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計畫
日治時期作為臺灣初識現代性與「摩登生活」的起始,後來歷經政權更,遺留下來的建築資產,則在文資意識慢慢覺醒之際,慢慢地再利...
在1980年代的行動與運動方法之後,藝術如何找到與社會一起動員與集結的空間?這也是為什麽,當時的藝術圈在討論藝術介入社會...
除了「可控制性」、「自主性」與「公平性」這三個問題可作為我們討論的爭點之外,最後,在思考「是否該透過科技改造人類」的問題...
人類(社會)或許正經歷一個從「科技中介的自然(technologically-mediated nature, or a...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簡稱 AI)能夠創作藝術嗎?演算法的作品可以被稱為藝術嗎?
人有人權,機器人是否應該也有某種類似於人權的權力(姑且稱之為「機器人權」)?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有被大眾認可的標準答案,因為...
由策展人沈伯丞籌畫之藝術計畫《再・創世 Cybernetic》,嘗試從演化控制學(Evolutionary Cybern...
在由台灣高鐵公司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策畫創制的「台灣高鐵藝術元年」三階段計畫中,第二階段的「擴散」藝術計畫《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