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

方法阿忠:「我們」的共體身艱?《阿忠與我》
編按:有鑑於「共融藝術」在「文化平權」的政策推行之下,已愈發成為各創作領域的關注重點,本站特轉載《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
到不了的地方? 表演藝術未來趨向觀測
當世界各地多數藝術文化機構仍因疫情持續閉館中,劇場、現場藝術與藝術節實踐在過去一年正疾速歷經生產模式轉型。雖然數位、開放...
十年磨一劍,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公布開幕預定期程,劇場硬體空間設計與軟體藝術計畫搶先看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自2012年動工,在今年5月1日正式掛牌運作後,可望於今年6月竣工,並經明年1月起的試營運,接著在7月迎...
【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拒絕遺忘,確定失落:黎煥雄專訪
我們究竟期待一個怎麼樣的復刻,指引劇場持續逃逸的路徑?或許在審視前,實有必要重新追索黎煥雄與新世代之間的合作軌跡,理解他...
【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告別或不要告別? 陳界仁、黎煥雄、高俊宏的創作繞行
當陳界仁、黎煥雄、高俊宏皆回不去個人生命的年少青春,回不去所欲重現之該時期的身體展演,以及回不去橫跨解嚴前後至千禧年初期...
【小典藏│新鮮事】將劇場搬到戶外,把藝術帶到你家!台南「藝術進區」9/5開跑啦!
將劇場搬到戶外,把藝術帶到你家。藝術進區穿梭臺南市每一個城鎮,十週年鉅獻邀請17個知名表演團隊巡迴20場戶外演出,節目囊...
生物藝術(Bio Art)中的表演性與參與性
生物藝術作品的內容,激化了民眾對於許多科學與技術的反思,而這些對於前端生物科技的回饋也往往是「科學傳播研究」或是「科技與...
「再現」之難:談台新藝術獎的展示困境
不分類跨界的評比有其優點,例如以機制鼓勵跨界合作、打破疆界,擴展藝術的定義等,但從已執行的兩屆來看,實質問題恐怕多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