕塑作品,他其實一直都創作攝影,只是在近幾年才正式發表。這件《Days 2014-2018》,透過一體成形由杉木所製成的木桌,上面裝幀55幅奈良美智的攝影作品,統一於背面編號,所有照片都是僅此一幀。當奈良美智的油畫、裝置佳作,都已突破百萬美元之際,這件作品訂價不到10萬美元,對於有意進場收藏奈良美智作品的藏家,提供了絕佳性價比的購藏選擇。
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的作品《Days 2014-2018》於Taka Ishii畫廊展位現場。(本刊資料室)
 
藝術家暨收藏家紀嘉華。(本刊資料室)
紀嘉華|藝術家、收藏家
同為抽象藝術創作者的紀嘉華,深為岡瑟.弗格(Günther Förg)的作品吸引,他認為弗格是德國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這件《無題》(Untitled)展現出藝術家對色彩和形式的興趣,下筆有力、自由自在、色彩明快,以塗鴉式的表現手法創作,具有強烈的繪畫性和高度的自由。紀嘉華認為弗格的作品需要專注地去看,才能體會其中色彩的深淺層次和筆觸的變化。
岡瑟.弗格(Günther Förg)的作品《無題》(Untitled)(,2007)於豪瑟沃斯畫廊(Hauser & Wirth)展位。(本刊資料室)
蘇格蘭藝術家卡勒.英納斯(Callum Innes)是紀嘉華關注許久、深為喜愛的畫家,這一次有機會跟英納斯本人當面討論藝術,才發覺他們都對洗筆這件事持有興趣和堅持。紀嘉華認為,很多人認為極簡主義很冰冷,但在英納斯的繪畫中,他看到當中蘊含許多有關人的內在與外界之關係。在英納斯作品看似極簡冷靜結構的背後,其實有很複雜的過程,經過多層次的加減,才得到最後那極純粹乾淨的畫面,而每堆疊一次就會在畫布上留下記憶。紀嘉華表示,在這個講求速度的社會,他尤為英納斯作品中蘊藏的緩慢速度感所觸動,讓人看了心情非常平靜。
卡勒.英納斯(Callum Innes)的作品《曝光繪畫:巴黎藍》(Exposed Painting Paris Blue)(2018)於尚凱利畫廊(Sean Kelly Gallery)展位現場。(本刊資料室)
透過推薦王攀元創作於1985年的《引領》,紀嘉華表達了對這位他一直喜愛和敬佩的藝術家的理解。他認為王攀元的畫跟其人生際遇關係緊密,畫作的孤寂感來自真實生活的苦難,畫面構圖大都簡約,但蘊含了非常濃烈的情感和詩意,時常出現對角線的構圖,人、日、月、狗這些元素間呈現遙望的關係。畫面色彩看似簡單,但細看之下可以發現豐富的層次。紀嘉華認為通常王攀元作品的風格氛圍一致,都具有非常濃郁而強烈的孤獨感。他說:「每次看他的作品都有一種感覺,就是應該沒有比他更孤獨的藝術家了。」
王攀元的作品《引領》(1985)於耿畫廊展位現場。(本刊資料室)
 
獨立出版者、台北朋丁Pon Ding共同創辦人陳依秋。(本刊資料室)
陳依秋|獨立出版者,台北朋丁Pon Ding共同創辦人
「如果可以,我想買這棵樹」,陳依秋在進入「台北當代藝博」的第一時間,以淡定堅毅的口吻,緩緩道出自己對於作品《我樹著打你》(I Tree to Call You)的興趣,藝術家江宥儀的創作歷程,讓依秋觀察並感受到一種現下「多元」與「平等」的媒體現象。溢滿的創作「熱情」,在Instagram中,展現出學院與非學院,專業或業餘、素人或愛好者等不同的影像創作。江宥儀1991年生於台北,作品的崛起,彷彿傳奇故事般地形成一種「現象」,各種表情符號與網路慣用語,借由紋身貼紙,轉印在樹葉上,而作品名稱中「Tree」的發音裡,彷彿指射著「try」一般的重複行徑與期待落空,「樹」是集體差異與重複的網絡隱喻。
江宥儀的作品《我樹著打你》(I Tree to Call You)於裝置藝術展區。(本刊資料室)
與其說要透過獨立出版者的眼睛,提供不同當代藝術的觀看角度,不如說當代藝術家的創作狀態與生活情境,與媒體本身即有著緊密的關係;除了反映當前媒體,暫時逃離的「放空」也可以是一種喜歡的理由。偷閒的永恆感,來自現代生活的稍縱即逝,而在藝術家智海以其敏銳善感的畫作,恰好精準地捕捉到這樣的氛圍與孤寂狀態。於香港安全口畫廊(Gallery Exit)展出的智海系列新作,以「散很遠的步」為個展名稱,緊扣著香港建築的過渡與轉變,其中一件作品《Sleep Through This》深受陳依秋所關注。智海同樣也是一位獨立出版者,除了畫作,對陳依秋而言,智海的獨立出版何嘗不是一件「作品」,收藏的可能性,不只是打開個人品味的偏好向度,重新思考「創作」與「藝術品」才是收藏更珍貴的本質之一。
智海的作品《Sleep Through This》於安全口畫廊(Gallery Exit)展出現場。(本刊資料室)
陳依秋與蘿荷.普羅沃絲特(Laure Prouvost)作品相遇的緣分,源自2013年,普羅沃絲特與倫敦白教堂藝廊合作完成地錄像作品《吞嚥》,當時該作品結合裝置與影像,荒誕的話語透過振振有詞的呈顯方式,環繞在耳邊,讓陳依秋有著一種「很私人,但是又好像可以同理」的感受。對於這一次能夠在「台北當代藝博」,與普羅沃絲特的作品再次相遇,讓她感到非常開心。此次,里森畫廊(Lisson Gallery)展出《祖母夢中祖父做的她的塑像應該是這樣》(In Grand Ma’s Dream Grand Dad Sculpture of Her Would look More Like This)一作,作品標題充滿呢喃的詩意,方形橫幅掛毯上,有著電腦製圖般的科技感圖像,圖像的概念,在此既是「投影」也似「織紋」般,呈現出迷離的灰階色調;對陳依秋而言,作品中待解的謎題,驅使著觀看與收藏的好奇心。
蘿荷.普羅沃絲特(Laure Prouvost)的作品《祖母夢中祖父做的她的塑像應該是這樣》(In Grand Ma’s Dream Grand Dad Sculpture of Her Would look More Like This)於里森畫廊(Lisson Gallery)展位現場。(本刊資料室)
 
藝評家、策展人及「北京當代」藝術總監鮑棟。(本刊資料室)
鮑棟|藝評家、策展人及「北京當代」藝術總監
鮑棟視梁慧圭(Haegue Yang)為國際上1970年代的重要藝術家之一,而這次國際畫廊(Kukje Gallery)藉「台北當代藝博」的黃金展位,以個展形式推出她最近的重要創作系列,把虛擬與現實的事物編織在一起。鮑棟認為在這樣的展呈策略在藝博會中非常大膽、徹底,而且這件作品利用藝博會空間的方式也很有意思,值得推薦。
梁慧圭(Haegue Yang)於韓國國際畫廊(Kukje Gallery)的整體展呈。(本刊資料室)
鮑棟認為在漢雅軒(Hanart TZ Gallery)帶來的一系列葉世強畫作中,《枯林鴉群寺廟》是觸動最甚的一件。他評價道,這位已逝的藝術家表現出與整體現代繪畫趣味截然不同的風格,葉世強並非刻意創造獨特美學,也沒有想要去批判什麼,而是出於本能直接而不加修飾地去畫,這件獨樹一格的作品在藝博會的氛圍中脫穎而出。
葉世強的作品《枯林鴉群寺廟》(2009)於漢雅軒畫廊展位現場。(本刊資料室)
鮑棟曾於2013年在龐畢度國家藝術文化中心(Centre Pompidou)的皮耶.雨格(Pierre Huyghe)大展現場看過這件作品,它針對美術館展牆作出考古發掘式的擬態表現,把「展覽地層」揭示或暴露了出來,現在以局部切片式的單件作品來展示,饒有趣味。這種整體藝術的工作方式如何適應藝博會的展覽體制也是一個值得觀察的有趣現象。
皮耶.雨格(Pierre Huyghe)的《計時器(鑽孔),史賓格美術館》(Timekeeper (Drill Core), Sprengel Museum)(2016)於艾斯特.施佩爾畫廊(Esther Schipper)展位現場。(本刊資料室)
鮑棟介紹《紅色理性——古典人體》是博而勵畫廊從王廣義工作室中尋獲的一件舊作,這件作品在王廣義創作生涯中的位置,是以格子作為重要畫面元素的「分析理性」時期的開始,而藝術家後來的「政治波普」風格,正是接續這一時期發展出來的。鮑棟認為這件作品具有這樣的背景,加上尺幅也不大,對於新手藏家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王廣義的《紅色理性——古典人體》(1987)於博而勵畫廊展位展位現場。(本刊資料室)
 
藝術史學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白適銘。(本刊資料室)
白適銘|藝術史學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
韓國當代藝術家梁慧圭(Haegue Yang)的巨型裝置位於「台北當代藝博」的主要走道,3公尺規模與規格化的工業化元件搬上展演舞台,很難不吸引觀者的眼光。白適銘認為這件品很有趣,以規格化的百葉窗為主體,每一拉環都是真實且可調動的,拉環的高低位置有其意義,以日光燈製造出色、光與結構的層次感是藝術家很聰明之處,把過去在抽象繪畫中無法討論到的空間關係,以擬真的方式表現並且凸顯出來。此裝置隱含繪畫性的結構,從可見的直線、橫線和面,以及點狀物等皆涵蓋其中。藝術家把抽象繪畫的基本元素,如點、線、面、結構和色塊等平面性,放在空間中進行討論。並使用工業化所大量製造的產品,在馬歇爾.杜象(Marcel Duchamp)之前工業化的現成物是沒有藝術價值,但自從小便斗《噴泉》(:Fountain)一作出現後徹底改變了這項傳統。白適銘認為,梁慧圭這件作品幫助我們思考藝術是怎麼回事?此作觀念更重於形式,唯有觀念本身才有辦法替藝術製造更多有效的意義,形式本身可能只是模擬自然,或者僅是在平面繪畫在二度空間、肌理或結構性的冒險,然而,這件裝置能夠帶來多面向的討論,別具意義。
梁慧圭(Haegue Yang)的作品《Sol LeWitt Upside Down onto Wall – Cublic-Modular Wall Structure, Black, Expanded 11 Times》於韓國國際畫廊(Kukje Gallery)展位一景。(本刊資料室)
德國藝術家克里斯.蘇科(Chris Succo)的大尺幅之作《乘著翅膀》(On A Wing),以詩意的標題註解,提供觀者觀看作品的視角。這個強而有力的明示連結了作品與當代之間的關係。白適銘認為,抽象繪畫要思考如何與當代連結才不會陷入純粹的造型,或執著於點、線、面的關係探討而走進死胡同,故抽象畫與當代社會之間的關聯性至關重要。仔細觀看這件作品,藝術家使用了白與黑的元素,除了隱含書法意味外,而白色畫布上的顏料刮痕、斑駁的痕跡和短促的黑色線條所代表的動向,看起來像風在吹拂或光在流動的狀態,閱讀此作必須回到起始點、也就是貼近生命最原始的狀態。這些律動、組織、結構等即是有機的生命現象,當抽象不再是冷的,或是徒具形式的重複描繪後,抽象始具有其意義。
克里斯.蘇科(Chris Succo)的作品《乘著翅膀》(On A Wing)於白石畫廊(Whitestone Gallery)展位一景。(本刊資料室)
新興媒材要如何運用到傳統繪畫上一直是當代藝術關注的焦點,白適銘認為這次在世界畫廊(Galerie du Monde)所展出吳季璁的動態裝置《小品之八——白絹梅》即是很好的例子。有別於強調科技動力的機械裝置,或者是龐然大物的機械怪物,這件動態的白絹梅裝置可說是文人寫生繪畫的實境演出。畫面植物在自然風、水的帶動下緩緩地移動,煙雲繚繞的氛圍仿如中國畫水墨暈染的效果,精湛的技術將動態畫面的變化拿捏的恰到好處。此作不是強調科技動力能源的力量,而是透過些微的動態關係引領觀者思考自然為何物,或者是引領人觀看繪畫時進入沉靜的狀態。白適銘表示,此作看似平凡無奇,因為它不是用巨大視覺震撼去吸引觀眾,而是以幽微的動態,引領觀者進入被描繪對象的真實空間。透過觀覽植物,進而連結到個人的生命經驗,從中帶來更多的感官刺激。「作品中自然能量的傳遞,體現平面繪畫中所無法傳遞的情感,此裝置是非繪畫性的,但卻具有繪畫的形象,改變了人們觀看作品的方式。」
吳季璁的作品《小品之八——白絹梅》(Still Life 008-Pearlbush)於世界畫廊(Galerie du Monde)展位現場。(本刊資料室)
 
藝術家、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理事余政達。(本刊資料室)
余政達|藝術家、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理事
邀請藝術家選擇他們會藏購的作品,一部份也會反應其作品脈絡中所關心的事物,以及其他藝術家在展呈與作品結構上,呈現何種對應於藝博會的思考結構。余政達首先提出的藝術家即是梁慧圭(Haegue Yang),肯定她在這次藝博會給予觀者相當深刻、精緻的視覺震撼,也說明近年其實有非常多韓國女性藝術家受到國際的關注,如去年獲得沃夫岡罕獎(Wolfgang Hahn Prize)的梁慧圭即是其中一位,她也是獲得該獎殊榮的首位亞洲女性藝術家。余政達選擇其數件展出作品中的《Sound Element(DMZ)》,此作為聲音裝置,是藝術家於2018年4月歷史性的南北韓領導高峰會時所收錄到的聲音,媒體們只被允許於橋墩的另一側拍攝這一刻——兩位領導人單獨的握手與進行茶敘,談話的內容無從得知,在這個距離裡所能記錄的聲音為當時現場的約莫12種類的鳥叫聲,與眾多媒體不斷按下的快門聲,像是一場歷史序列的平行時空,討論國家邊境、環境與政治間的問題,並與牆面上與空間中的平面創作與裝置物件並呈,展現出一種高度的完整性。
梁慧圭(Haegue Yang)的作品《Sound Element (DMZ)》於韓國國際畫廊(Kukje Gallery)的整體展呈。(本刊資料室)
自2010年啟動的「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長期計畫,是葉偉立與其他計畫合作者在面對廢域與遺棄之物整理的高密度勞動中,將垃圾與文化蒐藏物件歷經探索、複雜的協同合作、經濟系統等政治思考之折射,進而做出一輕盈的轉喻與物件敘事行動的再創造。余政達覺得葉偉立對於物、紀錄、場景都有一套屬於他的藝術語言,而且展出形式都具有非常有機的生長特性,這次「台北當代藝博」中共有五件裝置藝術作品,相較於藝商業展會間狹促的呈現,裝置藝術有較完整的腹地,供藝術家處理更為完整的藝術思考呈現。而這次葉偉立將《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的概念,以一假想公司的型態呈現在藝博會現場,不但呈現出一定水準的作品完整度與敘述性、甚至是計畫的延展性,更特別喜歡藝術家強調的:只展不售,有開門無業績。
葉偉立的作品《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於裝置藝術展區現場。(本刊資料室)
最後,余政達選擇日本藝術家加藤翼(Tsubasa Kato)的作品《Woodstock 2017》,此作體現出藝術家追憶與思考一種影像中身體性的鄉愁。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對於人性、愛與性的直接解放與追求,一直是某些人精神的烏托邦。加藤翼最為著名的錄像作品記錄「Pull and Raise」系列,使用繩索透過眾人的力量與表演,來將大型的雕塑拉起。在這件2017年的作品中,加藤翼透過造訪當時著名的樂手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位於西雅圖的故鄉,並重新複演他當時在胡士托音樂節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樂表演,但特意將繩索連結在樂手彼此的身上,互相牽制又必須讓音樂持續進行,時空、身體、表演性在這樣的對應中產生了具迴返效度的精神性厚度。
加藤翼(Tsubasa Kato)的作品《Woodstock 2017》展出於無人島製造(MUJIN-TO Production)。(本刊資料室)
ARTouch編輯部( 168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