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影形力專欄】未來的未來:臺灣影像藝術的補時論
作為歐洲未亡人的雷奈及《廣島之戀》之於臺灣影像藝術而言,究竟屬於後殖民式的時差還是肇因於不同視角所構成的視差?誠然,從《...
【高森信男專欄】蕉風椰雨:王家衛電影中的「東南亞宇宙」
身為東南亞文化愛好者,每次觀看王家衛電影總是會深深注意到影片中對於東南亞的敘述。從《阿飛正傳》(1990)、《花樣年華》...
【影形力專欄】穿過電影的照片
1980年代初期崛起的「新電影」,可視為展開相關題旨的適切對象。作為正典化的臺灣電影史,新電影的作者列傳耳熟能詳。此外,...
孖,當代神話塗碳:《陽光普照》和《雙子殺手》
《陽光普照》和《雙子殺手》,在高規格視覺所引起反常的迴響(多半認為凸顯劇本的貧乏),有些影評直言:這是追求真實所必須付出...
《發條橘子》與那些曾被禁播的恐怖電影
跟不喜歡恐怖片的人解釋恐怖片的魅力,就跟對足球毫無興趣的人解釋何謂越位規則一樣──都是不可能的任務。但這些劇情扭曲的電影...
沒有愛,就沒有電影
因為缺乏自信的我一向只能藉由做些奇怪舉動,模糊化真實的自己;藉由做些奇怪的事,擺脫過於害羞的自己;雖然自己也覺得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