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穎

如何成為「臺灣人」的樣子?一篇看懂2025臺灣美術雙年展「黑水」
睽違3年,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的第9屆「2025臺灣美術雙年展」今(15)日於國美館辦理開幕式,文化部政務次長...
看見「思慕」的形狀:2025台北雙年展精選作品解析(下)
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揭幕已近半月,編輯部精選其中13件作品,透過揭示它們的內在故事與藝術家的創作意圖,讓...
「鬼魂與深藍海:致穎個展」——危險的圖像及其亞洲想像
致穎的作品所要探究的,並非是去創造一個新的圖像,而是以現有的圖像去思考它們的關聯性,以及圖像對於當代人的意識形態以及精神...
【高森信男專欄】認同根莖:喀麥隆「RAVY 2023」雙年展側記
今年的「RAVY 2023」為第八屆的雙年展,亦為疫情之後首屆,於7月3日至7月9日間舉辦。本屆由喀麥隆策展人藍迪.恩巴...
「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10組「視覺藝術」與7組「表演藝術」角逐三大獎項
110件提名中包含視覺藝術67組,表演藝術43組;入圍則視覺藝術10組,表演藝術7組。入圍的17組展演將於5月底競逐「表...
臺灣藝術家致穎入圍德國柏林影展
第72屆德國柏林影展(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公佈最新參展片單,臺灣藝術家...
轉吧,轉啊,五彩的膚色陀螺:從致穎「總是春光乍現」談演算法下的偏見
「總是春光乍現」展覽中,致穎首先以疫情間歧視亞裔的字眼「功夫流感」做為進入展示的開場。試圖讓台灣觀眾對於「種族」與「歧視...
致穎獲得2019年「LOOP錄像藝術製作獎」
臺灣藝術家致穎獲得2019年的「LOOP錄像藝術製作獎」(Loop Barcelona Video Art Prod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