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充滿東方風情的「中國白」,正於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展出

充滿東方風情的「中國白」,正於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展出

歷史上,瑩潤、光潔的德化白瓷在歐洲享有「中國白」的美譽,與歐洲陶瓷工業的發展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關於工藝與設計的跨文化傳播與詮釋,一直是V&A收藏、研究與展覽的重要部分。這次展覽把古代德化白瓷與歐洲仿製品、當代中國與西方陶藝家的作品並置,創造一場跨越文化和時空的對話,展現、回應德化這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提到德化陶瓷,人們多數會聯想到那些神態靜穆、衣帶飄逸的白瓷觀音像,或許還會談論德化名家何朝宗以及眾多名匠的生平。從德化陶人在作品上印上自己的名號開始,德化白瓷雕塑為陶瓷材料賦予了另一層意義——它們與批量生產的日用瓷區分開來,成為被鑑賞、收藏的藝術品。不過,這些大師之作雖然代表了德化陶瓷工藝的最高水準,卻只是德化陶瓷生產的冰山一角。至今德化依然是中國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之一,許多世界知名品牌都在德化訂製產品,2018年,德化縣陶瓷工業產值達到人民幣328.46億元。在流水線之外,還有許多繼承了德化工藝傳統的陶藝家、匠人持續進行獨立創作,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在德化的文脈中探尋到一種當代的表達方式,把德化對白瓷材料的探索帶向了新的時代。
左為明代《「心墨子」款觀音像》,右為當代蘇獻忠《相遇》。(李曉欣提供)
去年9月起,筆者在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以下簡稱V&A)策畫「德化白瓷:對話進行時」(Blanc de Chine, a Continuous Conversation)展覽,分為兩個區域。第一部分在博物館首層的中國廳展出,以品種、工藝、傳播、傳承為切入點,從設計史的角度展示了德化作為陶瓷產區的方方面面。第二部分設置於博物館四樓的陶瓷廳,從藝術鑑賞的角度,展示了梁婉瑩、蘇獻忠、Peter Ting、Lucille Lewin(英國)、Babs Haenen(荷蘭)、Jeffry Mitchell(美國)六位當代陶藝家以德化白瓷為靈感或參考的創作。這些當代作品與V&A館藏古代德化瓷器形成有趣的連接,呈現現代工作室陶藝對德化歷史及白瓷傳統的新詮釋。
展覽第一部分。(©John MacLean)
展覽第二部分。(©John MacLean)
德化白瓷與歐洲:貿易和收藏
歷史上,瑩潤、光潔的德化白瓷在歐洲享有「中國白」的美譽,與歐洲陶瓷工業的發展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關於工藝與設計的跨文化傳播與詮釋,一直是V&A收藏、研究與展覽的重要部分。這次展覽把古代德化白瓷與歐洲仿製品、當代中國與西方陶藝家的作品並置,創造一場跨越文化和時空的對話,展現、回應德化這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展覽現場德化白瓷與世界各地的仿製品。(李曉欣提供)
目前所知最早進入歐洲的中國陶瓷是現藏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St Mark's Basilica)的一件青白釉罐。據推測,這件青白釉罐原產於德化,1295年由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1324)從中國攜回歐洲。馬可.波羅在其著名的遊記中提及的名為「Tingui」的陶瓷產區很可能就是德化。然而,德化瓷真正作為貿易品進入歐洲是從17世紀開始。17世紀末至18世紀前期,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不少船貨銷售檔案都有關於德化瓷的記錄。例如,在1699年11月Nassau號船貨的檔案上,就有「70件母子像」、「39件聖母像」、「37件大號白瓷獅子」、「1470件白瓷巧克力杯」等記載。儘管這些記錄沒有標明器物的原產地,但從描述可推斷是德化白瓷。銷售檔案還記錄了一些有趣的資訊,例如這些瓷器中定價最高的是被稱為「荷蘭家庭」(Dutch Family)的瓷塑,以及每件定價3先令(編按:曾經英國、前英國附庸國/附屬國與英聯邦的貨幣單位)的「帶人像和動物的瓷山」。相較之下,1703年3月Dashwood號船貨銷售檔案裡,成批共4200件的「白瓷巧克力杯」,總價僅1先令25便士。
約1680-1700年《瓷山》,荷蘭後上彩,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藏。(李曉欣提供)
歐洲許多王公貴族都有收藏德化陶瓷的記錄。英國斯圖亞特王朝(The House of Stuart)的女王瑪麗二世(1662-1694,其夫即為發動光榮革命取得英格蘭統治權的威廉三世)收藏了不少東方陶瓷。除了一部分毀於大火,還有大約120件瓷器現藏於倫敦的漢普頓宮(Hampton Court Palace),在這批瓷器中有八件德化白瓷,其中一對觀音像上面有明顯的彩繪殘留。漢諾威王朝(Kingdom of Hanover)的喬治四世(1762-1830)是當時著名的時尚「弄潮兒」,十分注重生活品味。在還是威爾斯親王的時候,他就已開始收集中國陶瓷,大部分用於裝飾其位於布萊頓的行宮。喬治四世似乎對德化白瓷頗為欣賞,他的收藏中有22件是製作於17世紀末至18世紀前期的德化白瓷,其中一對後加法國金屬鑲嵌的獅形燭臺購於1800年5月,極有可能是喬治四世收藏的第一件歐洲鑲嵌東方瓷器。
歐洲最有名的德化白瓷收藏家,當數綽號「大力王」的薩克森選侯、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Augustus II the Strong,1670-1733)。根據製作於1721年的收藏清單,這位東方陶瓷狂熱愛好者藏有1250件德化白瓷,其中約500多件現在還存於德國德勒斯登陶瓷博物館(Porzellansammlung,Dresden Porcelain Collection)。在清單中,「大力王」的德化白瓷收藏大致分為瓷塑、日用器皿、茶器三個類別,學者認為,根據分類以及其中一些器物的描述,不少器物被實際用於「大力王」的日常生活中,例如俗稱為「馬可.波羅香爐」的器皿被登錄為「八角形奶油盒」。比起英國王室的藏品,奧古斯特二世的收藏更能反映德化白瓷在18世紀初的海洋貿易中的狀況:在現存的器物中,有數量眾多的小杯、小盤、小獅子,50多件各種形象的觀音塑像(多有上彩的痕跡),其他各類器物以及它們在全部藏品數量中所占比例,也符合英國東印度公司船貨銷售檔案的記載。藏品中還有一些明顯面向西方市場的器型,例如歐洲人騎馬的瓷塑、上窄下寬的馬克杯等。
約1650-1720《馬可.波羅香爐》,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藏。(李曉欣提供)
大約在18世紀中期以後,德化陶瓷對歐洲的出口全面衰落,直至19世紀晚期才又重新引起當時在東方「尋寶」的歐洲人的注意。這時,歐洲人發現在大量的外銷德化白瓷以外,還存在一批品質更為上乘、面向國內市場的製作,尤其是其中的明代佛教瓷塑。同時,德化本地的陶匠也重新開始在國際上活躍起來。當然,這時通過藝術商人進入歐洲的德化白瓷,與17世紀時的外銷品在風格上和功能上已相距甚遠。
德化白瓷對歐洲陶瓷工業的影響     
奧古斯特二世的德化陶瓷收藏,其真正的意義在於為當時歐洲人試燒硬質瓷的實驗提供實物參考。德化陶瓷純白細膩的瓷質是歐洲人費盡心思仿製的對象,一些器物類型和裝飾元素還成為一些歐洲陶瓷的設計原型。要理解歐洲人仿製東方陶瓷的決心,必須先瞭解當時歐洲社會的一些文化現象。在18世紀初,歐洲統治階層和上流社會已經建立了眾多規模可觀的東方陶瓷收藏,陳列於專門的房間和裝飾櫃中。這些瓷器陳列是當時各國宮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瓷器的數量、品質不僅體現收藏者的經濟實力,更象徵著整個宮廷乃至國家的人力、文化與物質水準,以及收藏者對外部世界的探索精神。這種展示文化在宮廷宴會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根據時人對一場宮廷盛宴的描述,「光兩道菜就用上了大概700個盤子,上一道菜的功夫就花了將近一個小時」。
除了陶瓷器物本身的象徵性,試燒硬質瓷在德勒斯登還有另外一層意義。在1719年的一場宮廷宴會上,奧古斯特二世在宴會桌上展出了用各種材料製作的採礦工人的模型,以炫耀薩克森採礦業的發達——工業的發展又暗示了薩克森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人才力量和先進的科學知識儲備。採礦業和冶煉技術為試燒硬質瓷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技術條件,相對地,對硬質瓷的追求也象徵著這些「現代」工業的先進。在奧古斯特二世之前,義大利一些城市早就開始了「發明」東方陶瓷替代品的探索。到17世紀末,薩克森科學家埃倫弗里德.瓦爾特.馮.切恩豪斯(Ehrenfried Walther von Tschirnhaus,1651-1708)在實驗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知識,通過分解、分析中國陶瓷樣品,發現陶瓷是由白色的泥土和一些礦物質組成的,並且解決了搭建容許高溫燒製的窯爐的技術難題。在切恩豪斯去世之後,他的未竟事業由煉金術士約翰.弗利德里希.貝特格(Johann Friedrich Bottger,1682-1719)繼承(也有人說貝特格是被奧古斯特二世硬逼著接下這個工作的),終於成功燒製出了歐洲最早的硬質瓷。
1719 年 C.H.J.Fehling《宮廷宴會上代表薩克森礦業的糖製雕塑》。(李曉欣提供)
在成功「發明」硬質瓷之後,奧古斯特二世進一步把陶瓷的生產工業化、市場化,他於1709年在梅森(Meissen)創辦皇家陶瓷工廠,並於次年正式投入生產。奧古斯特二世自己的東方陶瓷收藏,尤其是其中的宜興和德化器物,為梅森最早的一些產品提供了設計原型。德勒斯登博物館藏有一件梅森工廠於1713至1715年生產的白瓷觀音像,完全複製了德化白瓷的造型。有趣的是,梅森工廠在早些時候還做了幾件同樣造型、模仿宜興陶器質感的觀音,似乎是工廠最早進行材料和配方實驗的產物。及至1920年代後期,梅森工廠依然在製作仿照德化白瓷的純白色器物,其中有不少產品還複製了德化瓷最經典的貼塑梅花圖案,器物品質之精甚至能媲美德化的「原裝」。V&A館藏有一套製作於1726到1727年的《貼塑梅花紋白瓷杯碟》,就曾經「騙」過研究員的火眼金睛,被誤以為是中國製品,而被從博物館的陶瓷部移交到亞洲部。
梅森製《觀音像與德化白瓷觀音像》右一,德勒斯登博物館藏。(李曉欣提供)
1726-1727年梅森製《貼塑梅花紋白瓷杯碟》右一,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藏。(李曉欣提供)
除了德國的梅森,還有許多歐洲陶瓷生產商仿製了德化白瓷。在法國,有活躍於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中期的聖克盧(Saint Cloud)工廠,活躍於18世紀中期甚至一度取代梅森地位的塞夫爾(Sevres)工廠。在英國,則有活躍於18世紀中後期的寶和(Bow)工廠、切爾西(Chelsea)工廠和布里斯托(Bristol)工廠(即伍斯特Worcester工廠的前身)等。這些生產商製作的「德化白瓷」風格產品以貼塑梅花紋器皿為主,器型則多數為歐洲設計。如前文所述,從18世紀中期開始,德化白瓷對歐洲的出口已大不如前,很難想像德化白瓷風格的歐洲瓷器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廣泛的銷售空間。或許,歐洲陶瓷生產商對德化瓷的仿製,更多是出於對這種最純淨潔白的瓷器的傾慕,以及一種「征服」白瓷材料的象徵意義。
法國製《仿德化白瓷》,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藏。(李曉欣提供)
此次展覽首次採用把著重於設計史的「產區」與著重於藝術性的「創作」並置,嘗試糅合對「產品」、「手工藝」、「藝術」的討論,在全面介紹古代與當代德化陶瓷之餘,引發觀眾思考陶瓷器物在不同時空與不同社會文化之中所產生的意義。希望觀眾在下一次面對器物之時,有一些超越物質本身的感悟。
參考書目與延伸閱讀:
Geoffrey Godden《Oriental Export Market Porcelain and Its Influence on European Wares》,Granada Publishing,1979年。
Rose Kerr & John Ayers《Blanc de Chine: Porcelain from Dehua, National Heritage Board》,2012年。
Sarah Richards《Eighteenth-century Ceramics: Products for a Civilised Societ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1999年。

德化白瓷:對話進行時

展期:2019.09.05-2020.05.10
地點: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

 

ARTouch編輯部( 156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