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M+希克藏品首度回港展出 窺探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

M+希克藏品首度回港展出 窺探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

九文化區可以說是香港近年最大型的文化藝術建設,其中 M+ 視覺文化博物館,去年年初主體工程開展,部分藏品近日更…
九文化區可以說是香港近年最大型的文化藝術建設,其中 M+ 視覺文化博物館,去年年初主體工程開展,部分藏品近日更首次回港,作整體公開展出。
展覽場地 (攝影/黎家怡)
剛離任的 M+ 博物館行政總監李立偉,三年半之前與瑞士收藏家烏利.希克 (Uli Sigg)達成「部分捐贈,部分購藏」的協議,獲得藏家超過一千件中國當代藝術作品,一度引起香港藝術界懷疑「半買半送」所得之藏品質素未如理想。這批藏品近日在香港亮相,購藏值得與否,M+ 博物館試圖通過展覽「M+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交由公眾自我評斷。
希克 2012 年向 M+ 博物館送贈 1,463 件中國當代藝術藏品,博物館方面則以 1.77 億港元(即 7.58 億新台幣)另外購入 47 件希克藏品。是次展覽由 M+ 博物館的高級策展人皮力策畫,以藝術質素與歷史重要性作為標準,從超過一千件藏品中精選 80 多件來自超過 50 名藝術家的作品,涉獵的媒介包括:油畫、水墨、雕塑、攝影、錄像和裝置等。
曾梵志《彩虹》,1997 (攝影/黎家怡)
展出的藏品,不少更是出自名家,例如:張曉剛的繪畫《血緣——大家庭17號 1998年》、艾未未的裝置《靜物》、宋冬的攝影《哈氣,天安門》、曹斐的錄像《誰的烏托邦》、張洹的攝影《為無名山增高一米》等等。
張洹《為無名山增高一米》,1995 (攝影/黎家怡)
展覽設有三部分,回溯過去四十年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從文化大革命最後數年到 1989 年的藝術實踐時期開始;重點檢視 20 世紀最後十年,冷戰結束、經濟改革底下,藝術家的文化身份焦慮;以至到了二十一世紀中國申奧成功以後,所謂「後奧運時代」的變化。皮力形容精選作品「反映中國藝術家在本土國際、政治社會的拉扯中,如何繼續追求藝術自由」的狀況。
宋冬《哈氣,天安門》,1996 宋冬《哈氣,後海》,1996 (攝影/黎家怡)
今年踏入古稀之年的收藏家希克,出生於瑞士,曾經經商,也當過外交官,在中國生活多年。他從 1970 年代開始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品,諾丁漢大學當代東亞文化研究中心主管 Paul Gladston 更形容希克的收藏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當代藝術檔存」。
M+ 博物館署理總監鄭道鍊今日出席傳媒預展時表示,展覽以編年方式陳示希克藏品,相信能向香港市民梳理中國當代藝術源流。他又透露,西九小型藝術展館(Arts Pavilion)將於年中落成,M+ 未來將移入該館舉行展覽,期望帶來多元整合的藝術體驗。
「M+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由即日起到 4 月 5 日,在香港鰂魚涌太古坊康和大廈1樓 ArtisTree 舉行,期間 M+ 博物館更舉行講座、導賞,以及教育活動,向公眾展析希克藏品和中國當代藝術發展。(文/黎家怡)
張曉剛《血緣 —大家庭 17 號1998年》,1998 (攝影/黎家怡)
M+希克藏品: 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展,三大展區詳述
展覽按時序分成三個篇章。第一部份(1974 年至 1989 年)介紹從文化大革命後期「無名畫會」及「星星畫會」的地下藝術實驗,經過八五新潮時期的「池社」、「北方藝術群體」、「廈門達達」到 1989 年著名的「中國現代藝術大展」。本部份呈現藝術家如何在公共空間的邊緣,找到獨立個性的表達及思考,並在其後至 1989 年「中國現代藝術大展」的十五年間,探尋與主流的社會現實主義藝術之間尋找對話的方式。
岳敏君《自由引導人民前進》,1995 (攝影/黎家怡)
張洹《家譜》,2000(攝影/黎家怡)
第二部份(1990 年至 1999 年)介紹冷戰結束後中國的藝術生態及創作的多樣性。此時中國社會開始走進城市化及消費主義時代,這種社會變化為藝術家帶來新的創作契機,尤其是在國際層面上如何重新自我定位。新的身份認同令藝術家產生文化焦慮,從而激發了90年代中期以來在行為藝術、攝影、錄像以及觀念等藝術領域出現大量激進的實驗性作品。
艾未未《靜物》,1995–2000 (攝影/黎家怡)
陽江組《書法花園》,2004 (攝影/黎家怡)
第二部份(1990 年至 1999 年)介紹冷戰結束後中國的藝術生態及創作的多樣性。此時中國社會開始走進城市化及消費主義時代,這種社會變化為藝術家帶來新的創作契機,尤其是在國際層面上如何重新自我定位。新的身份認同令藝術家產生文化焦慮,從而激發了90年代中期以來在行為藝術、攝影、錄像以及觀念等藝術領域出現大量激進的實驗性作品。
黎家怡( 3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