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2021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藝博會裡的國際潛力股:台北當代12位80後國際與台灣藝術家推介
台北當代的國際化與在地化的混合模式在今年有了更深入的拓展,畫廊傾向於選擇呈現35歲至40歲區間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他們在媒...
博覽會裡的藝術史,精選台北當代具藝術史規格並與歷史對話的作品16件
第三屆台北當代的60家參展畫廊裡,出現了許多美術館級別且符合專業藝術收藏位階的現、當代藝術家作品。本刊在台北當代第二日,...
別再叫我潮流藝術:「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如何呈現「Urban Art」的多元脈絡?
我們可以看見儘管許多藝術家都可能被市場歸類為「Urban Art」,卻各有其文化脈絡。如日本「超扁平」美學、塗鴉與街頭藝...
「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首日直擊:疫情改變了哪些藝術家的創作密碼?
在2021年因疫情首度停辦後,台北當代本次的強勢回歸,除了一展藝術博覽會挺過重重考驗的新貌,更讓大眾得以一窺全球各地畫廊...
關於那些難以和解的情緒:Roby Dwi Antono台灣首次個展於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當「Urban art」正形成一股新藝術浪潮時,我們或許可以從那些藝術創作裡的揉捏成果,判別其藝術性與創作性。此次Dop...
卓納畫廊的藝博雙城策略:台北當代與香港巴塞爾亮點總覽
考量台灣藏家群收藏歷史悠久、收藏內容橫跨東西方不同時代,且都有深厚的學養和對藝術的鑽研,卓納畫廊希望帶來旗下代理、平時不...
充滿溫度的畫廊:專訪isart gallery御書房藝廊總監Veronica Wang王品茜
御書房藝廊作為一間策略新穎的藝廊,以總監王品茜具洞察力且獨道的眼光為基礎,充滿溫度的互動方式建立起多元而具有當代性的藝術...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尊彩藝術中心:台灣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的交會
尊彩藝術中心參展2022年第三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推薦九位藝術家:從二戰後現代抽象藝術家朱為白、蕭勤、李重重,當代水墨藝...
當生命給你無聊,把它mint成NFT:黃海欣「#stayathome」
此次黃海欣與SOYL合作於台北當代藝博會期間首次發表的NFT項目「#stayathome」,是透過以太坊最新的智能合約「...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漢雅軒:精選台港兩地六位藝術家,反映別於西方敘事的藝術歷程
2022年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漢雅軒將精選台港兩地六位藝術家的作品不僅僅是反映藝術歷程的發展力量,也呈現藝術家們的人文...
文章導覽
1
2
3
...
11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ARTouch 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V-Touch 藝術影音頻道
ARTbience 藝術環境音
Online Viewing Rooms 線上展廳
小典藏 Artco Kids
Critic Tic-Tac-Toe
更多典藏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
Artco De Café 典藏咖啡館
典藏 33 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