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系列
【CIT19:當代策展的新挑戰——國際論壇暨青年策展工作坊專題】
「CIT19」由國藝會「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所推動,並與北美館、立方計劃空間共同主辦,聚焦於當代藝術...
2019年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光之再現」全攻略
邁向第26周年的「2019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將延續2018年的主軸「無形的美術館」,以「光之...
【專題】策展人的新手村:台灣策展人如何出道,策展教育與培力20年
今年國藝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以共同主辦方式,並委由立方計劃空間所策劃執行的「CIT19:當代策展的新挑戰——國際論壇暨青年...
【專題】宮廷的「禮」貌生活
本次專題以宮廷禮儀作出發,彙集歷年《典藏古美術》發表之相關文章,希望讀者再次欣賞歷史文物之美,更看見學界研究發展之軌跡。...
【鬼月特輯】當代藝術與非理性禁地的邪魅邊界
在幽冥與人間界線完全模糊的農曆7月,這意味著隨時都能跨越理性與非理性邊界的當下,當代藝術與滿載鬼魅異度空間之間的「理性界...
酷兒聽橋,跨性發勁
本專題並非針對性別酷兒(Genderqueer)、跨性別(Transgender)、變性(Transsexual)和進行...
【女同志書寫】關於1990年代的同志運動
5月24日,同婚正式上路。回望各種女同志運動的歷史:台灣第一個女同志團體「我們之間」,成立於1990年2月23日。而19...
【專題】文策院即將掛牌上路,文化即將成為一門「好」生意?
每一項新的文化政策與組織出現,絕對和每個藝文工作者切身相關,也可能影響藝文工作者目前維生的工作方法,更必須有新的思維與調...
【張大千120週年紀念專題】做不完的大千學問
我們對西方藝術大師畢卡索的藝術成就及生涯並不陌生,但對另一位當時叱吒風雲的張大千,我們仍知道的太少。1949年,張大千就...
【斜槓世代】藝術職涯大哉問
專業藝術家的道路該怎麼走?邊緣人的取暖也好,同溫層的無病呻吟也罷,本專題希望找到更多的藝術家現身說法,除了「成功藝術家」...
文章導覽
1
...
6
7
8
9
10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