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別重逢的喜悅,大館BOOKED:2021 藝術書籍Pop-Ups

小別重逢的喜悅,大館BOOKED:2021 藝術書籍Pop-Ups

Delightful Reunion, “BOOKED: 2021 ART BOOK POP-UPS” at Tai Kwun

大館舉行的「BOOKED:2021 藝術書籍Pop-Ups」來得正是時候。業界和公眾人士渴求文化活動已久,現場人潮洶湧,頗為熱鬧。

自去(2020)年11月以來,香港爆發第四波肺炎疫情,香港政府勒令文化設施關閉。直到今(2021)年2月中,農曆新年連假之後,各種限制鬆綁,藝文場地陸續重開。2月底,大館舉行的「BOOKED:2021 藝術書籍Pop-Ups」來得正是時候。業界和公眾人士渴求文化活動已久,現場人潮洶湧,頗為熱鬧。展期雖然只有短短四日,但參觀人次逼近5,000。

大館「BOOKED: 2021 藝術書籍Pop-Ups」展期雖然只有短短四日,但已錄得4,850參觀人次。(攝影/黎家怡)

藝術家獨立出版,各有焦點關注

自 2019 年起,大館每年舉辦「香港藝術書展」,今年已是第三屆,命名為「BOOKED: 2021藝術書籍Pop-Up」。因應疫情與出入境限制的情況,今年特設「孖展計劃」,鼓勵本地團體與海外機構聯合參展。書展集合超過80個本地及海外單位,當中包括藝術家、藝術出版商和書店等。展品由攝影書、藝術書、小誌,乃至各式印刷品,而且反映創作人的不同關注。

社區藝術空間「活化廳」創辦人之一的李俊峰,整理香港反修例運動期間的相片和分析文章,輯成《撕裂/日常:「香港反修例運動」筆記》。他表示,社會運動期間很多外地朋友多作了解,但礙於社會脈絡的差距有時不太理解運動某些發展。曾有雜誌編輯主動邀約就運動中暴力的情況撰寫文章,「但因著局勢轉變或某些原因,那邊暫緩了出版,於是改以這小誌的方式發表。」

李俊峰《撕裂/日常:「香港反修例運動」筆記》(李俊鋒提供)

誠然,去年年中《港區國安法》實施以來,不少人視「反修例運動」為敏感詞。此時此地,李俊峰自行推出關注這場運動的出版物,還要帶到公眾場合發售。他透露,過程沒遇到甚麼困難,也不太擔心,但承認「買的人不多」。他又把部分小誌寄到臺灣,將於臺北「半路咖啡」和「愁城」、中壢「瑯嬛書屋」,以及新竹的「或者文史書房」和「江山藝改所」上架。

除了社會運動之外,藝術家羅玉梅的《逝紙》(death note)抓緊疫情當下的社會狀態。她將全球每日死於武漢肺炎的人數,填寫於自己用過的2020年日程簿,並將抄寫過程視為對疫症死者的「告別儀式」。作品在Para Site的攤位寄賣,定價 2020 港幣,僅此一本,惟展期結束都未能售出。

羅玉梅《逝紙》(羅玉梅提供)

藝術家親自開檔,珍惜與讀者直接交流

寄賣作品之餘,部分藝術家選擇自己開檔,例如去年負責主持大友昇平《豚與軍艦》放映會及對談的柳廣成。

柳廣成今年帶來《被消失的香港》、《Fantaisie Ordinaire》、《Zine》及非賣品《Cube Escape: Paradox》等。除了個人畫作,他去年又與出版社合作,先後為馬嶽的《反抗的共同體》和王証恒的《南歸貨車》繪製插畫,並帶到書展陳示。他特別推薦集合11名新銳漫畫家的刊物《熱帶季風Vol.4》,大讚刊物紙墨選擇和印刷品質反映當今漫畫和印刷品的可能性,一反大眾對傳統漫畫以及傳統書籍的既定印象。四日活動,他一共售出各類書籍約120本書,成績理想。

柳廣成認為,「BOOKED: 2021 藝術書籍Pop-Ups」的觀眾較重視書籍的閱讀經驗。(攝影/黎家怡)

疫情期間游走於各式市集的柳廣成認為,「BOOKED: 2021 藝術書籍Pop-Ups」的觀眾對周邊產品興趣相對較低,似乎較重視書籍的閱讀經驗, 駐足試閱的時間亦明顯地長,「他們會細心研究印刷上的技術,又有耐性欣賞書籍的印刷品質」。有些人不但對印刷有基本常識,甚至對書本的裝幀方法、選紙及選墨有興趣,願意進一步交流,讓他印象深刻。

連續兩年參展的還有舊課本收藏家劉智聰,今次展出孔版印刷的舊課本插畫卡。他透露,每次參與活動都會趁機推出不同主題的插畫卡,希望每次都能夠有新作品和參觀者交流。他評估,大館藝術書展觀眾大多為文化藝術愛好者,接受能力比較高,所以帶來一些實驗性的作品測試反應,例如一款A3 尺寸《長輩圖》,以及多色印刷和多一點文字的插畫作品。

劉智聰帶來多本具實驗性的作品測試反應。(攝影/黎家怡)

劉智聰形容銷售成績正常,其中孔版印刷的舊課本插畫卡最受歡迎,相信與內容以廣東話寫成有關。以香港消失的地標作為背景的系列,主題與日常生活關係密切,觀眾共鳴也較大。他感嘆,疫情打亂節奏,過去一年無法再到海外參展,本地舉行大型實體藝術活動也得來不易。因此,他一直十分期待是次書展,早於開幕兩年前就準備作品,「能夠面對面與觀眾溝通是我最珍惜的時光,可以直接知道觀眾對作品的感受、喜好,作為日後持續創作有一個很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年度藝術書展‵,疫下小別重逢更難得

「非常珍惜見面和交流的機會,像同學會聚舊或派對,畢竟和網上看到的感覺截然不同。」自從大館藝術書展創辦以來就每年參展的獨立出版平台Zine Coop ,其代表Forrest Lau如是說。他們今年響應主辦單位的「孖展計劃」,與美國波特蘭的獨立出版資源中心 (Independent Publishing Resource Center, IPRC)合作,惟IPRC的出版以社區小誌為主,似乎未能勾起香港讀者的興趣。不過,他也不覺失望,認為小誌向來針對個別讀者口味,因人而異。

據連日書展的觀察,Forrest發現流行文化、電影和社運相關的題材較受歡迎。銷售金額雖然不便透露,但情況令人滿意,他相信與大型藝術書展一年只有一次有關。Zine Coop的攤位不乏社會議題之作,封面是「染紅」的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肖像或者開宗明義寫著「Yellow Object」的小誌等。他強調組織沒有刻意區分政治性或非政治性,「創作人的聲音,我們都很珍惜,並努力傳播」。社會氣氛即使漸趨肅穆,他亦笑言「沒有擔心,也擔心不來」。

Zine Coop 展示的刊物不避政治題材。(攝影/黎家怡)

相對每年支持的老大哥,刺點畫廊(Blindspot Gallery)卻是新來者。畫廊經理俞迪祈(Nick Yu)坦言,過去一年因疫情無法參加任何藝術博覽會或大型藝術活動。作為香港藝術圈一部分,他們希望支持是次書展,「有機會與其他藝術工作者,或對藝術有興趣的公眾交流,重遇老朋友是開心的場合。」

刺點畫廊展示藝術家書籍為主,重點推薦香港藝術家梁志和的作品。俞迪祈形容,梁志和從事創作多年,喜歡出版,出過不少書籍,包括《Press the Button》系列和《津南:遺失博物館》等。同時期畫廊正在舉行香港畫家楊東龍的個展,因應展覽特別出版的作品論集《就是繪畫》亦頗受關注,所餘書量剩不多。

刺點畫廊陳列多本藝術家書籍。(攝影/黎家怡)

評估首次參展的情況,俞迪祈認為銷售較預期理想,「銷量最好那天,一日賣出廿多本書」。他相信,參觀人流之多反映藝術工作者和公眾都對藝術活動的需求大,期望疫情過後大家更珍惜可以欣賞藝術的機會。

黎家怡( 35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