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慶岳專欄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六:漢寶德
漢寶德除了身兼教學、著述與設計者的身分,終其一生,他的工作還涉及各種層次的管理與政治的公職,從博物館館長,大學校長到總統...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五:李祖原
李祖原是入世的,我感受強烈。王大閎是逃避世俗的,李祖原則直接落入凡間,拉到一般庶民能懂的層級,但可惜沒有成功演繹出代表新...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四:王秋華+修澤蘭
修澤蘭從大陸中央大學畢業,因緣際會來到台灣,在當時男性佔優勢的專業環境,以女性身份展現獨特的建築思維,最為人知的作品是陽...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三:李承寬
李承寬1914年生, 16歲前往德國, 1934年起跟隨德國表現主義建築師Hans Poelzig學習2年,大學畢業在夏...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二:陳其寬
陳其寬1921年生於北京,小時候受私塾教育,大學就讀中央大學建築系,1948年赴美留學,並在包浩斯創辦人葛羅培斯事務所工...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一——王大閎
王大閎1917年生於北京,13歲進入瑞士的栗子林中學,後就讀英國劍橋大學建築系,與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代表作品,...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