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與故事為伍的人】連結生活的感知力-樓弘‧莫侯(Laurent Moreau)

【專欄|與故事為伍的人】連結生活的感知力-樓弘‧莫侯(Laurent Moreau)

一個好的故事,往往貴在「雋詠」,能在心裡再三咀嚼的憾動;法國藝術家樓弘‧莫侯的作品,就具備這樣涓涓流水的力量。圖片提供: 步步出版社
【專欄|與故事為伍的人】連結生活的感知力-樓弘‧莫侯(Laurent Moreau)
「簡單的線條勾勒,加上三原色的安排,是看似簡單卻是深刻的表達。」知名繪本部落客、繪本研究者何聖理小姐在導讀《之後》這本書時,如是說道。
 書名訂為《之後》本身就有強烈的時間感,加上構圖與三原色的設計,畫面看起來俐落,並保留了大量讓讀者思考的空間。以四季的更迭為題,運用大量象徵來表述時間點的發生當下與流逝所帶來的情緒,沒有高潮起伏,可是精鍊的文字搭配畫面,都蘊釀著意圖給讀者的感知力,聖理說,這是一種對未來的「盼望感」
【專欄|與故事為伍的人】連結生活的感知力-樓弘‧莫侯(Laurent Moreau)
  同時,特別在訪談中分享,「大雨之後,有巨大的湖泊要越過。」該跨頁中的現實與倒影的人像是幾乎同比例大小與清晰,明明畫面上看起來是小水窪,文字卻以大湖泊來形容;這部份作者讓虛實之間變得沒有距離,「要跨越的究竟是什麼?」聖理說,「是心裡那需要跨越的部份。」樓弘‧莫侯的作品擁有著鼓舞與支持的潛在,讓讀者內化流動並勇敢。
【專欄|與故事為伍的人】連結生活的感知力-樓弘‧莫侯(Laurent Moreau)
 以季節為主軸,「之後」可以有許多可能,每個情境的「之後」,以具節奏感的方式推進,情境的情緒呼應著季節變化,即使有挑戰、困難或失落,甚至死亡,樓弘‧莫侯告訴我們:「明天之後,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一切的一切之後,我們就會知道……在之後的前面,我們擁有……現在!」。
【專欄|與故事為伍的人】連結生活的感知力-樓弘‧莫侯(Laurent Moreau)
 作者的另一本作品《你在想什麼?》,和《之後》一樣試圖往內心探究。以「翻翻書」的形式呈現,「在想什麼」的臆測與詮譯。
【專欄|與故事為伍的人】連結生活的感知力-樓弘‧莫侯(Laurent Moreau)
「這是一本連大人都可以玩的書。」聖理說。繪本,沒有國界,不分大人小孩,常常能有所感觸的,就是一本屬於你的好故事。陪著孩子讀這類抽象主題的故事,聖理也建議大朋友,「可以循著文本的詩意和孩子一讀再讀,自然會像種籽般在心裡發酵;或進一步於生活中,陪他一起感受故事所提到的動作,例如『跨越』。也許當下孩子還不完全明白,但隨著成長的生命歷程,也許在某個時間點,他就連結感受到了。」
樓弘・莫侯(Laurent Moreau)
2007年畢業於史特拉斯堡裝飾藝術學校。他畫畫,拼貼,為詩歌畫插畫,有時想像他自己的故事。他和另外四位插畫家在史特拉斯堡的「紅色大門」工作室一同創作。他在媒體發表作品,創作繪本,也設計海報,策劃文化活動,他也喜歡用拍立得相機拍照。
更多樓弘‧莫侯的作品
直播完整版
直播(精華版)
與故事為伍的人 https://www.facebook.com/evai1210/
陳櫻慧( 50篇 )

童書作家暨親子共讀推廣講師/「思多力親子故事生活頁」版主暨曾任故事團隊召集人。是故事創作者,也是親子共讀與繪本講師、說故事老師、兒童作文老師、親職教養分享,至2013年,累積的演講活動及說故事場次超過百場。2014年7月成立思多力親子成長團隊,以經營閱讀推廣、繪本活動及課程規劃為主,期能整合團隊力量,落實社會企業責任。與牛奶爸育有兩個孩子,在樸實簡單的公寓,以故事陪伴彼此,期待新情節。https://www.yin-huei.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