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

新世界中的印象派:美國伍斯特美術館的收藏
印象派自19世紀末誕生以來,早已超越巴黎畫壇範疇,成為全球藝術史的重要篇章。從戶外寫生到瞬間捕捉,從日常題材到色彩實驗,...
當印象派離開巴黎:日本近現代畫家眼中的光影重構
相較於印象派在美國的快速發展,日本首次展出印象派作品的時間則遲至1893年。1893年,黑田清輝與久米桂一郎自法國學習外...
畫中詩,詩中境:法國風景畫家柯洛筆下的田園夢土
尚-巴蒂斯特・卡密爾・柯洛(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1796–1875)為19世紀的巴...
2025梅樹月「風土的花蕊」登場──立石鐵臣120歲誕辰紀念特展
立石鐵臣出生臺北,父親任職臺灣總督府,屬日治時期的「灣生」世代。今年適逢立石鐵臣120歲誕辰,本展精選其12件各時期作品...
2025日本史上最大規模莫內《睡蓮》展覽現正巡迴中!
世界最大莫內典藏之一的巴黎瑪摩丹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 Monet),將48件作品直送日本打造「莫內 睡...
萬年站的下一站?遁逃出的中間景觀——評李承亮「猩的展」裡的藝術創造
「猩的展」不僅僅是李承亮在非日常經驗的駐村、登山下所岔出的創作支線,也可以視為李承亮在不同框架逃離下衍伸出積極性的藝術創...
立體化常玉與臺灣藝術家的連結——陳貺怡談「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特展
常玉(1895−1966)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刻與「瘋狂年代」的巴黎以及那些聚居於巴黎的藝術遊子們相遇,身處遠東的中國、日本...
光陰的孔隙:2024福岡藝術博覽會
ART FAIR ASIA FUKUOKA福岡亞洲藝術博覽會,自2015年於日本福岡舉辦,是目前日本規模最大的藝術博覽會...
我一直都是那個畫畫的人——專訪許尹齡「就地放鬆」:放下畫筆,才能看向自己
今年6月甫於就在藝術空間落幕的「就地放鬆」個展可說是許尹齡蓄積十年創作能量的展現。這次,藝術家不再扮演一名匿於畫布後方的...
馬諦斯玫瑰經教堂原寸模型首度抵日——畫家晚年創作大公開的東京《馬諦斯 自由之形》特展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於今年春天商借法國尼斯馬諦斯美術館(Musée Matisse)館藏,首度策劃以亨利・馬諦斯(Hen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