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典藏│愛閱讀】領略宇宙自然的動與靜,看繪本《柯爾達的鐵線世界》

【小典藏│愛閱讀】領略宇宙自然的動與靜,看繪本《柯爾達的鐵線世界》

希伯・波斯圖瑪的文字裡,柯爾達藝術創作的起始,來自對日常模擬的渴望。柯爾達先是一位日常用品的仿造者,他總能靠著雙手,運用鐵線創造生活中使用的物品。他「從不需要去店裡買東西,……只要有鐵線就折得出來」。這當然是種誇飾,但也可知柯爾達已有足夠的能力收服鐵線這種材料,擁有模擬各種物件的技巧。
 
我們都同意,創作的能量來自於生活,但創作想表達的卻不該僅限於現實生活。那麼隨著文字推展,當柯爾達逐漸開始對仿造「用品」感到不滿足,想尋找形體之外的靈光,「做出可以逗人發笑的東西」—這句描述,也就可以說是繪本作者定義柯爾達真正走上藝術家創作旅程的開始了。
閱讀這本書,讓我想起另一本經典繪本:《阿羅有枝彩色筆》。兩本書中的線條,皆為讀者每一翻頁創造各種驚喜。線條,代表想像力的無限開展無限可能。而這本書的線條,同時代表藝術家使用的鐵線材料,更多了一層實際意義。除了以線條表現鐵線創作的作品,繪本文字如何搭配線條,涵蓋柯爾達海量的創作經歷呢?
比較其他介紹藝術家的繪本,紀實性的寫法為大多數,比如《芙烈達》這本繪本,以芙烈達童年的出身背景說起,結合她戲劇性的人生起伏,佐以畫家風格強烈的畫作,解釋了苦難之於芙烈達創作的意義。
波斯圖瑪則以他同樣身為創作者的直覺,轉化柯爾達創作的心境,寫出帶著童趣與童詩語境的文字。
 
他以「逞英雄」抓了大魚,形容柯爾達編製的鐵線魚;或說他「愛上」鐵線怪獸、甚至成了最有名的「馬戲團團長」等等,在這些故事情節中,波斯圖瑪以孩子能理解的語言,生動地說明了這位藝術家已成了家喻戶曉的世界級人物,同時亦巧妙地巡禮一輪柯爾達與眾作品們。乃至於藝術家成名後,遊遍世界各處的風景,也都是他鐵線牽引下,開啟的新眼界。讀來很有雙關的趣味。
形象上,波斯圖瑪賦予柯爾達一個至始至終皆是成人的身型(一個也幾乎是線條描繪出來的身型),讓人物和線條在畫面中相伴相應,在幾乎不設框線、類漫畫速寫風格的版面中,傳達創作的樂趣及無限探索。
但是帶領創作者超越現況的,總永遠只能是創作者自身。
 
當柯爾達面對鐵線,想找尋一個能應答往來的對象,繼而創作出一位鐵線朋友或一位跳舞的鐵線女伴,除了帶出藝術創作中孤獨的況味,也讀到了這位藝術家在情感上尋找支持,那份關乎原始的需求。這些追求,都將對藝術家的作品帶來本質及形式上的突破!
也就是這些詰問,將柯爾達推往新的雕塑領域的探索。
書中一個段落,柯爾達自問:
「究竟要如何才能做出自己會動的東西?做出安靜的音樂?……」
這真是一段很美的文字。
藝術最終最遠的想望(或說野心),不就是重現宇宙的韻律?就在這個韻律裡,大自然做出了自己會動的東西,做出了一首安靜的歌。當然,也唯有領略過宇宙自然的動與靜,藝術家才有在作品中轉譯的可能。
「究竟要如何才能做出自己會動的東西?做出安靜的音樂?……」
終於,美妙的動態雕塑就這樣被柯爾達「發現」了。不是發明,是發現,因為他們早就存在生活中,就像那些打從繪本一開頭就如影隨形的彩色色塊。
波斯圖瑪是真懂柯爾達的。
我尚未親眼見過柯爾達的動態雕塑,只能依著圖片想像他們隨著光線、氣流及觀者站立處的不同,而靜而動而變化。讀畢,也期待有天能親身共處。
動態雕塑「在風中輕輕的點點頭」
閱讀評論,柯爾達除了將鐵板鑄薄彎折,重新界定材質的使用,作品置放後,亦重新呼喚了環境及空間的存在。在台灣,各地公共設施興造的同時,也開始注意公共藝術的擺設,但有時這些公共藝術的放置,凸顯的不是環境與空間的美感,反而降低環境與空間使用的動能。
書末,柯爾達的動態雕塑,「在風中輕輕的點點頭」,提醒著藝術作品該是一條通道,帶我們回頭尋賞大自然的獨美之處。
(影片為荷蘭海牙博物館永久收藏本書圖像之展場以及作者說故事)
荷蘭海牙博物館繪本圖像牆面永久館藏
游文綺( 16篇 )

游文綺,漂鳥演劇社藝術總監。創作路程如同飛鳥,乘著飛翔不斷探索奇異的遠方。這幾年在戲劇創作與戲劇教育、跨域藝術和文史田野調查之間耕耘,保持歸零的彈性,相信創作源自於生活,信仰善意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