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團體
【場景次世代】社群、資源機制,與替代的日常——羅仕東、區秀詒談區域文化交流路徑的變與不變
脈絡的變化觀察,圍繞當日眾人的提問對話,時而穿插著在東南亞不同區域停駐時的生活心法、瑣碎家常,一如兩人投身交流計畫,最初...
【台灣藝文界 #metoo 系列報導】台北當代藝術館宣布終止使用陳文祺「無用設計藝術工作室」的品牌設計
當代館於2021年品牌設計單位「無用設計藝術工作室」負責人陳文祺於擔任教職期間涉及性平事件,引起各界高度關注,當代館經諮...
創造下個時代的新集結
新群體正在從舊網絡裡分裂、重組、集結。自疫情時代前夕至今,台灣各地誕生了至少超過三十個藝術「新群體」,他們大多在生存、商...
台灣當代藝術史上最「悍」圖社,高美館「輕盈的歷程:悍圖25年」盛大開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輕盈的歷程:悍圖25年》昨日(22)盛大開幕,展出台灣藝壇重要藝術團體「悍圖社」成員25年來的創作歷程,...
【台灣藝文界 #metoo 系列報導】非常廟宣布解散空間、除名陳文祺、撤案「藝術未來」千萬元補助
日前記者房慧真於臉書揭露陳文祺涉嫌性騷擾與性侵爭議的消息之後,陳文祺參與經營的VT Artsalon非常廟藝文空間(簡稱...
【給Z世代的藍色時期】當代藝術蹺蹺板:從技術臨摹到思想揣摩的斷裂式教學與其焦慮
近年來臺藝大在系所體質調整與校地使用等議題上,均可看見轉型的態勢。在這之中學習的年輕學子,又如何理解現階段的大學環境?「...
【給Z世代的藍色時期】路線圖:從美術班到美術系,在系館與群組之間的當代藝術教養
「給Z世代的藍色時期」專題的第三篇文章作者張大仁(b.2000)目前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自美術班時期開始,他便經...
藝文空間逆境求生術:2018台灣藝術村聯盟年會側記
由台灣藝文空間連線主辦的「台灣藝術村聯盟年會」自2015年起以推進式命題,深入藝文空間營運所指向的不同面向,2018年6...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